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寒冰
摘 要:中考體育比重的加大,使得體育學科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何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上好學生滿意的體育課就成為了廣大體育教師面臨的難題。本文依托差異教學新模式,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fā),論述了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改革,進而提出體育課差異教學模式的對策,旨在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差異教學模式;初中體育;對策
改變傳統(tǒng)死板、枯燥的體育教學,實施差異教學,提高教學成效,一直是我們這幾年探索的目標。差異教學要求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初中體育要以學生的主體性為基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尊重學生不同的個性和特征,開展差異教學,因材施教,真正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
1 差異教學概念釋義
差異教學是在班集體教學中,利用和照顧學生個體差異,建立在教育測查和診斷基礎上、“保底不封頂”,促進學生最大發(fā)展為教學目標,多元化彈性組織管理的教學。
2 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改革
2.1 革新教育理念
新課程認為,初中體育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的學科,體育教學應以鍛煉身體為主,學生的健康訓練是主要任務,而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們的興趣,還要依靠差異性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在保證學生都能受益的情況下,實施全新的教學改革。新課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精神世界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提高鍛煉能力的情況下,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因此,教師要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興趣,提高自我鍛煉能力。
2.2 培養(yǎng)興趣
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感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方法,盡量用活躍、生動、輕松的方式來吸引學生,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舉例來說,在教學中添加一些體育游戲和趣味問答,或者是以暗示性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方法較為常見,例如田徑這項活動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不需要什么器械,對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所以訓練過程比較枯燥,學生也不太感興趣,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語言暗示的方式,配以恰當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田徑對自身身體的益處,以及有規(guī)律訓練的重要性,并且以一些名人軼事或者典故等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2.3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本
每個學生都不同,初中體育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這種差異性,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例如有的學生喜歡踢足球,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足球知識,有的喜歡乒乓球,那就增加一些乒乓球的知識。當然,體育教學計劃不能根據個人而設定,必須滿足大家的需求,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點,教育資源是有限的,教師要做的就是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或者通過分組教學、分層教學的方式解決這些實踐中的矛盾。
2.4 既注重技術教育又重視文化教育
學校和教師在體育教學的安排和規(guī)劃上應與新課改的目標一致,與時俱進,滿足學生需求,以學生為基礎,積極體現體育運動以人為本的精神。體育教學雖然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水平為主,但我們也應該清楚,傳授知識對于掌握體育技術的重要性,學生通過對體育知識、體育精神的理解掌握,才能更好地將其運用到體育技術訓練中,新《課程標準》也注意到了這點,在目標上是朝著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人文方向上邁進的。
3 體育課差異教學模式的對策
3.1 樹立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體育教學要從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展開恰當的差異性教學,為不同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體育訓練發(fā)展環(huán)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能得到提高,以這種揚長避短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學習信息,從而引導他們完成教學任務,滿足個人需求,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3.2 優(yōu)化教學過程,完善教育理論
以同一種教學內容和同一個教學目標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實施體育教學,發(fā)揮不同層面學生的學習特長和學習特性,培養(yǎng)學生們的體育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引導學生互相交流,互通有無,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學習方法的共享,最后共同進步。
3.3 建立差異化的成績評價機制
適合不同層面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體系,能讓學生在得到科學、客觀的評價后,增強自信心,同時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因此,教師應設計多元化的成績評價體系。比如期中和期末的測定成績對比,評價能總結差異原因,然后促進學生逐漸進步。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要結合起來,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給予過程評價,評價要公開、公正、透明,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榛緲藴剩且创龑W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感受,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進行評價,最后要達到樹立學生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3.4 加強課外指導,發(fā)展學生體育特長
充分利用課外體育資源開展差異性教學,課堂內的體育實踐資源有限,而課外的體育活動更具有實踐性,自由度高,學生的特長和興趣更能得以發(fā)揮,在課外,脫離學校的束縛,還能很好地實現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課外體育活動分為兩類:一類以比賽為主,主要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特長,一類以發(fā)展體育素質和提高體育學習技能為主,適合對體育學習有興趣的學生。
4 結論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差異性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體育教研組初步形成的差異教學模式是:了解差異,分析體能——預熱運動,調動興趣——分組學習,區(qū)別對待——縱橫評價,不斷激勵——課外指導,發(fā)展特長。希望通過教學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到成就感,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孟凡光.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J].好家長, 2017(2):90-93.
[2] 袁偉.關于小學生體育課適應學生興趣差異教學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7(5):45-47.
[3] 李增艷.差異教學在實踐中的局限性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