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國內發展形勢和全球戰略格局,并結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全面理解、準確把握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精神實質,研究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溯源,對推進新時期黨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從嚴治黨;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不斷成長并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道路上取得偉大勝利,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黨自身的建設,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政策并應用于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
一、黨的歷屆領導人管黨治黨思想
歷屆黨中央領導人基于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立足中國特殊的黨情、國情,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總結治黨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階段,從嚴治黨的內涵也存在較大差異,對從嚴治黨思想,各屆黨的領導人均做過重要論述。
1.毛澤東的從嚴治黨思想
毛澤東立足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具體情況,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構想,并為黨的建設提出一系列的論述,在毛澤東思想體系中,建黨理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從嚴治黨思想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其內容主要包括:
首先,提升黨員干部的選拔標準,保持黨組織的先進性。為提升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內的凝聚力,毛澤東對入黨條件、干部培養、黨員發展等均做出過重要指示。在黨組織隊伍補充和更新方面,毛澤東認為,吸收新黨員必要根據黨章要求的條件和流程實施,以保持新黨員對無產階級革命的信念。在無產階級武裝奪取政權方面,只有源源不斷的補充新黨員才能保障無產階級革命的早日實現。毛澤東提出,無論個人社會關系是怎么樣的,只要服從黨的領導,堅持黨綱黨章,在工作中積極表現,均可以加入中國共產黨。”[1]但是毛澤東同時也提出,中國共產黨吸收新成員,必須設置一定的準入條件,按照黨綱黨章的要求,并執行規范的流程完成入黨儀式,從而在實現黨員補充的同時,防止外部破壞分子的侵入。[2]毛澤東高度重視干部選拔,要求黨員干部從嚴要求自己,并提出優秀的黨員干部是指導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實現最終勝利的保障。”[3]毛澤東認為,黨員干部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只有德才兼備,才能為人民講話。同時,毛澤東要求黨員干部要達到業務精通,達到“又紅又專”的目標。[4]不僅如此,毛澤東還高度重視黨內的思想政治建設,通過整風、學習等方式,肅清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
其次,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紀律。黨的紀律是實現黨內團結,增強凝聚力,提升戰斗力的重要條件,是實現共產主義運動最終目標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加強紀律性對推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具有重要意義。[5]在無產階級革命早期,毛澤東提三項紀律八大注意來嚴格要求無產階級革命隊伍。在無產階級武裝奪權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內部曾出現“極端民主化”傾向,毛澤東為此提出少數服從多數的組織原則,并明確提出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6]在此過程中,張國燾無視黨的紀律,悍然分裂黨和紅軍,給中國共產黨造成了巨大損失,自身也成為歷史的罪人。為強化黨組織紀律的嚴肅性,毛澤東提出以下方面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全黨服從中央,下級服從上級”的基本原則,并不斷重申,要提升黨組織紀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7]如果黨員干部出現違法亂紀行為,黨中央應從嚴處理,決不姑息。
再次,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毛澤東高度重視民主集中制原則,并認為民主集中制是推動黨內全面民主的重要路徑。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干部應該傾聽廣大基層群眾的心聲,徹底摒棄家長式的國家治理方法。為此,毛澤東首次提出黨的三大作風,即聯系基層群眾、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為全體黨員干部制定行為標準。在成立新中國后,為鞏固無產階級政權,毛澤東提出全體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應該戒驕戒躁,堅定信念,保持對革命的熱情。隨后,毛澤東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黨內整風活動,以肅清黨內的思想毒瘤,提升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最后,嚴厲懲處黨內違法亂紀分子。無論是無產階級武裝奪權階段,還是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毛澤東都高度重視加強反貪腐斗爭,以保持黨的廉政作風。一方面,針對黨內的貪污腐敗行為,制定相關的規律制度,以增加懲處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黨外監督制度。組建監督小組,約束黨員干部的行為。而且,對黨內貪腐分子,從嚴懲處,從嚴治黨。毛澤東提出,要加強黨內廉政建設,打擊貪污腐敗行為,對違法亂紀的黨員干部從重治罪。[8]為體現毛澤東和黨中央打擊貪污腐敗的決心,在建國初期便嚴肅處于了張子善、劉青山等人的貪污案,及時遏制了黨內不良作風的蔓延。
2.鄧小平的從嚴治黨思想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環境發生劇變,蘇聯解體、東歐演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嚴重受挫,而國內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受西方思潮的影響,國內社會主義路線受到嚴重沖擊。鄧小平為應對國內外的復雜形勢,從多方面提出從嚴治黨的思想:
