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芋坪 磨桂芳
摘 要:優良的家風家訓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當代大學生在家風家訓文化的熏陶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在優良的家庭風尚培育下,如何把正確的價值觀融入到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就需要將優良的家風家訓融入到大學生信息化教育、校園文明建設和社會實踐的活動。在優良的家庭文化底蘊下,培養青年大學生優良的價值觀對弘揚傳統文化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家風家訓;價值觀;大學生
家風家訓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作用表現在家庭成員的精神風貌、思想品德、價值取向等。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倡導的愛國友善、富強民主等價值觀念,傳承了古樸優良的傳統文化精髓。這種優良的價值觀念必須通過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大學生的內心中,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良好的家風家訓對青年學生學習和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一、家風家訓文化視域下,青年大學生社會價值觀念面臨的挑戰
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道興旺的表現,家道興旺有利于家庭和諧,家庭和諧有利于國家和諧,國家和諧有利于國家興盛。正如《禮記·大學》(第四十二章)先賢們倡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他們把“修身、齊家”放在首要位置。優良的個人品德和良好的家風家訓是治國、平天下的根基,可見優秀的傳統美德滋養著無數的華夏兒女。當前我國處于高速發展的社會主義新時代,根植于家風家訓文化下,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突顯出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一)傳統家風家訓與新時代大學生思想的碰撞
隨著信息化進程不斷地加快,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不斷地轉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加強,使大學生價值觀呈現多樣化。
在傳統優良家風的熏陶和新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的培養下,青年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愛國意識,胸懷祖國,熱愛人民文章嚴于律己。他們篤實、明德、勤學,對當今時代各種復雜問題應對自如,無懼困難和挑戰,緊跟時代步伐,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穩步地走進新時代。
部分大學生在新思潮的洗禮下,由于缺失優良的家風培養,經受不住社會的各種誘惑,而引發社會問題。他們盲目攀比穿名牌衣服和鞋子,用高端奢侈品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這些非理性的超前消費使他們向網上借貸平臺借貸,如“花唄”、“零首付”“零利息”“分期付”等,讓大學生陷入網貸的困境。對于貧困大學生家庭,大學生不僅葬送了自己的學業,輟學還貸,嚴重的甚至傾家蕩產。有些在暴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大的青年學生,他們的思想充滿了負能量,對社會充滿敵意。一些些富裕家庭子弟由于父母忙著掙錢而忽視了教育孩子,這些青年學生為了尋求刺激和關注,在社會各種誘惑下走上吸毒暴力的歧途。正是因為這些青年大學生在新時代的環境中成長,缺失優良的家庭教育,受社會思潮的影響使價值觀出現了扭曲,而引發利己主義和自我意識過強的人格特點。
(二)傳統家風家訓與青年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突顯的問題
《顏氏家訓》云:“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眰鹘y家風家訓與當代社會主義的價值理念一脈相承,對培育大學生的自我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古訓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國的經濟體制深刻改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給人們帶來了巨大沖擊,受時代洪流沖擊較大的青年大學生,無視家風家訓的培育,在個人品德等問題上存在突出的問題。如理想存在偏差、享樂主義盛行、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部分大學生認為傳統的家風家教已經過時,他們抵制學習傳統道德文化,盲目的崇洋媚外,認為西方的經濟政治文化優于本民族,他們盲目的效仿西方所謂的“自由主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如“金錢”、“權利”、“愛情”,促使他們容易陷入“拜金主義”、“權利至上”的個人利己主義,從而精神空虛。他們主人翁意識不強,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這些大學生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下,誠實守信、愛國友善的人生價值方面呈現出問題。
二、良好的家風家訓對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春節團拜會的講話中說到:“天下之本在于國,國之本在于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和諧和睦的根本,對青年大學生為實現偉大中國夢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文章對當代青年大學生去踐行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傳承優良中華傳統文化
優良的家庭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的文明風尚,把家風家訓精神滲透進青年大學生思政教學領域,對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教育起著導向作用。
自古英雄多才俊,人才是國之棟梁,家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他們的才干得力于優良的家庭教育的培養。如“孟母三遷”成就了偉大的思想家孟子,“陶母退魚”成就了陶侃的清正廉明;歐陽母的深明大義,成就了文壇歐陽修;岳母的愛國情懷,成就了岳飛的“精忠報國”之志。優良的家風對培養優秀人才起著不可下覷的作用。
“文明和諧,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價值觀念根植于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與傳統優良家風家訓一脈相承。教育需從源頭抓起,傳承自強不息,以和為貴,友善愛國,以家風為導向,以德育為根本,培養四有青年,把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思想新價值觀念,與傳統優良家庭文化結合起來,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有利于引領時代精神風尚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家風環境對培養青年一代有著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學生是民族未來的希望,是祖國的建設者,培養青年的大學生有理想有擔當,以古樸優良的家庭風尚為基根,努力踐行新時代新思想理念,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不斷地發展,在“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下,青年大學生肩負使命傳承歷史古樸的優良美德。習近平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提到:“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薄靶聲r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已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望、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青年責任重大,更應該肩負使命傳承中華美德,引領時代風尚,爭做文明時代的領航者,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斗終身。
