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林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中職教育迎來了嶄新的挑戰,只有積極改革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出實踐性人才。為此本文以“焊接加工專業”課程為例,對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產教結合教學模式;中職;焊接加工專業
以焊接加工專業來說,該專業在中職院校中所面對的企業多為生產與技術類型,這類企業對人員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以人才培養為重心,為企業輸送可以直接從事生產、技術與服務等一線實用性人才。為此,中職院校需加強對實訓教學的建設與改革。
1產教結合的優勢
對于焊接專業教育而言,職業技能鑒定與實訓教學結合是其顯著特點,這一專業與其他專業略顯不同,對學生的專業能力更為看中,因此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能力為本位,關注實訓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二者的融合。對焊接加工專業學生而言,必須將兩方面學習結合起來,引導其熟悉鋼材焊接、多種焊接設備的相關常識,了解焊接工藝的制定、焊接過程中如何處理焊接變形等方法,在無形之中幫助其樹立起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工作作風。參加頂崗實習之后,學生一只腳一只腳已經邁入了社會的門檻,這一時期的實訓對學生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充分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同時還有利于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提升。
2中職焊接加工專業實訓現狀
中職焊接加工專業的應用性較強,學生畢業后所面臨的選擇比較多,因此該專業擁有較為廣闊的就業空間。但是由于該專業的辦學成本遠遠高于其他專業,很多學校在設置專業時,會對該專業“望而卻步”。從我國中職人才培養方案來看,焊接加工專業教學以校內實訓為主,需要多次、較長時間參與專業技能訓練,因此需確保實訓設備充足,提供專用的電源、場地與專業設備等,這些都需要耗費較多費用,否則將阻礙專業教學的發展。因此,必須在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基礎上創新與改革,力爭降低教學成本,找到專業發展道路。
2.1傳統實訓模式危險大、環境差
對于焊接加工專業而言,其中各項操作的危險性都非常高,還伴隨著大量污染,就拿焊機使用來說,需要高壓電(220V-380V),操作電機時如果防護不當、操作不規范,將會發生觸電事故,焊接的主要熱源為焊接電弧,其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因此在焊接操作過程中極易發生燙傷現象,電弧不規則可能會飛濺,飛濺的火花極易火災事故,焊接過程中,弧光輻射還會危害人體皮膚和眼睛,焊接產生金屬蒸汽可能危害人體呼吸器官,此外焊接、打磨會產生噪音,這些噪音會對人體及其周圍環境帶來嚴重危害。
3產教結合教學模式在焊接加工專業的運用
3.1產教結合的實施方法
產教結合實訓過程中,通過了解產品生產過程,可以深入掌握這部分知識。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教師可隨時講解產品實踐過程,親手指導學生進行產品生產,這樣不僅可以確保產品質量,幫助學生掌握大量實踐經驗,同時還能熟練掌握關鍵工序與技術。產品生產過程中,起到主體作用的是學生,工人僅起到了輔助性作用,可以在學生實訓過程中確保其安全,從該角度來說,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具有一定現實性意義。
該教學模式下涉及到三類人群,其一為教授,由實習教學人員來承擔,其二為安全員,由非實習教學人員來承擔,其三為準學徒,由學生來承擔。生產任務完成后,可為學生發一定獎金,運用這部分獎金起到激勵性作用,幫助學生夯實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快速達到預期目標。在選擇教學產品時,由于與生產質量、生產效率直接相關,還會影響工廠效益,因此在專業教學中,需對教學大綱、設備能力等問題進行綜合考慮,確保滿足教學需求。
具體來說,首先應體現出組織性特點,在開始實踐操作之前,需由教師隊伍引領,班長起到輔助教師的作用,企業也可派出師傅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其次應確保滿足“五定”要求,即要事先制定好學習計劃,然后嚴格按照該學習計劃實行,明確課題后按照學時要求進行,明確崗位后聽從師傅的話,將職業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第三,跟蹤學生的實際情況,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其實際情況后,及時為其解決現實問題;最后,還組織學生進行考核。
3.2產教結合的教學過程
產教結合實訓過程中,教師需帶領學生到實訓車間,使用焊工常用工具自行完成產品制作。其具體實訓教學過程為:
3.2.1可運用觀看安全作業視頻的方式,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真實的焊工實操車間,要求學生做好安全作業要求的有關記錄,按照安全作業規范由5人為一組,嚴格按照視頻要求制作出焊工安全海報,在教師給予評估和修改之后,展示在學院的櫥窗上。
3.2.2學生在進入焊工車間開始作業之前,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佩戴護目鏡,并依照其具體要求進行作業。
3.2.3由各學生獨立完成圖紙抄繪,在小組內部相互檢驗圖紙、工藝的正確性,并提交給教師評判。
3.2.4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示范過程中教師是如何專業工具的,要求其明確動作規范后練習下料,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下料工作,在小組內部學生之間對下好的料進行相互檢驗,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獨立完成下料過程。
3.2.5以圖紙、工藝卡為參照組裝產品,保證各方面尺寸均合格之后再開始焊接。小組成員之間需要團結合作,共同將焊接組裝工作完成,自行檢測所加工產品的尺寸,并做好記錄工作。
3.2.6以樣圖為參照記錄產品制作過程,同時仔細記錄好其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問題的解決方法也記錄號,并利用圖示的方式展示出制作的各個步驟。
3.2.7制定、執行工藝流程,完成各細節操作,一直到焊接成品完成。
結語:
經由上述內容的分析可見,產教結合教學模式是連接工廠、學校與學生的重要橋梁,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同時還能顯著提升職業道德品質。通過產教結合教學,學生可以了解到焊接產品的整個過程,更快的從一名職業院校學生過渡到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相信隨著以后各方面投入的增加,學校、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越來越頻繁,產教結合教學模式中企業的身影也會逐漸增多,進一步優化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妍,何旭丹,孫霞.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焊接技能型人才培養實踐與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9(09):79+82.
[2]廉杰,廉欣欣.“產教融合”談焊接專業實訓課程教學設計與改革[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9,22(03):78-80.
[3]李興會.產教融合背景下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J].智庫時代,2019(22):241-242.
[4]霍仁杰.基于云平臺的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以“焊接技術及質量檢驗”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0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