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瑞田 王莉碩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的開發,醫療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我們發現,醫療領域的翻譯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了醫學進步的重要“推手”。日本醫療技術發達,中日之間醫療領域的合作日益加強,日語相關的醫療領域的翻譯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醫療類翻譯難度較大,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較多。翻譯人員除了具備語言知識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
關鍵詞:醫療翻譯;翻譯問題;日語
翻譯領域有多個翻譯方向,如汽車類翻譯、電器類翻譯、金融類翻譯、醫學類翻譯、建筑類翻譯、IT類翻譯等。其中,醫藥類翻譯被認為是較難的翻譯領域。“醫藥”,顧名思義,指的是醫學和藥學的翻譯,包括醫學論文、學術材料、醫療器械相關術語等,其中會涉及大量的醫療用語。在翻譯過程中,不僅僅要有語言功底和扎實的翻譯技巧,同時還需要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
一、醫藥翻譯的分類
(一)學術類翻譯。包括醫學論文和書籍的翻譯,醫學期刊的文章,會議手稿以及國際會議的演講材料等翻譯。
(二)醫療設備翻譯。醫療器械研發和臨床試驗相關文件的翻譯,批準申請文件,操作手冊等的翻譯。隨著老齡化問題進一步深化,醫療器械類翻譯市場逐漸擴大。
(三)藥品翻譯。包括制藥公司開發新藥的相關文件,新藥批準審查材料的相關翻譯,新藥上市后副作用案例報告的翻譯等。
(四)其他類翻譯。以上翻譯材料以外的翻譯,如日本藥妝類翻譯,補品、保健品等的翻譯。
二、醫療類翻譯特點
(一)專業術語較多
醫學翻譯通常使用日常生活中很少聽到的技術術語,而且外來語較多,除英語外,還經常使用拉丁語。在日譯漢過程中除了直接查詢日文意思外,還要輔助查詢英文對照,這無形中增加了翻譯難度。專術語往往采用國際統一術語,翻譯過程中需要與之相統一。
(二)不僅需要翻譯技術,還需要相關醫學知識
許多需要醫學翻譯的文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因此,不僅需要正確地獲取一般翻譯技術,而且還必須正確地獲取諸如技術術語之類的醫學知識。
(三)關乎生命,不允許誤譯
醫療翻譯是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對于非母語的患者而言,在翻譯過程中除了把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所說的話相互傳遞外,雙方還會察覺到對話中的文化差異,這個時候翻譯需要對雙方做出合理解釋。并且,許多場合是關乎生命的,一旦誤譯便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這一領域不允許誤譯發生,必須準確進行翻譯,如副作用案例報告和醫療設備說明手冊。
(四)醫療技術、新藥開發步伐快
隨著醫學世界的日新月異,許多醫療技術得以開發,醫療器械不斷更替,新型藥物在療效上更加具有優勢。進行醫學翻譯時,翻譯人員需要不斷更新自己對新藥和新技術的知識。
三、翻譯過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同一疾病,不同國家稱呼不同
日文中存在大量繁體字,翻譯時有些可以直譯,但不能一概而論。如:日文當中出現的“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是根據英文的“hepatitis A、hepatitisB、hepatitis C”翻譯過來,保留了其英文“A、B、C”英文稱謂,而我們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需要注意,雖然在醫療領域也用“A、B、C”型稱謂,但此類疾病更常用的是“甲肝、乙肝、丙肝”。
(二)職稱翻譯
日文中有“主任醫師”這一稱謂,對應日文讀音“しゅにんいし”,意思指的是主要負責的醫生,被患者和同行稱為主治醫生或主治大夫,這與中國醫院中的“主治醫師”一致,而“主任醫師”在中國,是醫生職稱中的最高級別,即正高級別。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此類翻譯切記采用直譯的方法,如果對醫院的職稱不是特別了解,則會出現誤譯現象。
(三)疾病名稱中縮略語的翻譯
我們通過大量醫療術語可以看出,很多術語特別長,在一些醫學論文上會采取全稱這種比較規范的說法。然而在醫院臨床一線,醫生們實際工作中會使用其縮略語,久而久之,便成為了固定用法。那么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假如對其實際的叫法不甚了解,便會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以漢譯日口譯的一則場景為例:
(在診察室)
醫生:讓你久等了。檢查結果出來了。
患者:我是不是感冒了,或者得了肺炎什么的?
醫生:不,我覺得你得的是慢阻肺。這是肺功能檢查的結果,請看看這個數字。
針對以上場景,許多譯者在翻譯時會對慢阻肺這一疾病名稱有所疑惑,“慢阻肺”一詞,其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知曉其全稱和略稱之后,翻譯給非母語患者的時候是否要原模原樣翻譯成“慢阻肺”呢?顯然,這種情況下翻譯成規范化的全稱是比較合理的。如下翻譯:
醫師:お待たせしました。検査の結果が出ました。
患者:カゼか肺炎でしょうか。
醫師:いえ、慢性閉塞性肺疾患という病気だと思われます。これが先ほどの肺機能検査の結果です。この數字を見てください。
四、如何避免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語言知識+專業知識
由于醫療翻譯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掌握一定的醫療相關知識是尤為必要的。醫療翻譯包含醫療器械和醫藥品等不同分類,醫療器械的相關翻譯,則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科和IT方面的知識;對于藥品的翻譯,還需要具有諸如藥品法之類的法律知識。僅憑語言技能,翻譯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掌握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必定會對翻譯工作有所幫助。因此,要成為一名醫學翻譯,一定要學習醫學專業知識。
(二)關乎生命,仔細斟酌,切忌誤譯。
在醫療翻譯領域,關乎生命的存續,些許的誤譯問題或許會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醫生和患者之間,翻譯過程中一個醫療數值的錯誤有可能會讓醫生產生錯誤的判斷。再或者在醫學論文、學術報告中,數值或者計數規則的誤譯,會向一定范圍的醫療群體傳達錯誤的訊息,后果不堪設想。
(三)翻譯“質量”和“速速”,兩手都要抓
醫療領域的翻譯,不僅要求“質量”,還對“速度”提出了要求。醫療領域“瞬息萬變”,伴隨著新型疾病的出現,問世出新的治療方法,也會開發出新的藥物。我們這里提到的“速度”,更多的是強調翻譯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去適應醫療領域不斷發展的環境,不斷儲備日新月異的醫療知識,要有敏銳度。
所以,伴隨著醫療的不斷發展,醫療翻譯有了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醫療翻譯者越來越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為避免誤譯問題的出現,譯員對自己的要求也需要更加嚴格。
參考文獻:
[1] 鄭述譜.術語翻譯及其對策[J].外語學刊,2012(05).
[2] 張季平.醫學日語外來語概論[J].生化藥物雜志,1988(01).
[3] 王有生等編.日漢醫學詞匯[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