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貞茹
人力資源是支撐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首要資源,人才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已經成為人才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西安浐灞生態區區域發展速度增快,創新創業氛圍日漸濃厚,為吸引更多人才入區就業創業,浐灞生態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人才引進、開發和使用,為此出臺了一系列引才用才政策。新形勢下,無論是人才戰略的制定還是引才措施的實施,都需要以完備的人才服務作為支撐。對此,浐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在對區域人才服務現狀分析的基礎上,以國家自貿試驗區落戶浐灞為契機,探索建設“簡化流程,集合業務”的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為落戶浐灞的人才提供集中規范、優質高效的服務,為生態區聚集人才體制機制發展提供便利與保障。
一、浐灞生態區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服務現狀與問題
(一)人才服務現狀
1. 人才引進政策體系。近年來,浐灞生態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人才引進、培養、激勵等方面的政策。例如,出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試行辦法》,對人才來區創業提供辦公樓購置補貼、寫字樓租賃補貼、企業開辦補貼等財政扶持政策;為提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力,出臺《西安浐灞生態區博士后待遇管理辦法》,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員經費津貼標準;為滿足外地高層次人才落戶需求,根據《西安市遷入市區人口戶籍轉入暫行規定》制訂《浐灞生態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引進業務管理辦法》,積極協調解決人才戶籍入區問題。以上政策、管理規定分別從綜合建設、引進培養、激勵服務方面推進生態區人才引進。
2. 人才引進服務保障。一是提供人才專業服務。人才中心以人事代理、勞務派遣、職稱評定、社保代理等各項公共人才服務機構專門業務,為人才提供人事檔案托管、入區落戶、社會保險等服務。二是推進人才交流平臺。突出人才中心信息資源整合能力,以溝通交流為主題,定期組織招聘活動與沙龍活動,促進人才與企業、人才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聯系,構筑多向互動交流體系。三是受理政策申請工作。作為人社窗口部門,人才交流中心承擔推進各項扶持政策、補貼政策向基層深入的任務。如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創業個人申領補貼,宣傳推介生態區人才政策與創業環境,拓寬“上情下達,下情上傳”信息渠道。
可以看出,浐灞生態區人才服務以浐灞生態區人才交流中心為窗口,通過政策支持,強化服務,搭建平臺,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創業氛圍、工作條件吸引多層次人才。但是,單一的人才服務供給渠道會出現如開放程度低、結構失衡、更新斷代的問題。
(二)人才服務凸顯的問題
1. 人才服務方式“內向化”。一方面,人才服務中心長期承擔管委會內部單位人員人事服務職能,因此無論是功能構建還是工作方法,都偏向“內部運行”。這種“內部運行”容易導致工作流程的固化與思維的僵化。對于人才來說辦事條件是否便利是決定他們選擇發展區域的重要影響因素。另一方面,服務內容的固定模式不利于人才吸引。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所提供的檔案、戶籍、職稱對一些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員并非必要服務,他們所重視的創業扶持、居家生活、體制機制創新是傳統服務無法給予的。
2. 人才服務結構失衡。雖然生態區人才引進政策的陸續出臺,但是人才服務的“短板”明顯,制約了相關政策的落地,導致“引進投入大,后續扶持小;直接投入多,配套扶持少”。部門間存在一定的信息分割,資源耗散、集成力度不強情況。例如在高層次人才服務配套環節上,戶籍遷轉、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幾個方面多部門銜接不流暢,極易引起人才“出走”現象。
3. 人才服務工作更新慢。服務政策一般只反映一個階段的用人需求,在下一個用人需求來臨時可能會改變,而引進人才的需求也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而改變。目前人才服務工作只著眼當前政策的時間點開展,只關注政策導向,對需求的變化與引進人才的核心特征把握不足,因此有一定滯后性。
二、“一站式”服務平臺:人才服務新模式
“一站式”服務平臺,是為了整合人才公共服務事項,優化配置公共服務資源而專門設立的服務平臺。是商業服務模式在公共服務領域的轉化,旨在為人才提供“集中便捷、規范有序、公開透明、優質高效”的服務。其工作內容涵蓋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引進、評價與流動、管理與保障。
(一)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的職能設置
1. 人才培養與引進。人才培養方面,由人才服務機構牽頭,構建跨機構、跨部門、跨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催生校企聯合,搭建“雙向”產學研合作平臺。人才引進方面,包括宣傳服務、咨詢服務、人才選拔申報服務及培養和成長服務。宣傳服務即對外宣傳本地區人才政策、經濟發展建設等有關地區基本經濟發展狀況。咨詢服務即走訪調研了解區域人才使用狀況與高層次人才需求,解答引進人員對各種政策的疑問。人才選拔是根據省市文件協助高層次人員做好人員申報。人才培養和成長服務則涉及人才待遇享受、創業創新補貼、住房保障等配套措施。
2. 人才評價與流動。人才發展的評估與定級成為人才享受相關待遇的依據?!耙徽臼健比瞬欧占皶r根據引進人才的成長期與人員發展需求對人才進行評估劃分。另外,由于較高層次人員“自我實現”需求較高,為其提供自由流動的交換、交流平臺與機會也應成為高層次人才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
3. 人才管理與保障?!耙徽臼健比瞬欧找笕瞬殴卜站W絡的完善與人才服務職能的強化。通過提供人才活動場所載體,提供專項資金保障獎勵激勵人才引進項目,通過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方式改進人才服務水平。
(二)人才“一站式”服務的運行機制
1. 聯系人才機制。開展企業聯系人才制度,組織“走訪企業,服務人才活動”,創建人才服務聯系群,搭建更直接的交流平臺。
