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我國的基礎建設正如火如荼,市政工程作為一項與社會公眾生活日常息息相關的工程,因其特殊性,市政工程的管理較為粗放,在成本、質量、進度等目標控制上不盡人意,而精細化管理作為不可逆轉的管理趨勢,將其引入市政工程管理具有極大的意義。本文簡述了市政工程的特點并論述了在市政工程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的意義,并以衡山縣半山公園景觀工程為例,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的實施舉措以及在實施應用過程中的要點,為今后市政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市政工程;精細化管理;項目管理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市政工程作為影響國計民生的工程,在全國各地廣泛實施。然而在以往的市政工程管理實施中較為粗放,在成本、質量、進度等目標控制上不盡人意,而精細化管理作為不可逆轉的管理趨勢,將其引入市政工程管理具有極大的意義。
1、市政工程管理的特點
1.1 牽涉范圍廣,管理難度大
市政工程作為公共項目,相比于其他項目其牽涉的利益相關者眾多,與社會公眾的生活日常息息相關。市政工程管理常常伴隨著拆遷、政府政績、民間資本的參與等需要在多方調度,其牽涉范圍廣,參與方眾多。同時市政工程的相關工程眾多,在施工過程中需要考慮交通線路,煤氣管道等,這無疑加大市政工程的管理難度。
1. 2 政府為主導民間參與
市政工程常常由當地政府發起,通過相關機構的咨詢提出項目建議書,實現可行性研究后,由政府組織招標吸引各參與方進行投標。在市政工程中政府作為主導力量,提供資金及監督項目的實施,由民間力量或國企進行施工,在管理層次上為兩級管理,政府負責對最終施工成果進行把關和考核。
1. 3 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要求高
在市政工程由發起到施工完成交付使用再到后期運營的整個全壽命周期中,牽涉范圍廣、參與方眾多、影響大,同時常常作為一項政績工程,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對其質量控制和項目施工安全要求高,常常要求施工過程順利且一次成功,否則將造成國家和社會的重大損失。
2、市政工程應用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隨著分工的社會化及專業化實現精細化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精細化管理將常規管理引入了更深層次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1]。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大力實施,針對市政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開始進入學者和企業的視野,眾多的學者和企業都對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應用。在市政工程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將極大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項目競爭力。
2.1轉變管理觀念
隨著市政工程管理的規范化,項目管理者以現有的制度施工流程為基礎將項目管理的內容逐漸縮小至最小的管理單元,實現項目的全方位,全過程,全面的管理。這將使市政工程的項目管理者從以往“粗放式”的管理觀念轉變為“精細化”的管理觀念,極大的提升項目的管理水平,提升項目競爭力。
2.2 加強成本、質量和進度等的控制
在市政工程中應用精細化管理后,項目的核算與監管單元進一步縮小。在成本節約上,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設備使用費、管理費用等成本項目的核算將具體到每一項事務、每一人上,將極大的提高成本控制的空間,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樣與成本控制一樣,市政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控制將落實到每個單項工程、每個人身上,將極大的提高項目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對項目質量和進度控制的積極性,確保項目按時按量,保質保量完成。
2.3 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在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轉變為精細化管理,不僅將使項目的管理層從管理方式上發生改變而且將從更深層次的思維方式上發生改變,提升項目的管理水平。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精細化的管理將改變以往市政工程管理中不細致,不講究的操作方式與思維習慣,從項目的設計開始便從細節著手如:施工的可行性、經濟性等,直到項目終止退出使用把每個地方做細,加強項目的管理,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
3、以“衡山縣半山公園景觀工程”為例對市政工程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3.1 項目簡介
衡山縣半山公園景觀工程位于衡陽市衡陽縣中心北路,屬于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合同金額532.5萬元,施工面積共55278㎡,其主要工程內容有拆除工程、土方工程、綠化栽植、園林景觀、土建及附屬工程、管理用房裝飾及水電安裝工程等,于2015年11月1日開工,2017年8月3日竣工。
3.2“衡山縣半山公園景觀工程”精細化管理的實施舉措
3.2.1 改變傳統的管理思想觀念
衡山縣半山公園景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將精細化管理貫穿于項目建設管理全過程。管理人員改變了以往的市政工程是粗活的觀念,增強精細化意識,改變以往不講究、不細致的思維習慣、操作習慣和管理習慣。增強精細化管理意識,牢固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和習慣。把精細化管理當作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要把細節處理和外觀質量當作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對待。有效推動精細化管理進程,提升管理人員精細化管理理念,拓寬精細化管理思路。
3.2.2 落實精細化責任分配機制