首先,加強黨員干部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鄧小平同志提出,干部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在執政過程中面對的核心問題,[9]為提升黨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執政能力,鄧小平認為,第一,全面貫徹落實黨內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定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歷史實踐表明,理想和紀律是團結中國共產黨,增強黨內凝聚力,提升中國共產黨戰斗力的基礎保障。”[10]換言之,理想和紀律是中國共產黨區別其他政黨的優勢所在。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對黨內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時刻進行,時刻貫徹。第二,完善黨的紀律,約束黨員干部行為。干部是黨的中堅力量,代表黨的先進性,因此,黨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由此可見,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培養黨員干部遵紀守法的意識,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共產黨最基礎的紀律文本便是黨章,黨章是一切黨規黨法建立的基礎。[11]黨員干部應發揮帶頭表率作用,用黨規黨法約束自己,并自覺接受黨外監督。第三,加強黨內作風建設。在改革開放的早期階段,受西方思潮和市場經濟的沖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利己主義、享受主義等對部分黨員干部造成侵蝕,不但損害了黨的形象,還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阻礙因素。所以,鄧小平認為,要建設良好的黨風就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和管理。[12]
其次,加強制度建設,提升黨內管理的規范性。制度建設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約束黨員干部行為,整肅黨性黨風的有效途徑。所以,中國共產黨應該加強制度缺陷剖析,并發現問題成因的關鍵所在,有目標、有計劃的加強制度建設。[10]為全面推行制度建設,鄧小平就改革思路作出明確指示,以突出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再次,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避免權力濫用。在總結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后,鄧小平提出,我們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同時,還要加強懲治貪腐,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明確中國共產黨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決心,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10]如果對黨內腐敗放任自流,那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然會走向困境。鄧小平高度重視反腐敗工作,并指出法律和教育是防止權力濫用,減少貪污腐敗的有效路徑。[10]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但是在改革開放早期,黨內的思想教育有所松懈,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卻忽略了艱苦奮斗依然是我們的立足之本,廉政建設是推動法治進程的重要條件,對改革開放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鄧小平反復強調,反腐倡廉運動應貫徹在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10]
3.江澤民的從嚴治黨思想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國際形勢發生劇烈變化,蘇聯解體,東歐演變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造成嚴重沖擊,國內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泛濫,中國共產黨面對巨大挑戰,如何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穩步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新問題,在這種背景下,以江澤民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指出從嚴治黨的新思路。
首先,江澤民指出,從嚴治黨是確保中國共產黨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條件,是增強黨內凝聚力,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重要舉措。由此可見,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承擔歷史使命的重要方式,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保證。
其次,江澤民系統論述了從嚴治黨的基本路徑。第一,加強干部管理,明確黨管黨的基本原則。對黨員干部的管理、教育、監督和懲治要從嚴從重,從嚴治黨的核心是“治”,通過進行一系列的制度化建設,加強共產黨人的約束、監管,以確保黨組織的純潔性。第二,在社會主義的各項建設實踐中,全面貫徹和落實從嚴治黨方針,在黨員干部的黨內建設中體現從嚴治黨的基本思想[13];不斷提升黨的防腐化能力,堅持和廣大人民群眾建立命運共同體,不斷提升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穩步推進。第三,堅決克服黨內消極情緒,杜絕貪腐現象。
4.胡錦濤的從嚴治黨思想
胡錦濤在繼承黨要管黨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了從嚴治黨的內涵,通過不斷更新黨的執政理論,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從嚴治黨的思想:
首先,以保持中國共產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為主要目標,不斷挖掘從嚴治黨的思想內涵,從而提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穩步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進。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階段后面對的主要問題,是黨的根本建設內容之一,是影響執政長久性和合法性的重要因素,是影響中國共產黨發展方向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胡錦濤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應高度重視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以從嚴治黨為契機,提升中國共產黨黨建水平,穩步推動各種建設任務。
第二,建立并完善黨內貪腐的防控體系,通過加強思想者政治教育、制度約束和法律懲處等多種路徑,逐步實現黨內貪腐問題的標本兼治,凈化黨內風氣。黨中央應該表明反貪腐的態度和決心,加大對貪污腐敗分子的懲處力度,同時,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管理、教育、監督等方面,推動制度建設進程,從源頭上遏止貪腐行為,從而保持黨內干部良好的黨性黨風,提升黨的執政能力,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5.習近平的從嚴治黨思想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針對國內外嚴峻形勢,審時度勢,作出加強黨內建設的重要指示,并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思想體系,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內建設指明了方向。
