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龍
【摘要】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
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化背景下的一種設計和工程管理技術手段,通過BIM技術應用可為工程管理提供全面、精確、可視化的數據場景。文章以某工程項目為例,闡述工程前期、施工階段及運維階段管理工作中BIM技術的應用,為相關單位基于BIM技術開展工程管理提供經驗參考。
【關鍵詞】工程管理;BIM技術;可視化
BIM技術在工程應用中表現出可視化、模擬性及協調性等優勢,可進行設計優化,提取工程量,施工推演,以便提前發現工程建設中的風險隱患或不足。使工程管理工作更具預見性和針對性,進而提高工程進度、質量及效益。可見,BIM技術應用對工程管理具有鮮明現實意義。
1、工程前期管理中的BIM技術應用
以國內某大型國際機場航站樓工程為例,本工程總建筑面積53萬㎡,主體航站樓包括中央大廳以及四條指廊組成。主樓地上四層,地下兩層;四條指廊為地上3層。涉及近20余項專業,包括土建、鋼結構、裝飾、幕墻、屋面、給排水、消防、暖通、供配電、照明、行李分揀、安檢、登機橋、電梯、自動步道以及弱電等系統。為在施工前解決多專業的錯、漏、碰、缺以及交叉問題,項目管理團隊在管理過程中引入BIM技術。工期比原計劃縮短12天,節省工程費用3000余萬元,項目順利通過質量驗收,并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項。其BIM技術應用經驗值得參考借鑒。
在工程前期,BIM技術主要用于設計階段、施工現場布置環節。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可將建筑物尺寸信息、材料信息、地理信息和周邊建筑物信息輸入BIM分析軟件中,利用其性能分析功能,快速對比不同設計方案的建筑成本、風環境、日照及能耗等參數,選擇最優設計方案。同時,基于BIM技術的建模功能,設計人員可對設計方案進行三維圖審和施工模擬,根據圖審和施工模擬的過程與成果,找出設計方案的不足。在該工程中,由于涉及到土建的屋面鋼網架、大型玻璃幕墻,機電的給排水系統、消防管網、行李等系統,因此極易出現碰撞、無法安裝以及維護不便的問題。通過全專業建筑信息模型,導入分析模擬軟件中,匯同各專業逐項解決。在施工前共計解決了400余項的單專業和多專業設計問題,節省了大量的工程資源。
在施工現場布置前,BIM工程師結合工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與現場地理信息,應用廣聯達軟件構建了施工場布模型,模擬現場運輸車輛的運輸過程(包括會車、轉彎等),合理規劃施工現場道路;模擬不同施工工序的工況,合理配置施工設備;對施工現場生活區的功能區劃分、管網布置、能耗等信息進行分析,合理布置臨時設施,減少施工現場照明系統及空調系統的使用,節約了工程成本[1]。
2、工程施工管理中的BIM技術應用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可在質量管理、進度管理及造價管理中應用BIM技術[2]。在該建筑工程中,BIM技術應用方法如下:
第一,質量管理。項目部應用Revit、Navisworks、Fuzor等軟件模擬施工過程,將其編制為視頻,在技術交底環節提供給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用于施工人員的崗前培訓,確保施工人員明確施工重點和難點,規范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避免人為因素引發質量通病;同時,項目部應用BIM技術對屋面鋼結構施工進行了模擬,優化了滑移方式以及滑移軌道的布置方案,驗證了軌道下部土建結構梁荷載情況。優化了TC7050塔吊的安裝位置和數量,減少了塔吊租賃費用,同時減少了和臨近工地相互干擾的可能性。
第二,進度管理。項目部應用BIM軟件模擬建筑工程各個工序的施工過程,明確施工的重點和難點部分,結合三維模擬和施工經驗,對工期進度安排和資源配置進行估算和優化。具體是將工程內容和時間信息輸入Project軟件中,結合施工現場情況,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再將該計劃和建筑信息模型共同輸入至廣聯達BIM5D軟件中,明確建筑工程各個工序的施工時間,輸出更為細致的進度計劃,要求各個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該計劃施工,使工程能夠按期完工[3]。同時,基于BIM軟件的數據修改功能,在建筑工程項目會出現變更后,項目部只需在軟件中修改相應參數,即可獲得最新的工程進度計劃、資源配置計劃等內容,降低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確保工程按期保質完工。
第三,造價管理。BIM技術在造價管理中的應用體現在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及變更管理三方面。在成本管理中,項目部將工程各項信息輸入Revit軟件中,利用軟件的計算功能,按照工程量計算不同施工工序所需的材料、設備及施工人員,為項目部采購材料與設備、設計施工組織提供幫助。根據軟件出具的材料表,明確每項工序所需的材料數量,在倉庫出限額領料,避免材料浪費現象的出現,節約成本;在合同管理中,通過BIM5D平臺,技術人員對合同進行統一管理,按合同性質劃分為不同類別,設定相應的關鍵詞,實現合同條款的高效查詢與獲取。利用成本預警功能,在施工進度與支付進度達到風險條款時,提醒相關管理人員,提高工程管理有效性;在變更管理中,工作人員需根據工程實際,將變更內容輸入至合同管理模塊,并上傳相關附件作為憑證,根據變更結果重新計算工程量、施工時間,調整施工計劃與進度計劃,實現動態工程管理。
3、工程運維管理中的BIM技術應用
在工程運維階段,業主利用竣工建筑信息模型,了解建筑的結構、施工信息、設備參數及廠家信息等內容,便于運維管理人員快速、準確的找出需要的資料信息。避免了在成千上萬份圖紙和竣工資料中查找的繁瑣性。
同時,業主可基于竣工信息模型,打造后期智慧運維平臺[4]。將建筑物信息、建筑使用時間、能源消耗、設備資產等信息,輸入至后期運維平臺中,構建可視化的智慧運維平臺系統。并根據建筑實際使用狀況,實時修改模型參數,利用軟件功能,分析建筑運維階段的薄弱環節,預測設備、設施的使用壽命,提高建筑運維水平,保障建筑使用安全。
結論:
綜上所述,BIM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具有保障質量、提高效率、規避風險、降低成本等優勢。借鑒某建筑工程的成功經驗,項目部可在工程前期的設計與現場布置中應用BIM技術;在工程施工的質量、進度、成本管理中應用BIM技術;在工程運維中中應用BIM技術;整體推動工程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解祎.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BIM技術的融合與應用[J].科技風,2020(08):133.
[2]慕俊華,張會冉.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9(12):138.
[3]李金梅.做好BIM技術的優化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08):226-227.
[4]邊可,鄧云,劉賀.淺談基于BIM 技術的大型綜合體建筑運維管理[J].中國房地產業,2018(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