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的認同實質上就是文化的認同,文化性是民族性中最重要、最穩定的要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積極吸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特點,構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價值體系,從而形成新疆民族團結的價值基石。
關鍵詞: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中華文化,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精準概括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追求。當前在民族地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以文化認同為契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融入民族地區的多元文化,形成核心價值理念對多元文化的引領局勢,對于促進多民族地區的穩定、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新疆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多種文化交融共生,形成了民族地區特有的多元文化體系,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民族在思想意識上的獨立性、區域性、差異性日益增強,逐漸形成了以本民族文化為載體的價值理念。在新疆要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民族團結,就要具有新疆特色,在尊重民族文化特點的基礎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體系。
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的引領地位
“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盵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深層的精神內核,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現實著力點,承載著現階段全國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內容的最大公約數的表述,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導力。
新疆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文化呈現多樣性、復雜性,如何實現核心價值觀與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的有機結合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指出,“任何社會都是一種道德秩序,它扎根于一種共同的價值體系?!倍@一共同的價值體系成立的基礎是一種文化認同,任何文化都具有文化內聚力,新疆地區民族文化所呈現出的多樣性、獨立性,導致民族地區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獨特的解決方式,都需要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變革理念。因此,在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中華民族這一大的民族背景,在宣揚主流價值觀的同時,要充分尊重文化的多元和差異,在差異中尋找統一。尤其在新疆地區多元文化中涉及到宗教文化,由于經歷長期的傳統民族發展過程,其宗教文化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挖掘、弘揚宗教教義中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有利于時代進步的文明成果,積極引導各族信教群眾在價值追求與價值觀念上向著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的方向發展。
因此,在新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具有新疆特色,在宣揚主流文化的同時積極吸納多元價值中合理成分,對其消極、負面理念進行有效轉化,消解其不合理成分,最大限度的達成共識,實現有效的價值整合。形成一個以宣揚核心價值觀為主,引導多層面價值觀與之相結合的價值體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族團結過程中的具體落實
民族團結是當前新疆最重要的問題,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民族團結的實質可以理解為一種文化的交融互通,是一種對中華大文化的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就是增強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在新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凝聚新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共識,大力弘揚“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奮斗,實現美好未來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
“價值觀對于我們而言,不僅僅是‘知,更多的是去‘行,去實踐?!痹谛陆獙崿F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民族團結的促進作用,必須要實現對核心價值觀的廣泛認同,由認同轉化為實際行動。
第一、培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重之心。在新疆要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重之心,首先要實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民族地區的多元文化,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被普遍接受的對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具有調節作用的規范體系,包括道德、價值觀和信仰等。我們在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要充分吸收其中合理成分,繼續保護、發揚,使傳統民族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與現代價值有機結合。從傳統民族文化中找到新的生長點,使民眾打開心扉,接受現有的價值觀,并且在當前的生活中充分感受到新價值觀的適用性與先進性,自覺將對傳統民族文化的敬重擴展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重。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注意突出重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反映了當下我國全體人民的價值目標與價值追求,具有時代性特征。在新疆要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促進民族團結,首先要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將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新疆精神就是要“愛國愛疆”,新疆的發展一切依靠穩定,一切為了穩定。愛國主義教育是抵制不穩定因素,實現新疆長治久安最有力的保障。其次,要突出民族團結教育。在新疆搞好民族團結,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是一切事業的基礎?!懊褡宓恼J同實質上就是文化的認同,文化性是民族性中最重要最穩定的要素”[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各民族構建統一的價值目標和訴求,為實現民族和文化認同奠定基礎。民族團結就是要找到不同民族共同的目標與追求,從最樸素的民族情感和價值取向出發,不論何種民族,向往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的決心是一致的。因此,在新疆弘揚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要突出民族團結教育,為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最后,要突出艱苦奮斗品質教育。經濟的發展是新疆社會穩定的基礎,“勤勞互助、開放進取”也是新疆精神的精辟概括。一直以來中央及內地各省市在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對新疆的大力支持援助,對新疆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在民族地區價值觀教育中突出艱苦奮斗品質教育,積極引導廣大民眾通過自身努力,勤懇勞作實現共同富裕,進而實現對祖國的感恩教育。
第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思想團結是民族團結的關鍵,加強共同理想和價值觀教育是促進思想團結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長期過程。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注重傳播方式,以適當的載體將其內容通俗化,轉變為群眾容易接受的形式,加強思想教育,以思想團結促進行動團結,以行動團結鞏固思想團結,形成良性循環,將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在新疆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要充分利用基礎教育這一大平臺,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課程教育中,從小抓起,搭建主流價值體系與各少數民族倫理規范的對接通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訴求與民族地區各民族的價值訴求相融合,讓代表國家意志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全民族共同遵循的價值準則。
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民族地區團結穩定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在新疆各族群眾中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為新疆社會民族團結構建價值坐標和價值體系,在促進新疆民族團結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民族團結構建內在信仰根基。新疆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態,使得各民族形成了以本民族文化或宗教信仰為紐帶的生產生活圈。要加強民族間的交流融合,就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形成各民族間共生共存共榮的社會形態,這種社會形態的內在根基就是共同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內在價值需求,它構成各民族間共同的信仰根基。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為民族團結打牢堅實的基礎。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民族地區團結穩定提供重要保障。當前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一切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增強新疆各族群眾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都起到積極作用,為民族地區的團結穩定凝聚強大的動力,使新疆各族群眾自覺意識到要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新疆各族民眾構建了系統的價值體系,為新疆民族團結提供重要保障。
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民族地區穩定發展提供方向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疆的宣揚與發展,為新疆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新疆發展的最大目標,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使我們把國家建設同個人價值取向相結合,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為民族發展尋找突破口,進一步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新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新疆社會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制度要求,堅持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科學性;個人層面核心價值觀規定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愛崗、敬業、誠信、友善”將社會需求與個人發展相結合,增強國家認同與社會責任,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
注釋: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粟迎春.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探析.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9月,第34卷第5期
作者簡介:
周玉華,碩士研究生,吐魯番市委黨校,研究方向: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