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
摘 要:在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熱潮下,教育部門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致力于探究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和體育運動能力。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構建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創設更加適合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機制,推動初中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主體參與;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研究
一、“主體參與”策略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特點,學校和老師過于重視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忽略了體育運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巨大作用。而新時期的初中階段教育目標要求初中生能夠在學校全面發展,能夠在學業和身體健康兩方面都有所成就。
1.關于“主體參與”的概念不清晰
“主體參與”的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參與課堂。課堂上的主體就是學生和教師,老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中兩大主體,課堂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要對象,堅持以教師為主導,通過設置更好的課堂教學機制,讓學生和教師做到良好的合作,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運用還僅僅存在于理論階段,大部分教師都不能正確理解“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主要概念,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初中體育教學者要積極學習“主體參與”的概念并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夠正確理解“主體參與”的重要概念。
2.“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實踐不充分
在初中體育的發展進程中,“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沒有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還沒有在體育課堂中廣泛地應用,教學機制還不完善。根據初中體育教育實際情況,我國初中體育課堂對“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應用的效果良莠不齊,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見解和應用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大量的實踐經驗,還不能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所以大部分學校都不會輕易使用“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模式,導致“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實踐不夠充分。
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廣泛應用“主體參與”的策略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十分必要,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育模式的改革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校和教師要高度重視“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的應用,積極探究好的應用方法和應用策略,不斷地進行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總結,給學生更好的體育活動環境,讓“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成為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1.科學教學管理,提高教師素質
初中學校要想提高學校體育課程的質量,提高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的效果,必須進行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定完善的體育課堂管理機制,保證體育課堂能夠順利地進行,保證體育課堂時間不被其他學科占用,保證體育教師能夠按照正確的教學方法授課。同時學校還要為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素質做出努力,積極組織體育教師參與“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的座談會,討論自己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體育教師還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執教理念和新型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堅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嚴格按照學校人才培養計劃進行體育授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習慣,探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
2.貫徹以人為本,明確教學對策
“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的應用,要求體育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重新定位自己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效果為評判課堂的主要標準。教師要堅持貫徹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對策,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不能放棄每一個學生,要因材施教,并利用“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靈活應對突發狀況。
3.積極創新教學環節,掌握學生需求
對初中學生來講,體育課程應該是他們鍛煉身體、緩解學業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可是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環節過于單調乏味,每節課的課程內容和上課形式都相差無幾,這大大削減了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不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所以“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創新教學環節,能夠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來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課堂形式。
三、結語
初中體育中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和總結還需要教師繼續努力,體育教師要積極利用“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來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掌握“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教學理念,積極探究合理應用這一教學模式的方法,為推動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文生.“主體參與”策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分析[J].才智,2017(8):77.
[2]薛小紅.新課程標準下初中體育教學創新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8(5):89-90.
[3]滕先壯.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華少年,2017(4):132.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