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中職班級管理確立目標的原則和方法,提出中職班級目標管理的對策:全員發動,形成共識;制定計劃,分步實施;重視輿論,建立規范;培養骨干,形成核心;樹立榜樣,典型引路。
【關鍵詞】中職班級 目標管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2-0097-03
近年來,隨著中職學生不斷增多,學生的素質也參差不齊,班級的管理也面臨較大的困難,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缺少目標性、方向性,有的班級目標管理過于簡單化,有的班主任任由班級自由發展,導致班級發展沒有向心力,缺乏方向性,最終班級管理流于形式。那么,如何做好班級的目標管理呢?本文闡釋確立班級目標管理的原則、方法,提出中職班級目標管理的措施。
一、中職班級管理確立目標的原則和方法
(一)確立班集體目標的原則
中職班集體的發展目標是目標管理的靈魂,體現了班級發展的方向,好的目標就能促進班級的發展。一個好的班集體目標的確立,應遵循下列原則。
1.方向性。班級有了目標,才有方向、有追求。一個班級如果沒有目標,就像一艘輪船沒有舵一樣,只能隨波逐流,無法掌控。只有確定具體目標,才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正確的目標導向,要求班主任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從升學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2.激勵性。班級目標是激勵學生為之奮斗的動員令。班集體的目標應鮮明具體、生動感人、催人奮進,能激勵全體同學在班級各項事務中積極實踐,團結一致、不斷進取。同時,要根據班集體的實際情況不斷憧憬新的班級發展方向,從而激勵學生增強班集體榮譽感,積極為班級出謀劃策,推進班級向前發展。
3.層次性。班集體的目標要講究層次性。班級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中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但必須有完成的時間界限,否則就會因目標模糊而難以實現。另外,在設定班級目標時,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制定高、中、低目標,這樣就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個人奮斗的要求。當一個個小目標實現時,又有新的目標在等著班級成員去實現,班級就能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勢,長期目標、高層次的目標就可一步步接近、實現,班集體整體目標也就在一個個目標的實現中逐步完成。這里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長期目標即班集體的總目標,應該體現總體性、全面性,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近景目標應具體明確,突出重點。二是近期目標的確立要從班級實際出發,選準突破口,如一個班素質較差,比較松散,可以先確立紀律目標,待這一目標實現了,再依次提出并實現其他目標。三是提出并實現目標應先易后難。對基礎較差的班級尤其應當如此,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則會事倍功半,達不到目的。
4.可行性。班級目標的提出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思想覺悟、生活經驗和集體發展水平。班級目標必須是確實可行、行得通的;目標不能過低,過低的目標容易造成懈怠情緒;過高的目標,會導致學生喪失信心,不能調動學生實現目標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確立班集體目標的方法
確立班集體目標的方法一般說來主要有兩種基本方法。
1.師生共商法。對一個班集體發展狀況良好的班級,一般適宜采用這種方法。師生共商,可以集思廣益,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意見,增強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目標的確立更符合實際,增強可行性;同時,通過師生共同商議班級事務,可以增進師生的交流與互信,形成師生共同管理班級的合力,還可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班主任自定法。由班主任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的工作計劃制定班集體必須實現的目標。但是必須注意,在通常情況下,由于這種方法是由班主任一個人制定,缺少學生參與,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局限性,學生表面上是服從了,但是人心不太齊,從而使實現的效果不明顯。這種方法可以在班級初建時使用。
二、班級目標管理的對策
(一)全員發動,形成共識
