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浩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出口以及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持續擴大,貿易形式和經濟結構不斷完善,我國的世界貿易地位大幅度提升。企業之間存在異質性,行業間所生產的產品具有差異性,生產率水平則是衡量企業是否具備出口及直接投資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Melitz模型及異質化企業理論,對中國的貿易現狀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究異質性企業的生產率與企業出口、對外直接投資間的相關關系。提出提升生產率水平,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進持續的貿易增長,建立國際貿易合作機制,完善市場結構,增加融資渠道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異質性企業理論;生產率;出口;對外直接投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a's expor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de form and economic structure, China's world trade statu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enterprises, 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different industries are different. Productivity level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whether enterprises have the ability of export and direct investment. Based on the Melitz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rade,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vit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and their expor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level,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reasing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trade growth,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 improving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s.
Key Words: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Productivity; Expor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近些年,中國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經濟增長趨勢。2009—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48517.7億元人民幣上升到900309.5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從150648.06億元人民幣上升到305008.13億元人民幣。貿易總額占全球GDP比重在不斷上升。為了跟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步伐,國際貿易理論也不斷發展,產生了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
一、異質性企業理論
(一)異質性企業理論概述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各個國家的貿易方式變得多種多樣。針對新的貿易形態,產生了相適應的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不同,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假設產品差異化、企業同質、規模經濟并且不完全競爭市場。它從微觀企業的層面來分析產業內的貿易情況。它表明是企業的異質性導致不同企業在面對某一貿易狀況時做出不同的選擇。
(二)異質性企業理論模型——Melitz模型
Melitz模型是對消費者、生產者、各個市場以及競爭環境建立假設的前提下,研究影響異質性企業出口的各種因素。其中,企業異質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產率的差異,具有不同生產率的企業,在面對某一種貿易狀況下應該如何進行抉擇,是否決定出口,進入國際貿易市場。
在消費者效用函數的基礎上,Melitz模型表明企業的收入、利潤與產品的總價格P以及企業的總收入密切相關。并且勞動生產率與企業的產量與收入存在正相關關系。根據企業生產率利潤之間的相關關系可知,同一市場環境下,如果企業的生產率過低不足以彌補銷售的固定成本,企業將會退出市場;只有當企業的生產率水平提高時,才能在國內銷售或者出口;而生產率很高的企業才有能力進行直接投資。
二、中國出口、對外直接投資的分析
(一)中國出口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發展,我國的進出口總額處于持續增長的階段,1999年我國出口總額為16159.77億元人民幣,進口總額為13736.46億元人民幣;2018年我國出口總額為164127.81億元人民幣,進口總額為140880.32億元人民幣。近20年來,我國的出口總額一直處于增加的趨勢,但是近幾年的增長幅度有所降低。
除此之外,我國出口產品分布廣泛。機械及運輸設備、雜項制品、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等為我國主要的出口貨物。其中,工業制成品的出口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出口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升趨勢最為明顯,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有了更大的突破。
(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近年來,經濟的發展不斷地推動著我國對外直接貿易的發展與進步。200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為2650609萬美元,經過十年的發展,在2017年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凈額已經增長到15828830萬美元,增加了近5倍,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在迅速擴大。其中,主要分布在亞洲、中國香港地區,其次是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美國、新加坡等地。并且,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行業分布廣泛,主要集中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金額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等。
三、全要素生產率的實證檢驗
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進行對全要素生產率的估計。①企業總產出為Q、勞動投入為L、資本投入為k,假設資本貢獻度為1/3。根據全要素生產率估計公式ATEP= ln(Q/L)-1/3 ln(K/L)。進行驗證全要素生產率與對外直接投資之間的相關關系。其中,總產出Q采用的是用行業的產出增加值、勞動總投入L為行業的工作人員,資本投入K則用新增固定資產進行表示。由于行業總產出分類的限制,如下實證研究中工業行業主要指采礦業、制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業。
從2009—2017年各行業ATEP與對外直接投資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看出生產率與對外直接投資呈正向相關關系,即具有高生產率的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量更大。這一結論也與所研究分析的異質性企業理論模型以及之前其他學者的結論相符合。
在實證檢驗結果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比對結果明顯,其生產率水平與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相互對應。然而,工業以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全要素生產率與對外直接投資間的相關關系存在一定差異。部分偏離主要是因為行業的總產出Q中對工業的分類與勞動投入L、資本投入K的數據中的分類有所差異,搜集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均與政策因素息息相關,從而導致實證結果會有所偏離。
四、基于異質性企業理論對中國出口與對外投資的建議
(一)提升生產率水平,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首先,企業應該加強內部管理,建立管理組織機構,從而保持良好的生產與運營節奏,并且充分地利用人力以及物力資源,進行最優配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生產效率。其次,要充分發展科技創新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一定成本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利潤。
(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進持續的貿易增長
一些中小企業以及部分地區的企業之所以不能進行出口以及對外直接投資是由于自身生產率水平的限制。面對無法抵消的固定成本,即使國家不斷地推行“走出去”的貿易政策,也無法大幅度提升貿易增長,這也就是中國如今對于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上應該努力解決重要問題之一。因此,政府應當對中小型企業進行資金上、技術上以及政策上的支持。
(三)建立國際貿易合作機制
近年來,我國的貿易呈現較好的發展趨勢。但是,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存在一定的貿易壁壘,貿易摩擦頻發。這都會在有形與無形之間阻礙著我國貿易額繁榮發展。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政府要積極進行處理,建立更為和諧、有效的貿易合作機制。
(四)完善市場結構,增加融資渠道
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之間緊密聯系,相互促進。只有良好且合適的市場結構,才有利于企業、行業以及國家的發展。完善市場結構至關重要,刻不容緩。通過完善市場結構,從而增加企業的融資渠道,解決資金問題。從而能夠支持企業的出口與投資,促進我國貿易繁榮。
五、結論
由于企業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在行業間各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也是具有一定差異的。面對同樣的市場環境,企業間會做出不同的抉擇。其中,生產率水平對于企業出口以及外直接投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它是衡量和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出口以及直接投資能力的重要指標。其次,生產率不同,企業的固定成本不同。并且企業的生產率與出口和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具有正向相關關系。最后,出口的發展對于本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兩者相輔相成。
【注釋】
①元悅編著:《Melitz異質性企業貿易模型》,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第160頁.
【參考文獻】
[1]吳書瑤.基于異質性企業理論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D].天津外國語大學,2015.
[2]丁楠.基于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企業國際化行為研究[D].安徽大學,2014.
[3]元悅.Melitz異質性企業貿易模型[J].生產力研究,2013(9):159-161.
[4]高潔.R&D投入、全要素生產率與出口選擇[D].浙江理工大學,2019.
[5]石文兵.企業異質性與出口行為的機理分析和實證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8.
[6]閆志俊.異質性出口固定成本與企業出口決策的關系研究[D].東南大學,2015.
[7]崔凡,鄧興華.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發展綜述[J].世界經濟,2014,37(6):138-160.
[8]劉德學,張爍,鐘曉君.企業異質性與出口:基于中國制造業企業數據的檢驗[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5):111-116.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