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胡彥秋 錢瑜

摘要:學校管理作為民族教育的基礎,其管理成果與民族教育事業密切相關。在學校內部管理中,內部控制制度在學校經營管理行為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內部控制對高校尤為重要。文章論述了在《政府會計制度》出臺后,對高校內控建設產生的影響,并針對高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高校內部控制
一、高校內控體系建設背景
2016年2月,教育部“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試行)”規定高校需要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其目的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滿足高校的監管需要。
2019年1月1日,在我國全面實行的新政府會計制度中提出了“雙功能”、“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這是政府會計的一次重大改革,同時也對我國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政府會計制度與高校內部控制聯系
在現行政府會計領域中,存在多項制度、體系復雜、業務繁瑣等問題,造成了各個單位、部門的會計信息質量不佳。不同的政府會計制度,在面對嶄新的經濟形勢下,通過對財務活動不斷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以及時刻關注財務活動履行情況并對此做出分析,以此為形成良好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奠定穩定基礎。
高校內部控制是高校為提高辦學效率、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實現理想化的管理目標、確保高校能健康發展而進行的各種調整和約束的方法、計劃和程序。
高校內部控制理論框架的構建是高校內部控制建中的一項重要環節。高校內部控制的目標為提升高校辦學效果、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以及所有會計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真實可靠。學校屬行政事業單位,由此在構建和實施內部控制時政府會計制度必不可少。
三、高校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各部門與各院系的信息溝通不流暢
如今,計算機網絡技術日益成熟,能夠實時進行信息共享,但由于許多高校沒有充分利用這一技術,導致內控信息不能及時、準確傳遞到所需的各部門,從而大大降低內控體系的工作效率。
(二)現代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當前的科技信息技術日益發達,人們的財務活動形式也日益增多。但有些高校還仍處于“舊時代”,例如在票據方面依舊是紙質票據,并未采用電子票據;繳費支付方面有些仍以現金為主,沒有采用移動支付或電子支付的形式。這些都反映著一些高校的內控工作未能與時俱進,因此高校的現代管理能力還有待提升。
(三)缺乏風險意識
隨著當今高校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迅猛的發展,高校正面臨許多潛在風險,但這些潛在風險并未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視。雖然高校的經營管理存在風險,但風險與收益并存,若不預先評估風險,那收益便大打折扣。例如在高校固定資產改建擴建的資金運用方面,缺少損失風險評估,就會導致資金運用不合理,從而降低了高校資金利用率。
(四)內部控制制度內容滯后
健全的制度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及順利推行和實施新政府會計相關準則的重要基礎。但是,目前新政府會計準則無論是體系流程還是內部制度結構、體系、框架等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知識體系、思維模式都面臨著極大挑戰,在具體制度執行中仍存在隱瞞漏報會計信息的可能,而且未能深入貫徹實施《基本準則》基本要求,導致內部控制缺乏監督。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本身不系統,現有配套規章制度不健全,已建立的相關規章制度缺乏必要的配套指引和解釋公告,無法覆蓋所有業務活動或人員,內控崗位權責不清,不能有效實現崗位職責的制衡,導致在執行《政府會計準則》中無章可循,無規可依。
(五)內部控制信息化系統不完善
2015年10月出臺的《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為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內部控制及內部控制制度、流程重構整合提供了規范、科學及統一的會計準則體系,但是,相關改革方案的落實需要行政事業單位積極進行內部績效評估,實現內部資源有效配置。尤其在政府會計準則頒布實施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設置和財務報表編制、相關資產負債管理、會計核算基礎等內容都將面臨著巨大變化,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化系統,目前財務軟件、 IT技術人員能力、基礎設施建設等都較為滯后,未能根據政府會計制度及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在會計信息系統中調整和更新會計變革過渡期的有關信息,從而無法實現新的基本準則與傳統會計制度的糅合,也為不法行為提供了腐敗滋生“溫床”。
四、針對政府會計制度為高校內控問題所提出的對策
(一)高校概況
W高職院校創辦于1958年,院校的組織結構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黨委機構、行政機構和教學單位。為加強管理出臺了適合本校的內部控制體系,為配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行的新政府會計制度,院校將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從原來的六個方面增加至八個方面,具體表現為將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細分化(存貨業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資產),并增加了科研管理內部控制和財政專項管理內部控制(以下稱為“6+2”模式)。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包含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單位層面主要包括組織構架圖、職責范圍、權限指引、會計控制和信息系統五方面。根據我國內控規范,業務層面分為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收支業務內部控制、采購業務內部控制、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工程建設內部控制和合同管理內部控制六方面。如圖1所示。
