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玲 林煥雄 黃煥深

【摘要】 目的 研究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 90例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輔助組, 每組45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三聯療法進行治療, 輔助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輔助組的總有效率為91.11%, 高于對照組的75.5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輔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輔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 低于對照組的2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顯著, 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清細胞因子水平。
【關鍵詞】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50
目前主要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兩種抗生素的三聯療法[1]來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 但是抗生素在消滅幽門螺桿菌的同時也消滅了人體胃腸道內的有益菌群, 打破了腸胃的生態平衡, 使幽門螺桿菌存在復發的可能。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中含有大量對胃腸道有益的菌群, 能夠補充有益菌, 維持胃腸道的生態平衡, 改善炎癥反應。本文研究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90例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輔助組, 每組45例。對照組中男20例, 女25例;平均年齡(50.23±5.12)歲;平均病程(3.15±1.28)年。輔助組中男23例, 女22例;平均年齡(50.84±5.03)歲;平均病程(3.54±1.1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初次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②不存在其他疾病或者并發癥影響本次實驗結果的患者。
1. 2. 2 排除標準 ①對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藥物過敏的患者;②存在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③處于哺乳期或者懷孕患者。
1. 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三聯療法進行治療。給予患者控制飲食、護理等常規治療。三聯療法:口服奧美拉唑鎂腸溶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30093, 規格:20 mg), 1片/次, 2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0363, 規格:0.25 g×24粒),?4片/次, 2次/d;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安康北醫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261, 規格:0.25 g×6粒), 2片/次, 2次/d。輔助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10970105, 規格:1 g)輔助治療, 溫水沖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2包/次, 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清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7)水平、不良反應(頭暈、嘔吐、腹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的胃炎癥狀完全消失, 幽門螺桿菌為陰性;有效:患者的胃炎癥狀有明顯改善但未完全消失, 幽門螺桿菌為弱陽性;無效:患者的胃炎癥狀沒有改善, 幽門螺桿菌為陽性。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輔助組的總有效率為91.11%, 高于對照組的75.5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7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輔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輔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 低于對照組的2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控制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治療關鍵, 質子泵抑制劑聯合兩種抗生素的三聯療法是目前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質子泵抑制劑能改善胃內的pH值, 從而影響幽門螺桿菌的生存環境。抗生素能夠有效的殺死幽門螺桿菌, 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增加, 從而導致抗生素的療效不佳。抗生素同時還殺死了胃腸道上的有益菌群, 使胃腸道的平衡打破, 導致已殺死的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復發的可能。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中含有大量對于人體胃腸道有益的菌群, 能夠及時補充被抗生素殺死的有益菌, 維持胃腸道的平衡, 且其對于改善炎癥也有明顯作用[3]。
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 主要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均為常見的抗生素藥物, 主要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來起到殺菌的作用, 長期使用易產生耐藥性, 影響療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是一種復方制劑, 其中含大量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活菌等對胃腸道有益的菌群, 能夠及時補充機體所缺失的正常有益細菌, 調節胃腸道的平衡, 抑制胃腸道中潛在的對人體有害的細菌[4]。通過調節胃腸道的平衡來起到抑制幽門螺桿菌復發的作用。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活菌能夠有效的保護胃黏膜, 防止有害細菌的感染, 通過破壞幽門螺桿菌的細胞膜來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丁建等[5]的研究結果中治療后, 研究組總有效率 95.51%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84.27%, 不良反應發生率4.49%低于對照組的13.4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本研究中的結果一致, 說明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患者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
白細胞介素-6是一種細胞因子, 主要通過刺激肝細胞合成急性期蛋白來參與炎癥反應, 白細胞介素-8是由Th1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主要通過激活中性粒細胞來導致炎癥反應, 白細胞介素-17是由T細胞分泌的一種炎癥啟動因子, 通過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7的水平高低來判斷炎癥反應的程度。本研究中, 治療后, 輔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血清細胞因子。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改善了患者的胃腸道平衡, 抑制了幽門螺桿菌的繁殖, 防止了幽門螺桿菌的復發, 保護了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損傷的胃黏膜, 破壞了幽門螺桿菌的細胞膜。
綜上所述,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 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清細胞因子水平。
參考文獻
[1] 梁淑蘭. 用兩種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效果對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9, 17(15):155-156.
[2] 黃成果. 克拉霉素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藥論叢, 2019, 17(15):130-131.
[3] 孫廣慧.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IL-6、TGF-β1、G17、PGⅠ表達的影響. 中國醫學創新, 2019, 16(21):40-43.
[4] 謝勇, 陳濤.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聯合三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研究. 現代醫藥衛生, 2019, 35(5):727-729.
[5] 丁建, 張軍, 鈕萍萍, 等.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聯合三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應用研究. 中華全科醫學, 2018, 16(4):576-579.
[收稿日期:2019-10-22]
作者單位:521000 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