李倩
摘?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熱愛學習,更好的提高成績,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農村的人選擇到城市打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也隨著父母來到城市。對于這部分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成為教育界所研究的重點。重點關注的是他們的生存環境和學習情況,關注他們性格的培養和品質的培育等等。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的培養途徑與方法,是當前教育工作者應當深入研究的課題。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這些孩子未來的發展而言十分重要。
關鍵詞: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培養途徑;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183-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農村人口為了求得更好的發展,所以選擇到城市打拼。這種現象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實際上,大部分進城務工的青壯年農民工都會選擇把自己的子女帶入務工的城市。我們濱江學校面對這種新情況,自己選擇并承擔研究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的培養途徑與方法研究》這一課題。課題研究的目的在于對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的學習習慣進行客觀詳細的調查分析,表明這些孩子學習時間不固定,由于這些務工人員本身的工作比較繁忙,所以沒有太多的時間看管孩子,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玩,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校期間,這些孩子很難集中精力聽講,與同學在課堂上交頭接耳,作業完成質量不高,與教師缺乏交流。情緒波動大,因喜怒哀樂的情緒而影響學習基礎沒打好,自暴自棄,失去信心,面對這種現狀,我們將深入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讓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都能“先成人,后成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這些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指的就是從農村進入城鎮的勞動力,為生活而四處奔波的農民,被人們稱為“進城務工人員”,而這些人的子女就被稱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習慣對于他們而言十分重要。而學習習慣指的就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比較穩定的學習方式和心理品質。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促進社會正常流動、提升教育公平公正
對于廣大進城務工人員來說,他們的身份是比較特殊的。他們雖然人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孩子也帶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戶籍還是在農村。他們為城市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價值,讓我們的城市發展的更快也更好。如果他們的子女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當前進城務工人員和他們的子女都是城市當中的特殊群體,也是弱勢群體。我們要幫助他們逆轉這種局面,就要從教育方面入手。讓他們的子女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參與到城市生活當中,進一步縮短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以此來保證和諧的穩定與發展。
2.突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瓶頸的需要
我國的義務教育獲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其表現出的問題也值得我們的重視。一是農村受到了計劃生育的影響,所以本身出生人口變少,農村學校招生面臨困境。為了保證生源,所以針對農村學校進行撤并整合,這樣就出現大量的寄宿生;二是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導致許多家長將子女帶入務工地就讀;三是農村家長觀念的轉變,關注教育,重視教育,尤其重視子女的教育,想盡一切辦法,將孩子轉入城區讀書;四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率相對較低,流失嚴重,學習環境較差且質量也低下。這已經成為當前義務教育發展的一大障礙。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基礎教育,也成了進一步推進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和突破口。
3.有利于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加,進城就讀的農民工子女人數也在急劇增加。目前我校共有學生2890人,其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1880人,占學生總數的65%。在武都區城區各學校,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這些孩子的到來對于城市的學校而言是一個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些學生普遍表現出基礎差,有不良學習習慣,家庭教育缺失,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需要關注等等。筆者認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情況與城市普通學生有一定的區別,所以要研究其不同之處,因材施教。
4.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教研水平
進行本課題研究,有利于一線教師了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應該是平等的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挖掘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身上的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獨立性強等優點,能夠教育或影響城區學生的成長,引導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改掉不良學習習慣,促使他們更好的健康成長,提升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均衡發展。
歷史發展規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振興的關鍵在于科技,科技進步的根本在于人才,人才培養的途徑是教育,富國必須強民,強民必須依賴于教育,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教育是一個民族的最根本的事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科技發展的基礎,“人才的極端重要性決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只有振興教育,才能發展經濟,才能富國強民,才能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