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條件。只有通過深入挖掘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內涵和時代本質,才能加強黨的領導,為中國共產黨的健康發展指明方向,保障中國共產黨處于一種正確的發展軌道。黨員干部應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目的在于強化黨的領導,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制度建設,將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全面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層面。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中國共產黨應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思路,不斷提升黨的執政水平,從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自“十八大”后,習近平多次強調了全面從嚴治黨,只有做好黨風建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才能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也只有真正做到了正風肅紀,才能不斷夯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現階段,我黨必須要正確把握反腐倡廉斗爭、黨風建設、從嚴治黨以及加強黨的領導之間的辯證關系,將主要力量放在堅持黨的領導,以全面從嚴治黨的方式來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持續下去。
其次,從嚴性是貫穿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紅線”。“十八大”閉幕后,圍繞在習近平總書記周圍的黨中央明確提出嚴明黨紀的要求,各級黨員必須做到“學黨章,守黨章,護黨章”。習近平多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是確保中國共產黨領導得以持續的關鍵,沒有嚴格的黨紀,就無法實現全面從嚴治黨”。近幾年來,黨中央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紀律處分準則條例,明確了黨員的底線范圍,一旦有黨員“觸底”,則嚴懲不貸。目前各級黨組織已經開始積極落實紀律管理工作,全面加強紀律監督,加大對違規黨員的處罰力度,先后從嚴處理了“遼寧人大代表拉票賄選案”、“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等典型案件,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十八大”后,黨中央在習近平的帶領下牢抓黨內政治生活問題,習近平也多次在各大重要場合就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例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環境,以此作為從嚴治黨的著手點;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管制力度,做好各項管黨治黨工作。
最后,“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中央自黨的十八大后針對治黨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并著手加強開展黨的群眾性教育活動,尤其是對于部分存在清廉問題的黨員干部,重點針對群眾反應最為強烈的“四風”問題,力求一掃黨內貪污腐敗之風。通過專題教育,解決部分黨員干部在做人、創業、謀事不實以及用權、修身、律己不嚴的問題;針對個別黨員缺乏宗旨意識以及精神不振的問題,開展了“兩學一做”主題教育活動,使黨員道德感得到了強化。黨中央結合習近平提出的“七個有之”,對黨的政治紀律和規范進行了明確,目的就是要改變部分黨員缺乏綱紀,與黨背道而馳的現狀;為了解決黨內生活平淡化、隨意化、庸俗化的問題,黨中央要求嚴明黨內政治生活,改善黨內政治生態環境,教育目的相當明確。
習近平認為,在治理黨員的過程中,要堅定不移的走政治建設路線,從思想和制度兩個層面明確黨的規范和紀律,要按照規范和道德標準治黨,使廣大黨員的道德情操有所提升的同時形成強有力的自律意識,除此之外,還要規范黨紀,對黨員的行為邊界予以明確,運用道德和紀律達到全面從嚴治黨的效果;既要守住底線又要制定嚴苛的標準,一方面要運用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來引領黨員、感化黨員,另外一方面還要堅守紀律底線,對于任何觸底線的行為予以嚴懲,全面從嚴治黨僅憑紀律是無法完全實現的,要從道德上加以預防,鞏固根本,從思想上抵制一切腐敗;既要做到治本又要做到治標,治標需要通過集中整治實現,治本則是通過現有機制和體制實現;要讓黨員從內心就不愿意沾染任何腐敗元素,對于腐敗行為持零容忍態度,還要抓緊建設相關制度,強化思想建設,使之自覺抵制貪腐行為;要從樹立典型的領導干部形象,通過典型做好榜樣,同時發展基層黨員干部,構建互動機制。
二、從嚴治黨思想的當代啟示
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全面從嚴治黨是很長一段時期內管黨治黨的基本原則,同時,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對于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1.開創了黨的建設新常態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開始,至今已經歷時九十多年,經歷了無數歷史考驗,正是由于黨不斷的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才能取得一系列的偉大勝利。而理念創新又是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前期準備,也是我們黨建工作中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生動體現。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全新階段,黨的執政環境、發展環境、組織結構都已經大不相同,不斷涌現新問題、新困難阻礙黨的建設工作,黨的現狀與所承擔的歷史使命相比,還有不少距離,這就對黨在新時期、新階段的建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的黨建方式和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的改革。