一般說來,班級目標在其起始階段總是外在目標,或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在目標,即目標雖然明確提出,但尚未成為學生的內在要求,并為其實現做出積極努力。只有使這種主要由班主任提出的目標成為班級學生的內在要求和前進的動力,亦即從目標的外在水平向內在水平的轉化,目標才具有價值導向作用和實現的現實可能性。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目標實施之前要認真動員,努力使班級成員認同目標。班主任動員的一般做法是:首先,認真開好班會,使班會真正成為催人奮進的動員會。為此,會前要精心設計、精心組織;主題要明確,內容要充實,形式要新穎活潑;要讓學生唱主角。在學生情緒充分激發之時,班主任瞅住“火候”添煤,提出目標要求。其次,做好特殊學生的工作,方法要巧妙,做到情真意切,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最后,加強與任課教師、學校領導和家長的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
(二)制定計劃,分步實施
班主任培養班集體,實施目標管理,連續性強,時空領域大,為使工作有序有效,必須加強計劃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訂計劃,是實施目標管理的首要條件。計劃一般有學期工作計劃和具體執行計劃。學期工作計劃應包括下列基本要素:班級的現狀、新學期的奮斗目標和任務、實現目標的要求和措施、具體工作任務和目標完成的時間等。具體執行計劃可以按周制定或按活動制定。它包括目的和要求,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工作任務的安排、分工,實施的程序步驟和完成的時間等。具體執行計劃,特別是以一次班集體活動為內容的具體執行計劃,可以由班級學生干部討論制定,以利于調動積極性,更有效地組織和開展教育活動。工作計劃的實施是進行目標管理的關鍵。計劃規定的每一項工作在安排實施時都要精細,做到任務具體、程序清晰、分工合理、步子到位。
(三)重視輿論,建立規范
班主任的工作實踐證明,正確的輿論規范是實施目標管理的重要條件。良好的班集體離不開良好的班風,良好的班風離不開正確的輿論導向。班級輿論環境是一種強有力的影響,在特定情況下,它比班主任、教師個人的力量要大得多。正確的班級輿論對于班集體來說,有以下作用:引導作用,即對班集體的行為進行引導,將學生的思想引向正確的輿論;評價作用,即對班集體及班集體中的個人行為進行評價,從而調節學生的思想、行為;調節作用,即抑制或鼓勵班集體成員的活動,使充滿正能量的班級輿論始終成為班級不斷進取的力量;指標作用,即輿論水平常常是班集體水平的重要指標,好的班級輿論,造就良好的班風學風,反之,班風就差。因此,在實現班集體目標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十分重視輿論建設。
班級規范,也就是班規,是班主任根據學校的校規校紀和中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制度制定的班級規章制度,是要求全體學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促成良好班風學風的關鍵。班級規范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請假、班級評優評先、衛生、安全等方方面面,這是班集體奮發進取、團結一致的準繩。建立規范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體現教育方針的要求,即規范的內容要全面、完整,體現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的全面要求。其次,要符合教育法規,體罰、變相體罰和經濟處罰等,絕不能列為規范,也不能作為輔助手段。再次,班級規章制度和準則的制定要在班主任指導下經班級成員反復(大會、小組會)討論,使規范一開始就為大家所認同,成為內驅力,更具有權威性。最后,班級規范一經確立就要認真執行。執行規范可以采用量化管理的辦法,例如,可以把班級放員的品德行為目標定成一個水平線,作為每個成員行為表現的參照系,把每個成員的行為表現數量化,與目標參照系相對照,達到水平線的為良好,超過的為優秀,不足的為較差,嚴重偏差的為很差。這種辦法便于學生個體及時了解自己品德行為在班集體中的地位,有利于自覺調整偏差,力求達到優秀水平,并把良好行為鞏固下來成為習慣。實踐證明,這種辦法易于操作,可以達到管理的良好效果。
(四)培養骨干,形成核心
在班級目標管理過程中,要使班級的目標得以順利的實施,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可以在班級事務中起到以點帶面、以面帶面的作用,因此,培養骨干,形成核心,是實施目標管理的極其重要的環節。
第一,對干部要嚴格要求。一是事事帶頭,二是做好工作,三是聯系群眾。為此,應該建立干部工作責任制,給干部定崗定責,做到考核有依據;建立多種記事本,如會議記錄本、榮譽記載本、集體重大活動記載本等,讓學生干部留下自我激勵的痕跡,看到班級前進的步伐;開展群眾性的評選活動,評選優質服務干部、事事帶頭干部、堅持原則干部等,這既能發揮干部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作用,又能使干部在學生群眾的激勵之下增強事業心和責任心。
