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穎 劉樂
摘要:煤礦開采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開采工作有效性、安全性也倍受重視。目前,綜合機械化成為煤礦開采的主要技術,為煤礦開采代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值得我們加以關注。本文也將重點探析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并對綜合機械化煤礦開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綜合機械化;煤礦開采;應用
煤礦作業因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完成過程中借助大量機械設備輔助。綜合機械化的發展就是應對煤礦作業需要應運而生,也是煤礦開采事業在持續開展中的必然選擇。
一、綜合機械化煤礦開采技術概述
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主要是指在進行煤礦開采工作中貫穿該工作各環節的機械化采煤技術,它依靠諸多設備包括采煤機、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等對采煤作業進行全面、全程控制監控,且利用紅外線定位以及計算機集中控制技術,對煤炭進行切割和運輸工作。同時它利用通訊線路實現煤礦開采過程中的信息自動控制,與傳統煤礦開采技術而言具有較高價值。
綜合機械化煤礦開采具有鮮明的特點,囊括為四點。高產性、高效性、高安全性、低消耗。正是因為它鮮明的特點,才讓綜合機械化更廣泛的被應用在煤礦開采中。
二、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的煤礦開采作業已經發展到了深井作業階段,其高難度要求也需要我們在進行煤礦開采實際作用中選擇更為合適的綜合機械化技術進行作業。目前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主要應用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1.掘進綜合機械化
集合掘進機、輸送機以及裝載機等機械化設備是煤礦掘進綜合機械化的基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些設備為煤礦開采建構了一條相對安全且高效的掘進系統,為掘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相對安全的保障。為更好的滿足采煤掘進的要求,煤礦企業應當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將長臂綜合機械化作為掘進綜合機械化的核心,充分發揮該技術的可靠性以及功率大等特點,不斷優化作業環境,同時降低回采面數量,實現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產煤量的有效提升。同時煤礦企業應當發揮測控技術的積極作用推動設備機電一體化,不僅要推動自動控制,如自動控制掘進機的作業方向、如自動控制切割斷面尺寸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煤礦企業應當對煤巷錨桿支護技術進行適當的優化和改善,且應當提供財力支持、人力支持推動綜合機械化掘進技術的進一步創新和完善,這樣才能夠為后續的煤礦開采做好保障。
2.開采綜合機械化
采煤機是影響采煤效率的重要因素,電牽引和液壓牽引是采煤機實際應用過程中的重要方式,目前電牽引在煤礦開采中應用最為廣泛。顧名思義,電牽引的主要依靠為電力,它是采煤機運轉過程中的直接動力來源,且它的牽引能力較強,能夠在應用過程中降低采煤機收到的阻力,并且對采煤機下滑問題能夠有效制動。同時在運轉過程中它能夠直接的將電能適用情況反映出來供作業者了解,可以極大地降低能耗消耗。為確保開采綜合機械化的順利進行,煤礦公司所選取的采煤機應當注意其設備性能。
在煤礦開采的實際作業過程中,長臂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法以及短臂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法是主要的兩種方法。二者有所不同,優勢有差。長臂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法能夠保證工作區域通風良好,且能夠在巷道支護布設中做好開切眼、回風平巷等工作。它能夠在減少斜切進刀的同時增加產美麗,提高經濟效益而短臂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法則能夠提升作業效率,在運轉過程中增加產煤量。正因為二者的不同,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該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
3.運輸綜合機械化
運輸綜合機械化主要表現在皮帶式運輸設備的運用它上,它能夠減少人力、財力,提高運輸效率。同時它能夠實現長時間、大量的運輸工作,運輸的可靠性更為突出。相交于傳統運輸方式,皮帶式運輸能夠輔助煤礦開采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對提升煤礦開采效益有著無可比擬的積極作用。
三、綜合機械化采煤的未來發展趨勢
可以說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采煤中的應用與發展,能夠極大程度上推進我國煤礦開采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正是因為它的優越性,我國也將加大力度進一步推動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的實際應用。目前綜合機械化已經在煤礦開采的各個階段發揮其積極作用,且在淺層、中厚煤層的煤礦開采作業中顯示了自身的價值。
因此綜合機械化采煤的未來發展必然是一片藍圖,但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絕不能止步于此。為實現煤礦資源高效開采,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我們更應當推進現代化技術輔助綜合機械化技術的發展,并且應推進該技術的廣泛應用,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煤礦開采技術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具有獨特作用,更成為煤礦開采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綜合機械化煤礦開采技術,更要在“取長補短”中發揮綜合機械化煤礦開采的優勢,彌補傳統開采技術現存缺陷,進一步推進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有效應用,助推煤炭工業生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懷英.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12(01).
[2]田治國.煤礦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機械管理開發,2017(03).
[3]景海清.淺談綜合機械化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J].能源與節能,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