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娜
摘要:本文的分析目的在于中西方美術史分別在風格與內涵上的異同,具體方式為根據時間順序對建筑中對色彩的應用進行分析,并結合中西方美術史的史料依據,得出中西方美術史在風格與內涵上的差異結論。通過對中西方建筑中對色彩運用差異的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教育等相關領域中與美術創(chuàng)作有關的色彩搭配等相關運用技巧,得出提高我國美術水平的啟示,促進我國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建筑色彩運用;中西方美術史;內涵與風格;差異
引言:
在美術等藝術創(chuàng)作中,色彩是最具感情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良好的色彩運用,能夠非常有效地達到視覺吸引與情感共鳴的效果,研究色彩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搭配運用對于提高美術作品的表現力具有重要價值。美術史的研究范圍廣泛,不僅涉及到歷史知識,同時也包含了建筑等領域的知識,這些領域的異同正是造成中西方美術史中風格與內涵差異的一大因素,研究中西方美術史中風格與內涵的差異,應當結合建筑、人文等多領域進行充分分析,通過全面地分析中西方美術史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加深入、準確地分析出中西方在美術方面的發(fā)展歷史。本文將以建筑為基礎對中西方美術發(fā)展進行分析。
一、中西方美術史發(fā)展的簡單概述
西方美術史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是文藝復興,在這期間,西方的美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也為其后續(xù)的發(fā)展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基礎,同時,美術也得到了人們更高的重視。隨著《古代美術史》的誕生,西方美術史中開始把美術與地理、人文等多種因素進行了聯(lián)系,西方美術是也開始出現獨特的西方特征,它的誕生也意味著西方美術擺脫了美術的單一性,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廣泛的意義。
中國美術史可以追溯于先秦,從當時的百家爭鳴到當今時代經過了非常漫長的發(fā)展,擁有比西方美術是更加深遠的歷史、更加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中國古代,美術主要以傳統(tǒng)書畫的表現形式為主,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同的學者就中國美術做出了不同的闡述,形成了內容豐富、形態(tài)多樣的美術風格,對于中國美術史的形成做出了極大貢獻。特別是在唐代,在當時經濟實力的影響下,與國外的聯(lián)系和交流更為密切,我國的美術在國外得到了廣泛傳播,同時也對國外的美術優(yōu)勢進行了有效借鑒,為我國美術史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從色彩在建筑中的運用看中西方美術差異
受經濟實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對色彩的運用不夠豐富,草木的顏色是建筑中使用最為普遍的顏色。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全球化的急加速,我國建筑中對色彩的運用逐漸豐富,建筑中對于色彩的運用、建筑審美方面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但在我國建筑中,傳統(tǒng)繪畫、傳統(tǒng)繪畫技巧依然得到了廣泛使用,例如祥云、圖騰等等。
在西方建筑中,與中國建筑不同,他們在建筑中對色彩的運用更加局限,往往以白色為建筑的主調,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建筑中依然存在對色彩的搭配使用效果。在白色主調的基礎上,會合理地運用紅、黃、藍等多種顏色進行搭配。在西方建筑中,色彩的運用和搭配往往與宗教信仰有關,人們甚至可以通過建筑的顏色判斷出當地的宗教文化。
三、中西方美術史差異對促進我國美術水平提升的啟示
(一)合理傳承我國傳統(tǒng)美術文化
要想形成獨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美術,必須要在尊重和傳承我國傳統(tǒng)繪畫等多種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傳統(tǒng)民族文化中的色彩使用對現代中國美術進行進一步豐富,在傳承我國優(yōu)良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實現提高我國美術水平及美術特色的目的。例如,在中國古代水墨畫中對色彩淡雅的色彩運用技巧進行總結,并運用于現代美術創(chuàng)作中,實現古為今用。還可以在現代美術創(chuàng)作中結合古代繪畫中的技巧,將古代繪畫中的墨線運用于現代美術創(chuàng)作中,用獨具特色的色彩運用方式在現代美術作品中體現出作品的輪廓感、陰暗感等等。
(二)合理借鑒西方美術中的技巧
積極合理地借鑒西方美術創(chuàng)作中色彩搭配的技巧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升。在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能故步自封將自己約束在傳統(tǒng)美術技法和歷史文化中,應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在利用傳統(tǒng)美術技巧及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合理借鑒西方美術繪畫技巧,特別是色彩的搭配與運用,更多元的技巧和文化能夠更有效地提高美術創(chuàng)作中對色彩的利用水平,實現對色彩運用的科學化、全面化,達到進一步促進美術創(chuàng)作中色彩搭配及應用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我們可以大膽地嘗試將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色彩搭配技巧與西方色彩應用方式進行結合,將兩種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進行融合,實現美術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例如,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在利用傳統(tǒng)繪畫中的水墨畫的色彩運用技巧的同時,對“墨”的顏色進行延伸,實現單一“墨”色向多樣五彩色的轉換和突破,通過改變色彩多樣性提高美術作品的視覺效果,促進我國美術創(chuàng)作思維及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結束語:
色彩作為美術等藝術創(chuàng)作中至關重要的基礎元素,對于提高美術等藝術作品的張力、表現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西方美術史中,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色彩運用具有不同的搭配技巧,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結合中西方多領域的色彩運用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通過分析中西方建筑中對色彩利用的差異能夠看出中心西方美術風格與內涵的不同,而二者的不同也能夠給予現代美術創(chuàng)作新的啟示,要提高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必須要合理運用傳統(tǒng)繪畫技巧與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要合理借鑒及運用西方美術中的色彩運用技巧。
參考文獻:
[1]胡茵.從色彩在建筑上的應用看中西方美術史風格與內涵差異[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1):28.
[2]趙紅嬌. 基于美術史談中西方色彩應用的差異[J]. 藝術科技, 2016, 29(10):224-225.
[3]張煒. 從中西色彩觀差異看中西方設計色彩的異與同%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esign Colors from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lor Views[J]. 包裝工程, 2018, 039(0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