長期以來,黨中央都高度重視從嚴治黨,尤其是十八大召開以后,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從嚴治黨進入新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念創新,在戰略層面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的完善和貫徹,成為黨內建設的基本原則,在此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構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的創新性:在思想教育方面,提出精神補鈣的理念;在制度建設方面提出“制度籠子”的理念;在整肅黨紀方面,提出“剛性約束”等理念;在從嚴治黨方面,提出“嚴實硬”“打鐵還需自身硬”等理念;在作風建設方面,提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理念;在反腐倡廉方面,提出“‘老虎和‘蒼蠅一起打”的理念等。[14]這些新理念不斷補充和完善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提升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在整肅黨性黨風,嚴肅黨紀,反腐倡廉方面具有有效性和針對性,不但和黨內建設實際需求高度匹配,還兼具時代內核,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是新時期、新階段進行黨建工作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指導。
2.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首先,在戰略層面上高度重視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將其納入四個全面的戰略體系。[15]我黨長期的歷史實踐表明,從嚴治黨是無產階級政黨進行黨內建設的根本原則和重要保障。毛澤東認為黨建工作是革命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鄧小平等領導者認為從嚴治黨在改革開放各個階段均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對黨的生死存亡具有深刻影響。經過九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共產黨的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幾十人到如今近億人,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執政黨。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經得起歷史考驗,取得一系列偉大勝利的關鍵就在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在黨的實踐過程中,始終踐行從嚴治黨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這一優良傳統的同時,在戰略層面上高度重視全面從嚴治黨,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體系,作為鞏固黨執政地位的核心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嚴治黨一旦松懈,黨的領導能力就會下降,黨的執政地位就會受到沖擊,不但對黨的事業造成破壞,甚至會導致亡黨亡國的惡果。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中的“從嚴”是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保障黨執政地位的重要因素。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國內外形勢,高瞻遠矚的提出黨建是最大的政績,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其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政治建設是黨建的首要工作,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一大創新,政治建設首次成為黨建工作整體布局的重要一環和具有統領性的工作內容,具有根本性和戰略性。這種政黨建設理論的創新是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結合黨長期工作實踐中的有效經驗,總結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一種必然產物,對推動黨的建設,提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再次,全面從嚴治黨是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綜合體現,將制度建設作為管黨治黨的核心途徑,這在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理論中是一種創舉,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得到廣泛認可,有利于從黨的建設實踐中提煉精華部分,擴展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在中國實踐過程中取得的具體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升華。
同時,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很多新的構想。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對我黨內部建設產生積極影響,是提升黨員干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障,奠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全面從嚴治黨應以黨章為核心,始終堅持政治、組織、思想、群眾等多種正確路線,為黨內政治生活改善提供保障;黨員干部是黨內建設的主體,加強黨員干部管理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黨員干部是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力量,其綜合素質和作風水平,直接決定了黨事業的發展高度,以從嚴治吏為核心的干部責任制是保持黨員干部先進性的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德治黨和依法治黨是推動黨建工作不斷發展的兩種辯證方式,在黨建過程中,應同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規制度建設,為解決黨內寬松軟問題提供了有效路徑。黨的建設通過以德治黨獲得道德依據和精神力量,而通過依規治黨則實現治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以德治黨和依規治黨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共同推動黨建工作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要在發揮傳統優勢的同時,加強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極大補充和豐富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