(三)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勤儉持家”“忠孝節義”“廉潔正身”的優良家風元素貫穿于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有利于培育青年有理想有擔當,緊跟時代步伐,筑牢理想信念,不忘責任初心,加強責任意識,認真貫徹黨的指導精神,踐行核心價值觀念,回望千年之前的絲綢之路,用勤勞和智慧抒寫“大寫意”, 共創“一帶一路”和諧美好未來。
青年大學生通過融匯古今中外多元化的優良家風文化,借鑒并吸收優良家風傳統元素,把艱苦奮斗,醇正家風思想作為行動指南,拓展思想理念,開闊視野,探尋符合自身發展模式。天道酬勤,正如習近平書記說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因此,青年大學生應不忘使命,努力拼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加強學習,用智慧和才干詮釋家國情懷。
青年大學生學習優良家風,有助于把傳統優秀價值理念與當今時代核心價值融合,領會新的時代思想,愛國愛家,傳承一帶一路精神風尚,體會傳統愛國情懷,承載民族復興期望, 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圩?,胸懷祖國,心系國家,爭做追夢青年,認真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
三、家風家訓文化視域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實現的方式
優良的家風家訓是先輩們給后輩們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如何使當代大學生最大程度的把優良的家庭道德風尚與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觀念融合,培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優良的家風家訓融入現代化信息教育
每個時代都具有它獨特的時代特征,優良的家風是每個時代所唱響的時代之歌,弘揚時代之歌的方式也各具特色。信息是唱響時代之歌的重要傳遞方式,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發展離不開網絡平臺,他們的學習、生活大部分依賴于網絡信息。因此,加強大學生素質培養需要在網絡平臺上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他們。
當今大學生網絡信息的學習方式包括很多,如微信、QQ、微博、網頁、易班、學習通、智慧樹、學習強國等。他們容易受互聯網的影響,他們喜歡通過網絡平臺接受新潮思想,伴隨著互聯網+進入校園,高??梢约訌娦@互聯網信息的傳播和監督,把優秀的傳統家庭美德推送到網絡平臺,以一種網絡傳播的形式發散在大學生的學習中,通過校園微信公眾號有關家風推文,QQ群發送家風相關學習文件,大學生校園易班網站的優良家風文化,大學生學習通和智慧樹相關家風家訓百家講壇視頻,最新時代思想學習強國中的理論和文化板塊融入了家風家訓的學習,積極傳遞優良家風和新時代新思想。這些網絡平臺促進大學生對傳統優良的家庭風尚和社會主義新思想和新時代精神的學習,強化大學生優良思想價值觀的養成。
(二)優良的家風家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的文化價值理念是校園的精神力量之源,也是促進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使優良的家庭風尚走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滲透到大學生的新時代新思想價值體系的學習生活領域,在校園里開展一系列以優良家庭風尚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里開展優良的傳統家庭風尚活動,如通過家庭美德教育校園海報、校園文藝活動、征文比賽活動、演講比賽、志愿者活動、學風建設月、觀看優良家風及愛國影片、開展相關講座活動等,讓青年大學生主動參與到傳統優良的家庭家風教育理念中,掀起學習優良傳統家風家訓文化的熱潮,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讓大學生接受優良家庭美德的熏陶和洗禮,使傳統優良的家風文化與校園文化思想教育融入到現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新思想和價值觀培育中,加強大學生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優良的家風家訓融入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優良的家風家訓傳統文化需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當今大學生大部分生活環境優越,從小養尊處優,受家人悉心照顧,個人主義思想濃厚,奉獻意識薄弱。為了改變大學生這種不良思想,在社會領域里積極開展大學生良好家庭風尚的實踐活動尤為重要。
學校應積極開展系列優良傳統家庭風尚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活動,寒暑期發動高校大學生自覺參與家鄉優良家風調研活動,并收集當地相關家風家訓材料,撰寫實踐心得體會;發動大學生在暑假期間為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做到百善孝為先;組織大學生在社區向社區人們傳播優良傳統的家風家訓活動,傳播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思想;帶領大學生去養老院和孤兒院,踐行尊老愛幼的思想觀念,為當地孤寡老人和孤兒送去溫暖,培養大學生的仁愛思想;組織當代大學生參觀紅色革命根據地,緬懷先烈,牢記使命,培育大學生愛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愛國精神。
通過開展系列優良家庭風尚文明進社區的活動,傳播優良的美德,倡導社會主義新思想新的價值理念,激勵青年大學生培養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
在優良的家風家訓視域下,青年大學生在新時代新思想的實踐下,需要夯實自身的文化底蘊,不斷地學習優良古樸的家庭風尚精神和社會主義新思想和新的時代觀念,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214/c64094-29824618.html,2018-02-14.
[2]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ccps.gov.cn/xtt/201904/t20190430_131417.shtml,2019-04-30.
[3] 檀作文譯注.顏氏家訓[M].北京:中華書局,2015.
[4]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9.
[5]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大學[M].北京:中華書局,2014.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8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家訓家訓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018LSZ016。
作者簡介:李芋坪(1987.03- ),女,廣西桂林人,研究生,助教,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輔導員,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磨桂芳(1991.07- ),女,廣西崇左人,研究生,助教,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專任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