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希龍
摘要:在進行經濟法研究的過程中,要加強價值目標的探討,結合經濟研究理論基礎,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有效分析,了解經濟法的工具性與目的性的價值,為具體的經濟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在具體的引導和發展理念下,對經濟價值體系進行構建,加強經濟法的實踐,促進經濟安全。同時,推動我國市場經濟更加繁榮,進一步關注發展的安全與公平性。因此,本文探討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對具體內容展開細致分析,加強理論研究。
關鍵詞:經濟法;工具性價值;目的性;經濟安全
引言:
在經濟法學中,經濟法的價值目標作為非常關鍵的問題,對經濟法理念和價值觀進行細致研究,要了解其發展的安全性,推動社會效益與經濟民主的有效統一,研究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更注重公平、效率與安全。其次,在經濟法的目的性價值探討的過程中,要在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下,對經濟法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加強經濟與各項資源之間的有效協調,推動法律公平性的展現,同時,促進經濟法工具性價值和目的性價值的有效融合。尤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對經濟狀況進行深入剖析,推動經濟法價值的實現[1]。
一、經濟法價值目標的分層
在法律的價值目標探討過程中,要涉及到公平、自由、平等、安全等各方面的內容,結合具體價值取向,了解價值目標內容與體系,對經濟法的價值目標進行深入研究,對經濟法律制度進行有效反應,推動經濟法制的運作,同時,使得經濟法的研究能夠有所提升,建立和諧的經濟法法律體系。其次,法律的目的性價值和法律行為的目的性研究是當前法律制度變革過程中非常關鍵的部分,要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加強法律效力的提升。
二、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探討
在研究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時,要了解公平、效率、安全等具體方面,加強對概念的認知,了解各方面在經濟法中的具體作用。
(一)促進結果的公平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結果的公平性進行深入研究,要了解其使用的范圍,從不同的角度,對經濟法的公平成果進行闡述,有利于了解不同角度上法律和其他公平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在傳統的法律發展過程中,公平性往往把個人作為主導,建立公平體系,但是沒有對社會公共的產品進行供給與需求的合理調解[2]。因此,在當前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給予公平更多的含義,更趨同于實質的探索。在經濟生活中進行公平的展現,加強對結果公平的追求,同時,經濟法有利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各方面不平等要素進行有效的調配,促進整體的公平發展。
(二)提高經濟安全性
在經濟法價值目標體系研究的過程中,要了解其安全性,由于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所追求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經濟法對市場行為進行微觀的側重,更注重市場行為的安全性[3]。因此,追求經濟安全就要在經濟活動中對利益和行為保障權益者進行有效的保護,對經濟整體的運行進行有效的鞏固,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同時,經濟安全才能穩定,經濟基礎保證秩序的平穩,避免出現經濟危機。再者,經濟法在經濟安全方面就較為突出的特征,更強調國家經濟整體的安全性,更注重界限的明確,推動經濟基礎運行秩序的良好發展,提高整體競爭力。最后,具有一定的本土性,由于不同國家對于經濟安全的定義不同。因此,在對經濟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過程中,要結合現有體制和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有效經濟法內容的完善。
(三)經濟法工具性價值的重要性
在當前的經濟法律發展過程中,要了解經濟法所具備的特征,在動態的發展運行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工具性價值更注重公平、效率與安全,有利于對經濟中不利地位的群體進行有效的糾正,加強對資源的調配。對于目的論的價值進行研究,推動整體體系和理論的建立,通過對法律進行判斷,結合道德標準,使得法律在進行運行的過程中注重規則的相互作用,使公眾了解法律變化的內涵[4]。
三、經濟法的目的性價值分析
(一)促進對經濟法價值理念的探索
在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下,對經濟法的目的性價值進行探討,要了解經濟價值理念分析,對經濟法公平性的影響,同時,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公平研究,了解經濟法對社會公平維護所起到的作用。在具體的原則遵循下,對法律作用,效益價值進行多方面的評估,加強對利益的平衡,有利于促進可持續性發展模式的形成,建立新的利益觀,推動經濟法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二)經濟法的具體實踐探討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對經濟法進行實踐,加強實際運作。首先,要結合經濟法律行為,在決策和機制上進行有效的調整,改變以往的生產方式,要建立法律機制,比如針對于決策責任制度,要結合效果評估,從不同的范圍內對經濟效益進行考慮,同時,通過關鍵方式,對污染防治的經濟行為進行有效分析,加強對技術的創新,從而使得經濟與環境之間能夠得到有效的協調,促進經濟法在其中的應用與實踐,進而使得經濟法的應用和實踐價值得以提升,推動經濟法的發展與變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經濟法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分析研究的過程中,要了解具體的使用狀況,對社會基本公平進行有效維護,推動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同時,加強工具性和目的性價值的深入探討,有利于推動經濟體制的完善。其次,明確結果的公平性,對各項產品的功效進行有效的發展。在經濟生活中對公平性進行展現。再者,要注重經濟安全,化解各方面的壓力,對界限進行明確,了解經濟和產業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制定完善的經濟法內容,從而使得經濟法能夠有所支撐,有利于促進問題的解決,推動市場經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禎.論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J].法制博覽,2019(22):179+181.
[2]王衛軍.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2):38-39.
[3]呂忠梅,陳虹.論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10(06):59-67.
[4]李娜.論經濟法的工具性價值與目的性價值[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