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穎
【摘要】 目的 探討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100例耐藥性卵巢癌患者, 隨機分為單純化療治療組和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 每組50例。單純化療治療組患者采取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治療,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采取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阿帕替尼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高血壓、手足綜合征、胃腸道反應)、生存時間以及治療前后卡氏健康評分、生存質量評分。結果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68.00%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4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卡氏健康評分(84.25±3.76)分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73.21±3.4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生存時間(23.21±1.25)個月長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17.21±1.42)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阿帕替尼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效果良好,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阿帕替尼;化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52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死亡率高, 近年來其發病率有所升高, 耐藥性卵巢癌中晚期一般采取藥物治療, 手術一般無法徹底將病灶切除, 因癌細胞快速擴散。而有效化療藥物的選擇十分重要[1]。但是卵巢癌細胞對于化療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 且大概有1/4的患者對一線藥物鉑類藥物不敏感, 生存期短。卵巢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 大多數患者在診斷時已進入晚期, 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會復發。根據停用鉑類藥物的時間, 卵巢癌的復發主要可分為鉑敏感性復發(鉑類藥物≥6個月停用和疾病復發)和鉑耐藥性復發(鉑類藥物停用<6個月復發)。對于患有鉑類耐藥的復發性卵巢癌患者, 不使用鉑類藥物(例如紫杉醇、多西他賽、吉西他濱和托泊替康)的二線單藥治療是臨床治療。 盡管有很多藥物選擇, 總的來說, 二線單藥化療的療效并不令人滿意, 臨床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將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耐藥性卵巢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了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耐藥性卵巢癌患者, 隨機分為單純化療治療組和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 每組50例。其中, 單純化療治療組患者年齡33~73歲, 平均年齡(55.21±7.71)歲;子宮內膜樣癌24例, 漿液性腺癌14例, 黏液性腺癌12例;Ⅲb期26例, Ⅳ期24例。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年齡33~76歲, 平均年齡(55.89±7.76)歲;子宮內膜樣癌25例, 漿液性腺癌13例, 黏液性腺癌12例;Ⅲb期27例, Ⅳ期2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單純化療治療組患者采取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治療, 每次給予100 mg/m2的紫杉醇靜脈滴注, 3周為1個周期。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采取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阿帕替尼治療。阿帕替尼, 0.25 g/次, 1次/d。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高血壓、手足綜合征、胃腸道反應)發生情況、生存時間以及治療前后卡氏健康評分、生存質量評分。療效參考文獻[2]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以及進展, 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采用本院自制生存質量評估表進行評估, 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 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質量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完全緩解11例, 部分緩解23例, 穩定10例, 進展6例,
總有效率為68.00%。單純化療治療組完全緩解3例, 部分緩解21例, 穩定20例, 進展6例, 總有效率48.00%。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卡氏健康評分比較 單純化療治療組患者治療前的卡氏健康評分為(65.13±3.13)分,
治療后為(73.21±3.46)分。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治療前的卡氏健康評分為(65.35±3.56)分, 治療后為(84.25±3.76)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卡氏健康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卡氏健康評分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單純化療治療組患者治療前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分別為(61.25±5.21)、(61.26±5.68)、(61.01±1.21)分, 治療后分別為(73.21±1.28)、(76.39±1.77)、(77.71±1.21)分;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治療前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分別為(61.21±5.21)、(61.34±5.12)、(61.34±1.66)分, 治療后分別為(84.11±2.51)分、(85.21±2.02)分、(86.16±0.56)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4 兩組患者生存時間比較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生存時間(23.21±1.25)個月長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17.21±1.42)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單純化療治療組發生不良反應20例, 均為1~2級不良反應, 其中高血壓2例, 手足綜合征4例, 胃腸道反應14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發生不良反應19例, 均為1~2級不良反應, 其中高血壓2例, 手足綜合征4例, 胃腸道反應1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卵巢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 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 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 導致手術根治機會喪失, 需要進行化療和放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是高發的高級別惡性腫瘤。隨著人們對癌癥生物學行為認識的逐步提高, 對卵巢癌的治療方式也在不斷探索中[3, 4], 化療治療意義重大。雖然化療藥物可一定程度抑制腫瘤, 但多數的卵巢癌患者對于化療藥物耐藥, 容易產生耐藥性卵巢癌[5, 6]。阿帕替尼是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 可和細胞內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結合點高度選擇競爭, 將下游信號通路轉導阻斷, 對腫瘤組織新血管生成進行抑制[7, 8]。目前, 阿帕替尼在多種晚期惡性腫瘤中作為三四線用藥。有研究顯示[9],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近期療效確切, 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可明顯提高腫瘤緩解率。馮永等[10]的研究顯示,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患者的臨床效果確切, 其研究中, 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阿帕替尼聯合化療組(30例, 阿帕替尼+多西他賽+順鉑化療)與單純化療組(30例, 多西他賽+順鉑化療), 結果顯示,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 明顯高于單純化療組的5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均未出現治療相關性死亡。由此可見,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68.00%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4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卡氏健康評分(84.25±3.76)分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73.21±3.46)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高于單純化療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組患者生存時間(23.21±1.25)個月長于單純化療治療組的(17.21±1.42)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 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阿帕替尼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效果良好, 其中阿帕替尼的安全性高, 其可多靶點抑制酪氨酸激酶, 可發揮較強選擇性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的作用, 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介導的血管生成通路中發揮關鍵作用, 因此阿帕替尼可有效逆轉上述因素所致的耐藥性卵巢癌。
綜上所述, 采用紫杉類或者蒽環類作為基礎的化療方案+阿帕替尼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效果良好, 可有效改善病情, 促使患者生存時間延長, 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且聯合用藥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阿帕替尼的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慧婷, 高嵩.托泊替康單藥及與奧沙利鉑聯用治療鉑耐藥性卵巢癌的臨床研究.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6, 19(2):144-147.
[2] 羅純.貝伐單抗聯合托泊替康治療鉑耐藥性卵巢癌對血清Smac及SMRP水平的影響.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9, 36(9):1488-1492.
[3] 趙慧鑫, 尹慧婷, 高潔, 等.人性化護理在多西他賽聯合奈達鉑治療耐藥性卵巢癌中的效果觀察.腫瘤藥學, 2019, 9(1):160-163.
[4] 馮子斌.奧沙利鉑輔助治療鉑耐藥性卵巢癌的臨床療效觀察.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96):325, 328.
[5] 韓萍, 翟東霞, 張丹英, 等.耐藥性復發卵巢癌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醫學研究雜志, 2018, 47(1):171-174.
[6] 馬桂香.奧沙利鉑輔助治療鉑耐藥性卵巢癌的臨床研究.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2):158-159.
[7] 孫艷.靶向治療對復發性耐藥性卵巢癌的治療價值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9):123-124.
[8] Lan CY.靶向藥物阿帕替尼聯合口服依托泊苷治療鉑類耐藥卵巢癌的單臂、前瞻性Ⅱ期臨床研究.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 2018, 10(6):375.
[9] 回玲玲.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近期療效評價.中國醫科大學, 2018.
[10] 馮永, 萬一元, 王曉煒, 等. 阿帕替尼聯合化療治療耐藥性卵巢癌患者的臨床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9(33):20-21.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單位:124010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