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作為培養學生情操和審美能力的學科,已經得到了師生的廣泛重視。古典音樂、民族音樂雖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和教學價值,但顯然與當今學生的審美偏好相去較遠,在教學中往往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觀流行音樂通俗易懂且傳唱度高,無疑更加契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將其引入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是利遠大于弊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流行音樂資源;小學音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223-02
【本文著錄格式】王麗君.淺談流行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Ol( Ol):223-224
一、流行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重視
流行音樂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兼具大眾性和獨特性,反映了人們的生活,表達了大眾的心理。相較于風格多變的流行音樂,教材的音樂對于小學生來說則缺少了吸引力,他們常在課堂上呈現出散漫的學習狀態。對此,教師應加強對流行音樂的重視,順著學生的喜好將其引入到課堂中,將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轉化為學習音樂的內驅力,平衡好流行音樂和實際音樂教學間的關系,以達到改善學習狀態的目的。
(二)精心選擇
流行音樂多而雜,因為沒有一定的音樂創作標準,所以有些低俗的音樂作品也會進入到小學生的視線,從而對他們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那么對于教師來說,將流行音樂引入教學,就應當對其進行精心選擇。首先,要保證所選擇的歌的歌詞內容積極向上,偏向于勵志,比如《最初的夢想》《信心旅途》《愛與希望》《蝸牛》《最終信仰》《倔強》《筆記》《追風少年》等。其次,要保證所選擇的歌適合小學生唱,不存在太高的音和太難的歌詞,而且音調是歡快的,比如《日光傾城》《青春紀念冊》《天使在唱歌》等。再次,要保證所選擇的歌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Penguin's Game》《霍元甲》等。保證所選擇的歌與新課標相契合,有輔助音樂教學的作用,能凸顯出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中國話》《曹操》《東方美》《中國范兒》等。
(三)豐富活動
以教材為基礎的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內容缺少新鮮感,形式較為單一,學生容易脫離課堂。而以流行音樂為基礎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會受到學生的喜愛,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時表現出強烈的積極性。對此,教師可使用流行音樂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比如《Penguin'sGame》是配合兔子舞的音樂,它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其節奏體現在循環的演唱上。在節奏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學生播放此音樂,結合奧爾夫節奏訓練法,將音樂、舞蹈和節奏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節奏知識和技能訓練轉化為有趣的舞蹈。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擺脫座位的束縛,又能夠讓學生快樂地接受音樂知識。
(四)滲透審美
借助流行音樂滲透審美教育。例如,周杰倫的《霍元甲》,歌詞中沒有過于生僻的字,雖然大部分是說唱,但是唱起來朗朗上口,其中還有一段京劇唱腔“小城里歲月溜過去,清澈的勇氣;洗滌過的回憶,我記得你,驕傲地活下去”,充分體現了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和諧美和聲韻美。教師可以借助這首歌滲透音樂的美的教育,初步建立學生對音樂的美的概念。另外,京劇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稍微向學生講解一些關于京劇的知識,這樣就更利于達成課標規定的音樂教學目標了。
二、流行音樂資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一)課堂實例
以基于《Penguin's Game》的節奏教學為例,具體教學片斷如下所示。
師:同學們,你們會不會跳兔子舞(《Penguin'sGame》的配套舞蹈)呢?
生:不會。
師:那么,你們有沒有聽過兔子舞的音樂呢?
生:沒有。
師:我們現在來一起聽兔子舞的音樂、一起學兔子舞好不好?
生:好。
(教師使用音樂播放軟件播放《Penguin's Came》,同時展示歌詞及相關舞蹈視頻)
師:來,跟我一起學兔子舞的節奏。
(出示節奏卡“X X X X/X X X X/XX XX/XX XX”,讓學生站起來用腳打拍子)
師:大家看,這段節奏中幾個音符是一拍?
生:四個。
師:對了,像這樣的四個音符為一拍的,就叫做四分音符。同樣的,八個音符為一拍的呢?
生:八分音符。
師:嗯,說的很對。現在和老師一起,站起來,邊聽歌邊打拍子,無論是用手還是用腳都可以。
(教師結合奧爾夫節奏訓練法,讓學生以自己的身體為樂器,在《Penguin's Game》的音樂背景下進行節奏訓練)
師:想必大家都認識到了節奏,現在呢,老師就給大家示范一下兔子舞的動作,來,跟著老師一起學,邊跳邊唱!Left Left,伸出你的左腳前后點地,Right Right,伸出你的右腳前后點地,go,向前跳一步,turn around,轉圈,go go go,跳跳跳……
(教師教學生簡單的兔子舞舞蹈及歌曲的唱法)
師:現在,我們選三個同學給咱們進行示范表演,一個打拍子,一個唱,一個表演動作,誰來?
(學生舉手,教師選擇學生表演)
將流行音樂、舞蹈和節奏訓練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聽音樂做舞蹈動作的過程中感受節奏,同時,向學生講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知識。
(二)課后反思
小學音樂教學質量與學生審美素養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新課標也將審美素養納入到了音樂教學范圍內。在音樂審美教育的要求下,教材上的資源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的音樂教學需求,如何開發有效的音樂教學資源就成了教師普遍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流行音樂作為音樂的一類,自然有它獨特的優勢,可作為教學資源被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
在應用流行音樂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重點要教什么,認識到流行音樂只是一種輔助教學資源,實際還是以唱歌、欣賞、器樂、識譜為主的,不能偏離音樂教學的主方向。其次,把握好課堂定位,重視學生“學”的效果,而不是著重強調自己的“教”,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再次,探索出流行音樂與課堂教學的結合點,不能顧此失彼。最后,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盡量將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轉化為他們學習音樂的內驅力。比如將音樂與舞蹈結合起來,或者是讓學生進行示范表演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將流行音樂資源有效地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加強對流行音樂的重視,合理地選擇適用于小學生特點和課標要求的流行音樂,創設有利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音樂情境,并借助流行音樂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與內容,同時,在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逐步達到當代音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肖金華.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途徑探討[J]名師在線,2017(5):17
[2]楊萍.淺談流行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8,38(8):221.
[3]楊福蘭.別有一番滋味入課堂——小學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課程資源的運用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9):90-91.
作者簡介:王麗君(19 81-),女,揚州江都,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