第二,在活動中注意鍛煉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如在班主任少下班或不下班的情況下,讓學生干部自行處理班級工作,自行設計活動、組織活動;又如引導學生干部自己建立班委、團隊組織每周例會制度,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班務工作、團隊工作,總結一周來集體目標實現的情況,找出目標尚未實現的原因,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的目標,討論如何使每項具體任務落實到人,等等。這樣就會使班干部在實踐中提高獨立工作的能力。
第三,充分依靠和利用不帶職務的積極分子。班級干部在數量上總是有限的,還有一批可以勝任干部的積極分子,應把他們視為不是干部的干部。這樣的學生既可以部分的起到干部的作用,又比干部更易于團結其他學生,對他們應當像對干部那樣嚴格要求,像對干部那樣去培養,從而形成一個培養班集體、實現目標管理的班級核心,增強磁性效應。
(五)樹立榜樣,典型引路
目標管理的過程就是努力促使班集體形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和與他人交往,優點和缺點、長處和不足都將得到充分表現,班主任應當幫助他們揚善救失、揚長避短。為了做到這一點,班主任應根據學生奮發向上、好勝心強的特點,了解學生、善于引導,使他們投身于友誼競賽中,在競賽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因此,樹立榜樣,堅持用典型引路具有重要意義。有經驗的班主任,常常注意在本班發現、扶持榜樣,并且注意效果。為了充分發揮榜樣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在樹立榜樣時一般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第一,榜樣要有典型性。作為榜樣的學生必須在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在班級學生中有相對突出的表現。榜樣沒有典型性,就不成其為榜樣。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榜樣不能求全責備,否則難以找到典型。
第二,榜樣要有層次性。這是因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展狀況是具有層次的。班集體形成的目的是保證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班主任必須在班級樹立全面發展的榜樣,但是,要求所有學生都達到全面發展是不現實的。因此,樹立榜樣必須針對學生發展水平的不同層次而呈現出層次性、多樣性。如樹立學困生轉變的榜樣促進學困生進步,樹立成績中等學生力爭上游的榜樣促進這一群體前進,樹立某學生單項榜樣也可起到“滾雪球”的作用。有了不同層次的榜樣,不同類型的學生就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對象,博采眾長,增強上進心。
第三,榜樣要有可塑性。班主任不僅要抓住原有榜樣,還要善于發現新榜樣,使榜樣不斷變化、發展。班主任只有在學生創建班集體的競賽中及時準確地發現和扶持“新榜樣”,才能充分產生“一花引來百花開”,人人爭當班級榜樣的教育效果。
有了明確的班級管理目標,班級管理就能走上正確的軌道,在班級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班主任、學生才能朝著同一方向發力。管好班級事務,樹立班級信心,從而推動班級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玉翠.設定班級管理目標創建團結和諧集體[J].今日科苑,2009(8).
[2]萬成海.高校班級管理目標構建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10).
[3]牟海淵.班級目標管理的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04(1).
[4]金英生.班級管理的目標模式與方法[J].新課程(綜合版),2009(4).
[5]艾憫云.試論班級管理目標的制訂與實施[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6).
[6]劉艷萍.淺談班級管理的目標定位[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1).
[7]吳瑞生,吳景林.放與收:班級管理目標實現的有效方式[J].教育藝術,2007(4).
[8]孟凡新.談班級管理目標具體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7).
[9]王同杰.科學規劃班級管理目標[J].河北教育,1999(9).
【基金項目】崇左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教學診斷與改進背景下中職班級管理的創新研究”(czkt2019-188)。
【作者簡介】吳樹新(1971— ),男,崇左市扶綏縣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科研與學生德育。
(責編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