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利
摘 要: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問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針對農藥殘留的檢測是對痕量組分的分析,所以農藥殘留檢測對檢測技術的操作手法、靈敏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這一大環境下,為了保證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效果,一定要加強對檢測技術的應用,同時對其研究進展有所了解,文章便針對此展開分析。
關鍵詞: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現代農業生產中對農藥的大量使用會導致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農藥殘留,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全面分析,能夠為我國食品生產中降低農藥使用量以及提高食品質量提供理論指導。因此,文章主要對目前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各項技術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1 氣相色譜法
該方法的分離原理主要是利用待分離組分在流動向與固定相之間的分配存在相異的分配系數,在兩相中處于相對運動態勢,待分離組分在兩相之間的分配會進行數百次甚至數千次的分配,最終達到對組分的徹底分離以及精準檢測的效果。氣相色譜法在靈敏度、速度、使用范圍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并且需要的試樣量非常少,因此該檢測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極為廣泛。目前,國家標準GB/T5009.20-2003中對食品中有機磷農藥的殘留檢測,便規定了要應用色相色譜法,單次能夠檢測出16種有機磷農藥殘留[1]。目前有研究利用氣相色譜法對蔬菜中農藥殘留量進行了測定,如對芹菜展開的添加回收率試驗,最終結果表明回收率在81.4%~112.8%,RSD在2.04%~9.32%[2],前處理非常簡單且易于操作。
2 液相色譜法
該檢測技術方法具有高壓、高速、高效以及高靈敏度的優勢,有著廣泛的應用基礎,尤其是在分離與分析沸點高、熱穩定性差、相對分子量較大的物質中有著良好的適用性。在食品的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中,液相色譜法的檢出限比氣相色譜法要高,但是靈敏度稍低,因此針對熱穩定性較差、容易分解的農藥進行檢測更具實用性。根據目前我國食品進出口標準SN/T 1753-2006中,針對進出口濃縮果汁中多菌靈、噻菌靈等農藥殘留的檢測,主要是采用液相色譜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譜——紫外檢測器的方法對大米中氨基甲酸酯類的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利用丙酮作提取劑,以固相萃取凈化柱對樣品進行凈化,能夠提升殘留檢測的靈敏度。
3 氣質聯用法
該技術方法不僅有氣相色譜法的高分辨率,同時也有質譜檢測法的高靈敏度,能夠對食品樣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快速精準的檢測,現如今已被眾多國家應用在了農藥殘留檢測工作當中。相關研究者曾利用乙腈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作為提取劑,采用高速勻漿方式提出,提取液用ENVI-18固相萃取柱進行凈化,能夠將食品樣品中的絕大多數脂肪等干擾基質去除,然后再經過氣質聯用法進行分析,加標水平在0.05mg/kg時,絕大多數農藥回收率在65%~120%,相對標準偏差低于15%。氣質聯用法進一步發展得到同時測定食用植物油中29種農藥殘留的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凝膠滲透色譜提取與凈化食品樣品,之后利用濃縮儀進行濃縮,再采取氣質聯動法進行測定,此方法在0.05、0.10、0.20mg/kg這3個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2%~119%,相對標準偏差為1.35%~10.2%。
4 液質聯用法
最常用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方法便是上述提到的氣相色譜法與氣質聯用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農藥被開發出來,現如今有許多的農藥殘留并不適用于氣相色譜分析。目前,有部分文獻提出了能夠用液質聯用分析方法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這一方法的分離系統是液相色譜,但檢測系統是質譜,當食品樣品經過分離且離子化之后,通過質譜儀得出質譜圖,可見液質聯用分析比氣質聯用分析更適用于分析極性強、揮發難的化合物。有研究提出了應用反相高效液質聯用法檢測蔬菜中的26種農藥,樣品經過提取、濃縮與固相萃取凈化之后,用液質聯用儀進行測定,其中26種農藥在5.0~200μg/L的范圍內有著良好的線性關系表現(r2>0.997);回收率為20%~110%,RSD均低于15%[3]。
5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作為糧食生產與消費大國,農業生產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農藥去保證作物的健康生長,所以對食品的農藥殘留問題需要提高重視。通過對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不難發現雖然各種檢測技術方法得到了廣泛且有效的應用,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藥殘留問題,還需要在加大對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研發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農藥殘留檢測的速度與精度,為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美娟.綠色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J].現代食品,2019(14):142-143,147.
[2]楊挺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蔬菜中氟啶脲殘留量的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7(01):107-108,113.
[3]程繼生.食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的應用探討[J].現代食品,2019(14): 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