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悅琳 王 巖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經濟學院)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中部地區經濟的大崛起,河南省鄭州市的經濟在近幾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濟發展帶來飲食多樣化的需求,乳制品消費量有了明顯提高。而乳品行業對推動農業、運輸業、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國乳品行業的發展仍受很多因素的制約。因此,本文介紹了我國乳品行業發展現狀,并以河南花花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花花牛乳業”)為例,運用態勢分析法(SWOT分析法),從優勢、弱勢、機會、威脅4個方面進行分析,并得出相應措施。
乳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攝入后,轉化為氨基酸,成為人體合成血清蛋白、肌原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多種蛋白質的來源。我國乳品行業發展歷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的《禮記》和《周記》等古書中,便有關于乳制品生產的記載,但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游牧民族和少數貴族;19世紀后期隨著西方乳制品文化的傳播,乳制品消費人群開始擴大至普通大眾。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乳品行業不斷發展。但2008年三聚氰胺問題奶粉事件給我國乳品行業的發展帶來猛烈一擊。近年來,在我國政府一系列政策的規范下,消費者信心逐漸增強,如今的乳制品市場已步入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地域遼闊,擁有天然的黃金奶源帶,可產出優質好奶。乳制品在生產過程中可帶動農業、運輸業、服務業等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乳制品加工業產量發生了重大變化,乳制品工業產量成倍增加,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乳品行業的發展分為3 個階段,即快速增長期(1978—1999年)、穩定發展期(2000—2008年)、新時期(2008年至今)。2018年我國乳制品銷量為2 681.5 萬噸,同比下降7.7%。2019年上半年,我國乳制品銷量為1 295.0 萬噸[1]。目前全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為34.3 千克,比2000年增長3 倍[2]。
隨著乳制品市場準入的嚴格限制,我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集中度有所提高[3]。根據2019年第十屆奶業大會發布的《中國的奶業》白皮書數據顯示,目前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利”)、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蒙牛”)、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明”)分別以23.6%、22.4%、7.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乳制品市場的前三名。大型乳品企業通過資產重組、企業兼并收購等方式擴大了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競爭力較弱的中小型乳品企業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表1 花花牛乳業SWOT分析
我國的乳品品類可分為4 類,分別是液體奶、奶粉、酸奶和奶酪。液體奶以蒙牛和伊利為主導,兩者市場份額占有率70.0%以上[4]。奶粉主要分為嬰幼兒配方奶粉和成人奶粉,存在高、中、低檔之分;高檔奶粉主要由外國品牌壟斷,如美國美贊臣、雀巢、惠氏等品牌。酸奶可分為基礎酸奶、果粒酸奶和功能性酸奶,目前基礎酸奶市場規模占60.0%以上,但其他兩種酸奶市場以40.0%的速度增長[5],未來酸奶市場的發展狀況良好。我國奶酪市場目前處于萌芽階段,未能形成大眾消費格局,人均消費量低于全球。國內乳品企業的奶酪生產加工技術尚未完善,導致我國奶酪需求大部分依賴進口,2018年從新西蘭進口奶酪5.50 萬噸,從澳大利亞進口奶酪1.97 萬噸,從歐盟進口奶酪1.79 萬噸,從美國進口奶酪1.30 萬噸[6],我國奶酪消費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乳制品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目前雖有伊利、蒙牛、光明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但區域型乳品企業的品牌仍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花花牛乳業作為典型的區域型乳品企業品牌,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花花牛乳業是一家集飼料生產、奶牛養殖、乳品加工為一體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總部位于河南省新蔡縣產業聚集區,注冊資金17 792.35 萬元。公司依托傳統零售、現代商超、送奶入戶、電子商務等多種營銷渠道,形成覆蓋河南省并逐步布局全國市場的銷售網絡。近年來,花花牛乳業連年進入中國奶業20強,加入“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成為河南省首家順利通過“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企業,“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指定乳品供應商,行業地位不斷提升[7]。
對花花牛乳業進行SWOT分析,結果如表1。
花花牛乳業一是建立從奶源到終端產品的一系列透明管理制度,做到將責任落實到人,保證產品質量;二是完善售后服務機制,認真對待每位消費者的問題;三是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比較優勢,增加消費者信心;四是借助鄭州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占有的重要樞紐地位,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如鄭歐國際鐵路、航空港等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驅動力,花花牛乳業應借助鄭州發展力量,積極走出去,參與戰略項目建設[9],加大乳制品營養宣傳,增加品牌知名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