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易
摘要:幼兒園語言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中的主要的領域內容,對促進兒童全面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園語言教育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廣泛關注。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在教師講故事幼兒聽、教師朗誦詩歌幼兒背誦、教師提問幼兒講述的語言教育模式中進行的。在這種語言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總是積極主動啟發幼兒,希望幼兒的回答能進入教材或教案預備的答案之中。近幾年隨著對學前教育的關注,教師開始對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改革。使其更符合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更注重幼兒全面發展。
一、幼兒語言教育
幼兒語言教育是促進幼兒與研發展的教育活動,是以幼兒為主體,以語言為客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多種形式的活動,是幼兒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師就是這項活動設計的實踐者,同樣也是這項活動的課程開發者,對于幼兒,還是課程本身都起著推動的作用。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特性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具有其特有的性質,首先是應用性,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人們在掌握某種工具時都要將其應用于實踐。幼兒也是如此在真實交際需要,兒童才會主動嘗試利用自己已獲得語言經驗。第二是整合性,語言在學習過程往往與兒童認識的事物的過程相聯系。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和日常交往獲得大量的語言。例如;2009年《教育導刊》中“小鳥送信”活動中,教師整合藝術與科學領域的內容,通過小鳥送信的事件體驗與別人交流的興趣,萌發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交流。第三是階段性,依據心理學的觀點,受到心理機制成熟和認知發展制約,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所以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設計也得體現階段性。最后,目的性和計劃性,不置可否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必須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其目標就是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如許多活動設計目標,讓幼兒認識不同的句式,理解不同的詞匯短語等。
三、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發展趨勢
基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幾個特性,由此教育者們開始對幼兒語言教育活動進行改革,形成了幼兒語言教育的發展新方向。
1,教育活動組織形式趨于多樣化
周兢在其《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一書中例舉了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開展形式有:文學活動、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游戲活動、早期閱讀活動,以發展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行為,培養期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此外有許多的幼兒教師自己探索出了一套適合幼兒語言教育的方法。例如,符號記錄法,如2015年《早期教育》中“會動的房子”中班語言活動,教師探索出一種較好的形式——符號記錄法,根據幼兒會畫簡筆畫,因此讓幼兒用簡筆畫的形式來表現故事中的畫面,這樣既能了解到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程度,也能發展幼兒的繪畫水平,最后對繪畫作品的講解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是一種時代的產物,應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代教師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例如PPT,音樂播放,動畫視頻。運用多媒體可以為兒童營造語言學習的氛圍,展現靈活多樣的憑借物,掃清教學中存在的障礙;同時可以有效的創設聽說游戲的情境,圖聲并茂可以突破文學作品中的重難點。因此現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幼兒園語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
3,開始關注幼兒語言發展規律
早期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多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提問誘導回答,幼兒缺乏主動性,在以前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我們很難看到對幼兒現有語言發展水平的估計,沒有真正地了解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狀態,也就很難正確的組織適合幼兒的教學活動。縱觀近幾年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教師在組織活動前已經對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教學效果具有明顯提升。
4,教育目標越來越注重幼兒多方面尤其是情感的發展
早期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是幼兒能否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能否流暢地背誦詩歌,能否講完整而連貫的句子或段落,即教師的關注點基本集中在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上,而輕視了對幼兒來說每時每刻都會存在的語言運用,幼兒往往只能被動地等待教師點名才有運用語言的機會。近幾年學者們對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有了新的理解,認為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不僅要注重兒童知識目標,同時也要注意其積極情感的發展。要使兒童具有喜歡樂于交談,善于交往,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知識目標是使兒童能夠聽懂普通話,并且使用普通話 培養初步的閱讀能力。
盡管相對于以前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而言,現在已經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幼兒成為語言積極運用者。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豐富交流形式,鼓勵支持幼兒與教師一對一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流。應該避免過多的使用集體活動,可采取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交替進行的方法,在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和非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中,保證每個幼兒都有語言運用的機會;第二,傾聽是鼓勵他們人表達自己觀點的最好的方式,學會與幼兒水平的交流。教師要積極傾聽幼兒的聲音,努力理解幼兒語言背后所蘊涵的真實意義。傾聽過程中允許幼兒出現說錯話,說話不完整的現象,應理解這是幼兒語言運用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是幼兒運用語言進行積極探索的活動。教師不能隨意打斷幼兒,而應該是面對面、肩并肩地仿佛水平線一般的交流;第三,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可見,在園幼兒的語言運用既可以是口頭交流,也可以是書面交流,還可以繪畫、符合等。可以預見,幼兒一旦掌握了多樣化交流方式,會對語言運用活動充滿興趣,會更加主動、積極地運用語言,從而走上良好的語言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美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現狀的思考.[J] 特別策劃.2015
[2]龔揚.一組活動設計看當前幼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的新走向.[J]早期教育.1995.
[3]周兢.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M]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