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惠
摘要:夏俊娜喜歡描繪美麗憂郁的女子和花卉,她的畫面總是流露出淡然的靜謐和夢幻的意境,并以獨特的繪畫語言營造了富有裝飾性的畫面。本文主要以夏俊娜繪畫作品的裝飾性作為重要闡述,從平面化的物象,“似與不似”的意蘊和和諧統一的色彩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探析。
關鍵詞:夏俊娜 ? 裝飾性 ? 平面化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7-0077-02
夏俊娜是當代著名的女性油畫家,其繪畫作品以極具感染力的畫面獲得了許多人的喜愛。在京城的美術界,她被稱為“市場明星”。在她的畫面中,花卉和女性是主要的題材。有別于學院派入木三分的寫實,她不追求把人物和花卉畫得多么形似,而是追求整個畫面中所營造的氛圍和感受,畫面具有表現性特征。在夏俊娜的畫作中,有非常鮮明的裝飾性,富有形式感的構圖、繽紛的色彩和平面化的物象在其畫面中結合產生一種朦朧,夢幻的氛圍。
一、平面化的物象
裝飾造型是人們在藝術創作中對自然形態的藝術處理,也是創作者自我主觀意識的具體體現。它不能只是局限于對象本身的形象再現式表達,而是要不斷提煉豐富造型的裝飾性元素:線條、圖案、圖形等,使整個裝飾繪畫的造型呈現簡潔明了、夸張抽象等特點。[1]裝飾性的造型特征包括秩序化、單純化、平面化、意象化和夸張化。平面化是裝飾性繪畫的重要造型特征之一。在具有裝飾性特點的繪畫中,畫家通過忽略物象的光影效果、結構透視和遠近虛實,融合自己的主觀感受,將繪畫對象進行簡化提煉,從而達到一個平面化的效果。平面化的畫面主要運用點、線、面之間的疏密節奏關系,創造一種和諧統一的形式美感,更能直接單純地表達畫家的真實情感。平面化是常見的表現藝術表達手段,它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東方美學特征。
夏俊娜在繪畫生涯中深受西方表現主義和印象派的影響,在當時最前衛的中央美院第四畫室的孕育下,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圖式。她的油畫作品中的人物和花卉形象不同于傳統學院派的寫實風格,而趨于二維化的特點。夏俊娜不喜歡寫生,在創作時從來不用照片,也不畫草圖,她僅憑著自己的記憶和想象在空白的油畫布上跟著自己的感覺走,這樣創作中會偶然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畫面效果。夏俊娜表示不用照片就是為了讓畫面回歸二維,不讓三維的畫面限制自己的想象空間,從而盡情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她不描繪物象具體的光影效果,寫實的結構透視和明確的遠近虛實,人物和背景往往處在同一視覺平面上,畫面中的物體形態在進行了平面化處理之后更具有秩序性、規律性,加強了整體的裝飾效果。她打破了三維立體空間的表現,運用彎曲的線條表現年輕女性柔和的身體和圓潤的臉型,運用細碎的花草形成密集的點對畫面進行點綴,畫面中點線面形成對比,富有節奏感,具有裝飾美。
二、“似與不似”的意蘊
意象化也是裝飾性造型的特征之一。裝飾性的造型來源于客觀事實,但也是畫家在主觀意識下對客觀事物進行的變形和高度概括,使之具有介于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意象美,這與中國美學原則中的“似與不似”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似與不似”這條美學原則源于齊白石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繪畫的成功之處就是找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的巧妙連接,“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抒發著其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體驗以及獨特的創作思想,形成中國畫特有的“似與不似”美學形式和美學內涵。[2]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西方表現主義的油畫風格傳入中國,中國藝術家從單一的以描繪客觀事物為主的寫實派發展出了以描繪個人內心情感的意象油畫。意象油畫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審美在油畫藝術中的彰顯,她的出現使藝術界的縱橫面大大的打開,也繁榮著當下的藝術市場和民生,深受藏家關注和追捧,極具收藏價值。[3]“似與不似”的造型就是意象油畫的重要特征之一。
