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淼 陳榆青 王嘉慧
(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 陜西·西安 710119)
十九大報告強調的“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策略予以本團隊一定的啟發與思考,[1]團隊積極尋求、探索高質量本科教育環境與快樂學習動機之間的最佳合力點,提出了校園綜合體設計報告——構建校園有機綜合服務體,包容大學中不同的思想、各異的個性,促進學校內部個體間的思想交流與溝通,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工作、創業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綜合體名稱為“未來邦”校園服務綜合體,涉及面廣,可滿足大學生校園生活各方面需求(見表1)。
2.2.1 世界之窗
具體規劃為:世界之窗→基礎功能(留學培訓機構)→中級功能(國際交流合作處、志愿服務基地、嘉年華)→高級功能(餐飲看世界、多語網絡平臺)。
2.2.2 學生服務區
從學生指導需求服務來看,大學生獲知信息平臺較為分散,對于考研機構咨詢、職業規劃咨詢等方面需求較為旺盛,同時大學內提供駕照培訓、普通話考試培訓及社會各類證件的服務管理相對分散;從大學生發展需求來看,大學校園中創業孵化基地分布距離較遠以及大學生社會新聞熱點關注渠道較窄。而該綜合體設置學生服務區,全方位滿足大學生提升自我的需求以及建立大學生一站式有機學習交流服務中心。
表1 “未來邦”校園綜合服務體布局規劃
具體規劃為:學生服務區→基礎功能(研討交流室、大學生普通話考級點、考研咨詢培訓班,等)→中級功能(創業孵化基地、中外節日嘉年華)→高級功能(24小時智慧自習、餐飲看世界)。
2.2.3 間歇地帶
服務綜合體休閑區通過引進校內外口碑良好、質量過關的餐飲店,分擔高校食堂就餐壓力;與校內社團及校外興趣培養機構達成合作入駐校園綜合體,培養大學生綜合技能,舉辦興趣成果展示及邀請相關人士開展講座,提升興趣培養專業職業發展可能;引入校園內健身房等鍛煉室,全方位為大學生提供滿足空閑需求的分區板塊,增強大學生對深度休閑的需求度。
具體規劃為:科技服務區→基礎功能(畢業設計展示區、優秀論文展示區)→中級功能(科技講座開展區、學術交流研討區)→高級功能(電子城、前沿科技追蹤室)。
以上所述的原生帶狀構造不顯著,主要是遭受鈉長石化交代作用,因此含礦偉晶巖內鈉長石交代集合體常呈帶狀分布,由于鈉長石交代作用強度不同,區內劃分為:①強鈉長石化帶:微斜長石含量小于10%;②弱鈉長石化帶:鈉長石含量小于10%;③中等鈉長石化帶:微斜長石含量大于10%,鈉長石含量大于10%[5]。
2.2.4 科技服務區
科學技術與大學有著緊密的交織關系。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著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影響著大學的課程與教學;而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學也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極大地促進了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與大學應該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實現“雙贏”,共同推進社會進步。故此,在校園服務綜合體內開設科技服務區將非常有利于條衡科學技術與大學教育的協同發展。
具體規劃為:科技服務區→基礎功能(畢業設計展示區、優秀論文展示區)→中級功能(科技講座開展區、學術交流研討區)→前沿科技追蹤室、電子城)。
2.2.5 融媒體中心
本團隊從在校大學生對于信息的需求內容出發,提出了關于實習訊息分享、外網資源檢索等相關具體分區,保證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的相關信息需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具體規劃為:融媒體中心→基礎功能(校園電視臺、融趣驛站、校園廣播站)→中級功能(墻外世界)→高級功能(實習對接站)。
2.2.6 文化谷
在文化強國戰略的背景下,高校在引領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繼承、創新和領導的職能,故而應該做到增強文化自覺、加快內涵發展、傳承創新實踐的要求,起到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用,推動國家文化軟實力。
具體規劃為:文化谷→基礎功能(會議室、文化展廳、報告廳)→中級功能(書畫會友廳、弈林會友廳)→高級功能(非物質文化體驗室、文創商店)。
2.2.7 共美坊
本團隊提出建設“共美坊”——取名自“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旨在整合高校資源、發揮高校優勢,為廣大校友、師生家長、親屬及其他外界人員提供更為切實有益、便捷高效的幫助與幫扶。
具體規劃為:共美坊→基礎功能(雙考助力中心)→中級功能(公益活動中心、志愿支教中心)→高級功能(校園文創中心、家教服務中心)。
2.2.8 企業直通車
校企合作是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總趨勢,故而團隊將企業“搬進校園”,改變以往的企業進校園模式,在校園活動綜合體設置企業分公司或者企業辦公室,更好地為大學生進企業提供機會,為企業招聘人才做好基本工作,最終達到雙方共贏的效果。
具體規劃為:企業直通車→基礎功能(企業職工辦公區、校園職工辦公區)、中級功能(校園招聘廳)、高級功能(大學生實訓基地、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
2.2.9 教師活動中心
教育部、財政部2011年發布了“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引導高等學校建立適合本校特色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和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故而應注重教師活動中心建構。
(1)通過對該項目的財務及市場分析可知,校園綜合體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及人力資源,擁有較大的升值潛力,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較為明顯,故此將具有較可觀收益率。
(2)分析報告局限性。本報告在做財務測算之初,采用了眾多假設條件,其中收益期限、人員成本及其他費用的現實取值將直接影響分析測算結果。
第一,“未來邦”校園服務綜合體加強管理,立足為大學生服務為本的宗旨,積極監督大學生在校園綜合體中的自由活動,及時反饋,做好全過程跟蹤。
第二,完善服務綜合體內部控制系統,其中包括:電視系統、監聽系統、傳呼系統、緊急呼叫系統等,提高服務質量,推進智能化服務和科技服務,打造科技感十足的“未來邦”,節省大學生的時間成本和時空成本。
第三,開通校園內“未來邦”校園路線,通過共享單車、共享電動或校園交通工具實現隨時隨地進入“校園服務綜合體”提升自我的一站式體驗;將校園教學區、宿舍區及飯堂等固定場所設置校園綜合服務體分區,綜合管理,統一運營,使大學生在校園的角落也能享受到“未來邦”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