2. 協作對接機制。建立跨部門業務對接機制,各業務專員對接自己業務的具體受理部門。如負責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專員對接房管機構,負責子女教育人員對接教育部門,社保業務人員對接社保經辦機構。
3. 工作責任機制。“一站式”人才服務強調服務口的工作責任與任務完成度。對于需要提請研究的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請示并反饋,完成的工作進度及時向申報單位及個人反饋。對于未按要求推進工作而影響服務效率的,對具體責任人問責處理。
4. 跟蹤服務機制。對于難以即時辦理的業務,如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戶籍、住房、教育、就業、社保與醫療方面的問題跟蹤協調解決;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保持溝通,了解企業人才的需求變化。
三、浐灞人才中心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探索
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劃片浐灞,浐灞迎來了人才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對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的內涵、職能設置、機制要求進行深入研究后,利用自由貿易實驗區的政策優勢,針對當前人才服務工作短板,浐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以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為目標,主要開展以下方面工作。
(一)不斷完善機構設施平臺
一是有序拓展社會保險相關業務,填補生態區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平臺空白,提前謀劃社保中心運行機制,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水平。二是建立人力資源社區、組織人才訓練、職業規劃等課程,將學術理論與企業實際問題結合。三是鼓勵和引導入區企業與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合作,探索培訓、實踐、考核、鑒定“一體化”模式。
(二)以創業項目作為人才“吸睛點”,實現人才聚集
一是以“浐灞專家會客廳”為載體,開展“專家講堂”、“創客沙龍”等交流活動。二是按照地域、學科、行業等類別組織生態區人才聯盟,突出吸納金融商貿、旅游會展、文化創意等領域高端人才。三是以自貿區為契機,重視海外人才的引進工作,與高校建立留學生交流合作機制,加強海外人才引進。
(三)組建人力資源經理聯盟和留學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一是組建企業人力資源經理聯盟。通過開設案例研討、聯誼座談等形式,加強區域管理機構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人力資源經理與人力資源經理三個層次的聯系,發揮好聯盟助推區域人力資源要素市場化流動的引領作用。二是設立生態區留學生就業創業基地,整合調用各類留學歸國人員學識才智。
(四)建立人才服務聯動機制
一是完善人才服務窗口工作,提供人社業務咨詢、職稱評審配套、交流事項登記等服務,提供業務經辦渠道,申辦人員隨時知曉業務辦理進度。二是整合公安、醫療、社保、國土、教育資源,完善針對人才戶籍、醫療、住房、保險、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建立“浐灞生態區人才服務卡”制度,人才憑卡可直接到相關部門辦理和申報調入關系結轉、本人及家屬落戶、子女入學、醫療社保、人才安居、創業扶持等服務。
四、探索實施中的一些思考
平臺建設影響高層次人才的服務質量,現結合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提出后續的一些思考。
(一)提高工作協同性,形成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合力
人才服務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政府層面,需要上下聯動,部門間相互協作發力,例如住房、教育等事業多頭聯動,才能為一站式服務提供基礎。企業層面,應該多鼓勵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高人才服務意識,加大引才留才的投入力度。
(二)強化高層次人才發展保障服務
人才引進“一站式”服務本質上是硬件的服務。對于許多入區創業的人才來說,他們所創辦企業的長久發展是留區關鍵。一些創業者雖然具有團隊技術優勢,但缺乏創業經驗和管理經驗,他們所創立的產品技術優勢尚無法迅速轉換為市場優勢,因此,應該研究提供提升創業人員綜合發展能力的相關服務。
(三)制定具有新區特色的引才機制
對比其他區域人才服務內容,不難發現,基本上都圍繞生活待遇、安家補貼、社會福利、資金資助等四個方面。因此,在制定特色服務內容時,可以從產業發展比較優勢、資源共享平臺方面突出人才服務特點,避免“政策趨同化”。
人才競爭激烈而高層次人才又稀缺的時代,無論是對優秀人才的渴求還是人才工作的機制創新都對人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一站式”服務是這種時代背景下公共服務借鑒商業服務模式的創新。浐灞生態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依托現有服務資源,試行探索人才“一站式”服務模式,是對人才強區戰略的落實,也是工作方式革新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曹力鶴.珠海設立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3-02-01.
[2]“四個突出”引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J].中國人才,2013(23).
[3]劉藝芬.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5.
[4]李娟.地方政府高層次人才引進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5.
[5]文國洪.對成都市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的思考[J].四川勞動保障,2016(11).
[6]王馨貽.四川省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正式開園[J].四川勞動保障,2016(11).
[7]繆琴.打造“人才特區” 高新區將每年投入1億元納才[N].成都日報,2011-09-30.
(作者單位:西安浐灞生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