(二)“6+2”模式具體表現
1. 預算管理內部控制
在人員方面,首先將高校中所有涉及預算管理工作的人員都參與到預算管理內控建設中,從而全方位實現高校內控建設。在落實內控制度上,對工作人員加強制約、展開培訓、提高技能水平,從而調動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在費用開支方面,高校根據各個部門所需費用進行合理評估,做出精確預算,避免不必要支出。在劃撥預算時,將各項費用的用途、性質和金額準確無誤的提供給高校預算管理部門及高校領導,做到很好的把控高校資金控制力度。另外,再由高校財務處根據本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將各部門提出的下年度收支預算進行匯總后考慮增減變動,再提出下年度收支預算建議。
2. 收支業務內部控制
高校屬非盈利性事業單位,其收入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學費收入和企業投資。結合預算管理內部控制,主要采用將學校的資金收入與資金支出單獨進行管理的資金管理模式。
3.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
W高職院校對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了方案設計,其中包括方案設計的目標、管理、采購過程控制等。學校建立起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采用合同方式制定采購方案的程序來防止出現采購過程中的“缺斤少兩”現象。
4. 資產管理內部控制
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是保證資產管理、資產安全以及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有效提高資產使用價值的法律依據。該校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將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細分化,使得資產管理更加明確更加合理更加直觀。
5. 工程建設管理內部控制
W高職院校近年正在對校區進行改建擴建,因此院校工程建設管理內部控制也在此次改建擴建中起著重要作用。學校在工程建設中控制質量、控制進度和控制投資,為此制定了更為合理的工程建設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6. 合同管理內部控制
高校身為法律主體,當與其他任何經濟主體發生合作時,都會采用合同的形式來界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此規范雙方的合作行為。因此,為了增強合同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約束率、減少經濟糾紛,該校制定了強有力的合同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7. 科研管理內部控制
高校科研管理內部控制關系到該校科研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因此科研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
8. 財政專項管理內部控制
財政專項資金是為高校引進人才、提高教學品質和教學環境等方面提供資金需求。高校為保障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的合理性,特加強對專項金融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以及對項目成果的驗收控制。
五、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以W高職院校為例,將內控業務層面的六方面改為八方面,并將其中的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細分化,使得該校內部控制體系更清晰明了。人為制造的公共秩序,也是多環境影響因素制度變遷的產物。雖然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常態”,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依然存在流程落后、機制不完善及信息化系統不健全等缺陷,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高效開展。新政府會計準則推行,有效彌補了這一不足,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優化,對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職能創新、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責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只有以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的實施為契機,加強和重視單位內部控制流程、制度建設重構,才能使之成為防范舞弊、風險管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保證資產完整安全的“防火墻”,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及社會管理等重大職能。
參考文獻:
[1]王海妮.高校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評價研究及案例分析——以S高校為例[J].商業會計,2018(09).
[2]胡彥秋.A市經信委內部控制優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7.
[3]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J].交通財會,2017(12).
[4]劉莉,樊慶文.高校內控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2).
[5]喬晉飛.市域鐵路橋梁主要技術參數研究[J].中國鐵路,2018(08).
[6]晏述武.高校財務內控存在的常見問題[J].時代經貿,2019(05).
[7]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J].財務與會計,2017(23).
[8]林菊紅.《政府會計制度》模擬測試探究[J].新會計,2017(06).
[9]周娜.探析《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的創新及變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2).
(作者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