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欣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也隨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各種新的美術專業相繼出現,如視覺傳媒、藝術設計、動漫、公共藝術等。在美術專業教育普及化的今天,高校美術教學改革已在進行,然而筆者認為綜合性大學美術教育的經濟分配、師資力量、專業性等有些不足,筆者認為在改革與調整時必須緊系相關問題。
根據相關政策,教育部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簡稱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雙萬”中的“一萬”。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的總體目標中提到,要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工作崗位上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職,注重實效。每天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應嚴格執行國家對高校的生師比要求,完備師資隊伍。同時加大優秀課程和教師的獎勵力度,加大教學業績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的權重。
專業定位不準確,盲目培養,目前綜合大學里美術學科教育教學中或者基本還在延續合并前原有的教學培養模式和方向,或者借鑒專業美術學院的教學培養方式。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看似百家爭鳴實際卻盲目培養的教學模式。這種廣泛而盲目的培養使各專業并不能很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反而造成了教學軟件與硬件的重復使用,造成了教學資源浪費。而廣泛盲目的擴展專業類別和學科種類的同時又想傾向單一的專業技能培養的教學模式導致綜合大學里培養的美術方面的畢業生處于一種兩頭不著邊際的尷尬兩難境地。這使得綜合大學里培養的美術學科的學生在整個社會人才競爭里沒有立足之地,無法適應社會需求,就業機會減少。專業定位不準確,各項培養目標不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種局面造成綜合大學里培養的學生缺乏人才培養的特色。因此,避開自身缺點,發揚優勢和特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發,找準自身定位,培養多元化復合型人才,才是綜合大學里美術學院自身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與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標準。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受到了人才需求變化的很大沖擊。單一的教學模式和培養目標早已不適應社會的需要,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綜合大學中的美術學科教育就應設置一種多元化的培養復合型美術人才的教育目標。人類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美術教育的發展,美術教育應注重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