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繼勇 霍家佳 洪登華 張士勝
摘 要:在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和安徽省全域加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安徽省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與江浙滬的差距凸顯。該文梳理了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情況及其標準化現狀,系統分析了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從標準化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美麗鄉村;標準化;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7-0001-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China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in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gap between Anhui Province and Jiangsu, Zhejiang , Shanghai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s prominent. The construc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Anhui Province is sorted out. The lack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mportant standards, optimization and promo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beautiful villages in Anhui Province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ndardiz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Beautiful villages; Standardiz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美麗鄉村”是黨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中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提出的[1]。黨的十八大第1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2],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明確提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社會主義建設總布局。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奮斗目標,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新時代對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安徽省全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在提升安徽在全國發展格局中地位的同時,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對接長三角較發達地區已成為了迫切需要。
1 建設現狀
安徽省自2012年起開展美好鄉村建設[3]。2012年,《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的決定》(皖發[2012]18號),標志著安徽省美麗鄉村開始大范圍推進,計劃2020年80%以上的中心村達到美好鄉村建設的要求。同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標準的通知》(皖政辦秘[2012]148號)對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進行了規范;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規劃(2012—2020年)》(皖政[2012]97號),對美好鄉村建設的背景和意義、目標與原則、空間布局、建設要求和行動建議等提出了要求;2014年,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考核驗收辦法(試行)》(皖美組發[2014]1號),對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的考核驗收進行了規范;2017年,《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皖美組發[2014]4號)對2020年美麗鄉村達標數和各項指標完成率提出了要求;2019年,《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2018年度全省美麗鄉村建設驗收辦法的通知》(皖美組發[2019]1號)對美麗鄉村建設驗收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2019年開始,開展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重點示范村認定工作,印發《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重點示范村認定辦法的通知》(皖農工辦[2019]18號)。截至目前,全省已經建設完成和在建的美麗鄉村中心村共計7053個,其中省級中心村4994個。每年省級財政投入不低于10個億,市級財政每年投入不低于5000萬,縣級財政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萬。
2014年,安徽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開展了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的研究,初步構建了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體系,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指南》(GB/T 32000-2015)、《美麗鄉村建設評價》(GB/T 37072-2018)兩項國家標準,制定了《美麗鄉村 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規范》(DB/T 2636-2016)等10余項地方標準。2013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國標委農聯[2013]79號),開始在全國開展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工作,主要在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公共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等7大領域開展標準化試點。截至目前,安徽省共獲批了潛山市、烈山區、義安區、南陵縣、黃山區、鳳陽縣和青陽縣7個國家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項目。目前,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時代下,在安徽省全域接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方面與江浙滬的差距日益凸顯,亟待完善。
2 存在問題
2.1 缺乏系統性思考 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省份,無論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還是標準化工作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緊緊跟著國家的政策和文件的指導方向,但是當前的工作仍缺乏特色和系統性思考。如從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到“三大革命”,再到“五清一改”,不同的階段出臺不同的政策,安徽省在這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未能從全局性的角度,未能從安徽省的省情、不同區域鄉村的特點和不同時期的發展需要等方面出發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導致全省上下相關部門工作量大、內容繁雜,缺乏對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和發展的總體布局和規劃,凸顯出方向性不強、建設成效不突出等問題。
2.2 欠缺重要標準 提升美麗鄉村建后管護、鄉村治理和集體經濟發展能力是一個鄉村長久美麗的措施和保障。近幾年來,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和改廁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建后管護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短板,如長效管護和考評標準不完善,導致美麗鄉村運行維護不到位,基礎設施破損、垃圾清理不到位、綠化植物枯死等現象屢見不鮮;在鄉村治理方面,很多鄉村采取村民信用積分制度(如愛心超市、美德銀行等)對其行為進行引導,但是卻缺乏具體的積分細則、運行規范等,導致“建的好,用不好”的問題時有發生。
2.3 優化提升后勁不足 安徽省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經過幾年時間,已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做法,但仍未能有效進行優化、提升和推廣,使得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的后勁不足。如南陵縣三里鎮雙河村聯合自然村在建設美麗鄉村時的“四自一提”模式,即自發整治、自籌資金、自建家園、自管設施及提升鄉風文明水平,政府未投入一分錢,但是村容村貌極其干凈整潔,基礎設施維護也很到位,村民的積極性和滿意度均很高,此種模式堪稱貫徹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政府引導,村民主導”思想的典范。如果能在其他地區予以推廣和復制,將有效解決目前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政府主導的現實問題。但受到地情、思想觀念和缺乏有效推廣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未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體系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對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考慮皖南、皖北、皖中不同區域的特點和發展的不平衡性,考慮中心村和自然村建設步伐的差異性,考慮已經建設完成和正在建設的村莊的需求,運用綜合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系統分析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現狀、特色,從服務“三農”發展的視角,研究美麗鄉村建設關鍵環節、關鍵要素、支撐關鍵點及其聯系性和層次關系。從標準化戰略的高度,開展頂層設計,整體分析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運行、管護等方面相互支撐、相互依存關系,在前期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構建新時代下安徽省美麗鄉村標準體系,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規劃和方向。
3.2 加強重要標準制的修訂工作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安徽行動計劃,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存在問題及未來美麗鄉村發展趨勢,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驗收和認定細則,制定安徽省美麗鄉村驗收或認定標準,重點從長效管護、鄉風文明、集體經濟組織以及鄉村治理方面,充分挖掘和分析安徽省與其他省份的差異性和特點,開展第三方維護公司的考核評價、傳統文化(建筑)保護與傳承、鄉風文明創建、農村信用評價和應用、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和運營等方面的標準化研究,把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好制度進一步優化、提升,研究制定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為全省各個地區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指導和依據。
3.3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 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工作,旨在通過發揮標準化對美麗鄉村建設支撐作用,總結、固化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并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優化、提升,達到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復制和推廣的目標。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不乏好的經驗和模式,這些好經驗、好模式如何持續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優化和提升,進行適當的復制和推廣。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工作,除積極開展國家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外,還可借鑒浙江、福建等地的經驗,開展省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利用標準化統一、簡化、協調、優化的原理,不斷進行優化、提升,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將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之路持續健康地走下去。
參考文獻
[1]劉伊玲,金和.王蘭莊村:不斷創新,建設強富美高的新農村[J].中國經濟信息,2017(23):78-79.
[2]劉燕屏.用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美麗鄉村”建設——以永州市“美麗鄉村”建設為例[J].湘潮,2014(9):68-69.
[3]周裕鈞.安徽美好鄉村建設規劃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