在本工程項目施工中,管理團隊精心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全力爭取將本工程做成公園園林景觀的典范。明確責任制度,推行誰施工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誰操作誰負責的原則。同時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落實各施工班組的質量責任制,并與經濟利益掛鉤。項目經理為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對工程質量方針、目標的制定和實施負責。項目經理部設專職質檢工程師,并明確各分項工程施工技術負責人,按質量環的8個階段(即任務承接、施工準備、材料采購、施工生產、試驗與檢驗、功能試驗、竣工交驗、回訪與保修),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督促。質量保證體系如圖1所示:
3.2.3 管理組織措施
在項目策劃階段挑選水平高、素質好的施工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工程質量的好壞,首先取決于施工人員的素質,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目標的實現,項目部選派了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施工技術人員、施工管理人員以及操作熟練的技術工人,人員的配備和施工隊的組成將根據工程特點以滿足施工需要。其次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質量保證體系人員進行職責分工,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制定各項操作規程,加強崗位職責檢查,督查各級人員的施工質量,以確保制定的規章制度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工作質量。
3.2.4 質量控制措施
全面貫徹執行CJJ/T82-99質量標準和公司質量標準文件,重點加強苗木綠化材料的采購與檢驗管理。強化施工過程控制,制定和實施預防與糾正措施。將質量總目標進行分解、細化,以子目標的實現來確保質量總目標的實現。堅持“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檢驗”的成功做法,將質量問題或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強化質量三級檢查制,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樹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戶的思想。嚴格各專業隊伍之間的工序交接驗收手續,不合格不驗收、不進入下道工序,克服上道工序缺陷對下道工序質量的影響。通過嚴格檢查,實行層層把關,從根本上消除質量隱患,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同時項目部采取定期組織質量大檢查、隨機質量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并將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出質量問題或潛在的質量問題的根源,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避免質量問題的再次出現。
其次對工程中決定工程質量的主要部位、關鍵工序、特殊部位設立質量管理點,成立專門小組,如測量放線、高程控制、苗木分析選購與栽植等工程環節,進行重點組織,重點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3.3 市政工程精細化管理在實施應用過程中的要點
3.3.1健全管理組織機構
管理組織機構是項目精細化管理順利運行的血管。在市政工程精細化管理實施工程中應加強對項目建設管理框架的建設,為快速有效完成項目管理實施的各項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同時應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因地因時制宜的調整項目管理機構,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現管理機構上的漏洞,以實現對項目的全方位管理。
3.3.2明晰工作職責
應根據崗位配備人才,做到人崗適配,崗位職責分明,發揮工作職責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的約束和規范作用。同時,要通過進一步明晰工作職責,制定各個崗位的崗位職責說明書,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管理人員的合理科學配置,有效地防正因職務重疊而發生的工作扯皮現象,提高內部工作效能,更好地發現和使用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責任意識。
3.3.3 規范操作流程
精細化管理離不開制度化管理離不開規范化的管理。在執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應加強發揮工作規范與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指導作用。同時應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歸納總結操作性強、效率較高的工作流程,推動各項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要通過規范的操作流程,使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使各個工作環節分工明。
結語:
市政工程的精細化管理在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本文僅為日后發展提供一些微薄的建議。市政工程精細化管理的核心是要對各分項分部工程的實施細節化,管理具體化,為實現這一點,健全管理組織機構、明晰工作職責、規范操作流程來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實現成本、質量、進度等目標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劉暉.精細化管理的涵義及其操作[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7(04):15-16.
作者簡介:
左金林(1986-),男,漢,湖南醴陵,工程師,主要從事市政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