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孫夢雪 邢志會
摘要:2007年出現了新的會計準則,上市公司也開始將新的會計準則執行起來,在新準則中,企業擁有了會計處理的部分職權,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而確定自己所使用的會計政策和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一定要反映自身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將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意義分析了出來。
關鍵詞:會計政策選擇;會計準則;思考
由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更加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到來,我國經濟已經步入到了世界經濟中,上市公司在2007年執行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因此應該使用新會計準則模式,相關企業必須要執行新會計準則,最重要的是企業擁有了一部分會計處理的權限,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以及會計處理方法,讓會計主體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更加自由。
1.會計政策選擇的作用
企業在盛行盈余管理和稅收籌劃等理論時,必須要選擇出合理科學的會計政策,這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選擇科學合理的會計政策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必須要將自身的經營業務特點反映出來,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會計政策,將企業相關的各方利益得以平衡,不同的領域可以得到不同的利益,將企業的目標得以實現,在不同的會計期間分配利潤,促進企業的綜合成長與發展,國家依靠會計政策,規范管理企業會計行為,給予了執行者更大的選擇空間。首先,給予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其次,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由于資產價值的市場化,將客觀條件創造出來。
2.會計政策選擇的啟示
會計主體各利益相關方相互博弈之后產生了企業會計準則,它自己所具備的特性屬于不完全性,可選擇性和可變更性。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新事物的發展,不斷補充和完善新情況,選擇會計政策是企業自身的權利,但是企業不能夠隨意亂用這種權利,必須要遵守相應的規則。
2.1選擇具有前瞻性的會計準則
行政法規的范疇中就有會計準則,因此企業在制定準則時,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業務,當然會涌現很多新的問題,制定出的會計準則必須要將會計國際協調和交流的需要得以適應,也就是說必須選擇出具有前瞻性的會計準則。會計主體在選擇的時候,必須給予他們一定的選擇空間,并且還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未來所可能涉及的業務,不能只關注企業當下的情況,還要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
2.2將盈余管理空間減少
現階段,由于我國的相關法律制度都還不夠完善,缺少一定的會計信息評判標準,利益相關者不容易將盈余管理和會計造假行為分辨出來,因此,對于一些法律法規就必須要及時地修改和完善,從而導致造假行為的產生,企業在選擇的時候,應該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將公允價值的取得途徑得以明確,熟悉公允價值的確認程序,將企業內部公允價值計量管理都進行統一的規范,從而保證其準確性和可靠性,將企業的盈余管理空間得以減少。
2.3完善會計準則
由于會計準則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形成的,各利益主體為了將自身的經濟利益得以實現,因此就將衡量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的規則得以制定。由于會計準則具有時效性,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將會計準則不斷修訂完善,將以往存在的不明確的規定得以減少,減少含糊不清的規定。將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縮小,準確地計量會計主體的經營情況。
2.4進行適當的會計職業判斷
要想進行合理的會計職業判斷,不僅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比較高,還必須要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抵御外界管理當局的干擾,規范自身的會計行為,減少任意性,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必須要謹慎選擇,反映出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且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增加。
3.結語
我國經濟已經加入到了世界經濟中,中國市場也越來越接近國際市場,因此,相關企業必須要執行新的會計準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會計政策以及會計處理方法,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體現會計政策自身的價值,給予會計主體更大的選擇空間,給予更大的會計政策保障,將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的行為得以規范。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該選擇具有前瞻性的會計準則,不僅要關注企業當下的情況,還要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將盈余管理空間減少,以免造假行為的產生,選擇合理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完善會計準則,將以往存在的不明確規定得以減少,將其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縮小,進行適當的會計職業判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將任意性減少,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必須要謹慎選擇,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戴茹.試論新形勢下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J].中國農業會計,2019(5).
[2]杜江穎.淺析新形勢下我國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00(016):280.
[3]謝慶.會計政策選擇影響盈余質量研究[D].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