夏俊娜雖然生于北方,但卻有著南方姑娘細膩溫柔的性格特點,這在她朦朧靜謐的油畫作品中得以體現。夏俊娜曾師從叢建子先生學習國畫人物,她的油畫作品中具有寫意的筆法和東方意境,對此她認為“我始終覺得把東方文化融入到西方繪畫的這種方式中,像是一句口號,倒不如自然而然地從血液里溶入。我比較喜歡用國畫運筆行筆的書寫方式畫油畫……用一種水墨的繪畫意識,只是媒材換到油彩而已。”[4]夏俊娜油畫作品中的人物造型都是簡潔概括的,沒有具體精確的人物光影透視和造型,處于寫實和抽象之間。花卉造型也是模糊不清的,時常是一簇簇的花朵融合成一片,看不清花朵之間相互交錯的生長形態。人不是具象的人,花不是具象的花,她的創作離開了寫生,就能更好地利用自己對于物象的記憶和主觀感受描繪出精神和氣韻。意象化的形態特征簡潔而概括,具有畫家個人特點的物象逐漸走向符號化。她畫面中的少女和花朵形成意象化的符號,營造出一種濕潤的,憂郁的,朦朧的,引人遐想的氛圍,讓人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的同時又具有裝飾性。
三、和諧統一的色彩
裝飾性色彩是運用美學原則,在繪畫過程中運用裝飾性的色彩表現手段表達作者內心主觀的感受和情感。裝飾性色彩能表達形式的美感和畫家主觀內在的情感和認識,具有強烈的感情抒發特征。它具有象征性、浪漫性與裝飾性,是理想化、主觀化了的色彩,如果說寫實性繪畫色彩側重于客觀世界的表達,那么裝飾性色彩則偏向于主觀情感世界的表達。[5]
作為女性藝術家,夏俊娜對色彩的感知十分敏銳。印象派畫家善于運用光色來傳遞自己內心的主觀情感,夏俊娜對一整個印象派的畫家都很喜歡,博納爾、維亞爾和巴爾蒂斯對她早期的畫也有很大的影響。她并不根據物象固有的色彩描作畫,而是憑借自己內心的感受,先把大片的色彩肆意地涂抹在畫布上,再在顏色中尋找物象的形態。夏俊娜主張純粹用顏色作畫,認為在畫面中應該保留色彩的本質美,本質美具有恒定性。[6]
西方現代主義繪畫中的裝飾性吸收了日本浮世繪清新柔和的色彩。她的畫面整體上呈現出一種灰調,這與她學習維亞爾的色彩有關。夏俊娜的油畫作品中,畫面的顏色雖多,但她不經意間調和出的灰褐色,使整個畫面變得沉穩,靜謐。灰色是介于黑和白之間的顏色,它低調含蓄,不溫不火,像極了夏俊娜繪畫中顧左右而言他的不明確。灰色使整個畫面的色彩和諧而舒適,避免畫面因顏色太多而變得俗氣。沉穩含蓄的灰色調與“平淡天真”的東方美學思想達成一致。
夏俊娜油畫作品中的色彩裝飾性還體現在色彩的平面化和圖案化。色彩的平面化在于畫面中的色彩不依據物體實際的固有色和透視轉折,畫家運用自己的心理感受對物象的色彩進行創新的分解重組。她同時還吸收了維亞爾繪畫中的色彩圖案化。維亞爾利用顏色的深淺變化和不同的色塊組合成的不同形狀的圖案來表現樹叢與樹葉之間的層次和變化,人物的著裝也是運用了不同的點線組合成的不同花紋圖案來區分,就連地面形成的光斑也是運用極具變化的色塊色點形成斑駁的圖案。[7]夏俊娜善于運用同種色系的不同明度和純度表現物象的層次,她喜歡精細地描繪出桌布和衣服上復雜精致的圖案紋樣,給畫面增加裝飾感。她還利用深色與淺色的對比營造出斑駁的光影,印象派的馬奈就是運用黑色在畫面中造出光感。她盡量用純顏料做底,給后面的工作留余地,色域之間的銜接很自然,經常留有斑駁的空白,顯得活潑靈動。[8]
四、結語
夏俊娜作為當代女性油畫家的代表,其繪畫作品具有強烈的裝飾性,而繪畫作品中的裝飾性又體現在平面化的物象,“似與不似”的意蘊和五彩斑斕又和諧統一的色彩上。她極力地吸收了西方現代主義的裝飾性語言,但又在這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繪畫特色。她把東方含蓄淡雅的精神融匯于西方的藝術語言之中,形成神秘而唯美的夢境般的畫面。含蓄內斂,不張揚的個性使她的畫作不隨大眾的眼光而變化,靜心地尋找自己的本心,一切畫到美麗為止。
參考文獻:
[1]葉夢雅.油畫創作中裝飾性語言的探析與運用[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年.
[2]叢眾華.中國畫的“似”與“不似”[N].學習時報,2019-02-22.
[3]孫思欣.似與不似——張大林意象油畫[J].中國藝術時空,2017,(02).
[4]傅曉冬.當代藝術中的她視點——九位女性藝術家口述檔案[J].美苑,2004,(02).
[5]余嵐.裝飾性色彩語言在油畫靜物中的表現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6]王兵.解讀夏俊娜油畫表現語言的裝飾性[D].鄭州:鄭州大學,2015年.
[7]唐超群.維亞爾繪畫作品的意象美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年.
[8]張軍.夏俊娜與維米爾藝術風格相似性探析[J].電影評介,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