3.嚴懲了腐敗,密切了黨群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的命運和國家命運、民族命運一脈相通,保持黨的純潔性、先進性,提升黨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地位,不但是黨的生存之本,還決定所有中國人民的命運。目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富強的歷史使命,這些都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執政環境日益復雜的今天,全面從嚴治黨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中國共產黨只有始終和人民站在一起,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真正的保持活力。根據無產階級政黨理論,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保持黨生命力和戰斗力的基礎。中國民族眾多,人口基礎大,環境十分復雜,而中國共產黨可以實現長期執政,具有一定的時代必然性,從無產階級武裝奪權,到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再到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國夢的實現,這一系列偉大勝利和成果,都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但是全體黨員干部應該充分認識到,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決定黨執政地位的核心因素,但是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并不是永恒的,過去的成就并不能保證未來的執政地位。在長期的執政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必然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問題和挑戰,部分黨員干部在此過程中,思想松懈,信念動搖,經受不住錯誤思潮的沖擊,受到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思想侵蝕,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貪污腐敗,站在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尤其是高級干部的貪腐行為,會對黨的形象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從而降低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并導致黨執政基礎的動搖,激發了社會矛盾,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內建設工作應以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為根本路徑,以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核心目標,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加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上述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體系,以推動黨的先進性建設,保持黨的活力和生命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原則,引導全體黨員干部真抓實干,不斷創新,切實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干實事,激發各級領導班子的活力,提升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增強黨內凝聚力,承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攻堅職能。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關鍵在于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推動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促使黨員干部的言行保持一致,忠于職守,敢于擔當,堅持共產主義信念,保持在思想和意識形態領域的純粹性,發揮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作用。
歷史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都表明,無論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哪個階段和時期,脫離了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將無法實現。無產階級武裝奪權,無產階級專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都離不開黨的領導。如果黨內不良作風盛行,政治生態惡化,不但會損害黨的事業,還會降低國家治理能力,導致國家秩序混亂,對人民群眾的保護更是無從談起,甚至會導致亡黨亡國的嚴重后果。無論在理論層面上,還是在實踐層面上,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都顯示出巨大的先進性,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黨內風氣實現好轉,各項建設事業穩步推進,也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理論。
注釋:
[1]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2027
[2]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4
[3]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4]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
[5]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4
[6]陳再生.古田會議與黨的純潔性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7):63-66
[7]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2019
[8]南晨.毛澤東的從嚴治黨之路[J].文史博覽,2016(12):5-12
[9]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10]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333、314、313、327
[1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7
[12]趙緒生.鄧小平“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思想研究[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5):13-18
[13]周維現.從嚴治黨戰略思想的理論淵源[N].學習時報,2017-07-03
[14]齊衛平.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從嚴治黨的新理念[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6
[15]張磊.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歷史發展及創新研究[J].改革開放,2017(9):93-95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決議)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4]《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單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陳瑤(1995--)女,安徽宣城人,中共蕪湖市委黨校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