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晉 高文瑞 張東東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食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因此,監測食品質量,保證食品安全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基礎。食品質量檢測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食品質量檢測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此,在新時期,如何充分利用食品檢測技術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保證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如何在新時期創新食品快速檢測的技術是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充分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更有效、更高效的保證食品安全。
關鍵詞: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常規技術
1 食品安全現狀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食品安全問題始終存在。例如毒奶粉事件、毒豆芽、廋肉精、染色饅頭與回爐面包等等。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①大眾日常飲食不健康,例如燒烤,熏制,腌制等食品,這些不健康的食品對人體的傷害主要表現在可以引發胃癌、大腸癌、食道癌等疾病的發生。②無良商家的道德水平低。由于部分商家道德水平較低,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利益,違反國家食品生產標準,以次充好,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加工過期食品,造成消費者食物中毒、腹瀉腹痛等疾病。這些因素的組合對日常生活生活和性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這就要求要在食品檢測方面,嚴抓狠打,保證食品質量。
2 食品檢測技術
2.1 生物傳感技術
生物傳感器分析法主要融合了農藥免疫技術與傳感技術,擴寬了免疫技術的使用范圍。生物傳感器技術使用了酶傳感器與免疫傳感器,酶傳感器主要對抑制靶標酶活性的農藥進行快速的定量分析與定性檢測。生物傳感器在農藥殘留檢測方面,有著強大的靈活性以及極強的現場測試能力,可以在現場快速檢測中廣泛應用。其測定方式多種多樣,測定設備有著高度的自動化,對檢測現場有著極好的適應性,在檢測現場的食品快速檢測中能夠廣泛使用[1]。
2.2 免疫學方法
免疫學方法主要應用于肉類食品的檢測中。該方法是通過免疫放大技術檢測細菌,利用抗原和抗體可特異性結合的特殊反應進行檢測。相較于生物傳感技術,該技術的優點在于步驟簡單,不需要分離即可直接篩選。如利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沙門氏菌,以檢測食品的安全性。ATP生物發光分析技術和體細胞清除技術可用于肉類產品的檢測,通過檢測肉制品中的細菌ATP和體細胞ATP來判斷肉類食品的安全性[2]。
2.3 儀器分析法
儀器分析法主要應用于檢測蔬菜,水果,農產品等中的食品農藥殘留是否超標。通過色譜、質譜及其聯用技術,可檢測出二百多種農作物殘留。
3 控制食品質量安全的主要措施
3.1 優化食品安全檢測技術
食品檢測工作不僅僅是對食品質量的評價,同時也是對食品安全的負責。因此,在食品生產中,需要從不同的環節和過中對食品質量進行嚴格的檢查和控制。食品檢測技術也需要進一步發展,促進食品質量檢測的發展。
3.2 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價體系
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價體系對于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具有重大意義。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價體系是對食品中的危害物質的毒性、或有關危害成分以及相關危害風險程度做出風險評價。在評價體系中,不僅要標明過量食用的危害與用量,同時也要注意與其他食物混合會造成的可能危害,從而使得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快速充分了解食品具體日可食用量[3]。
3.3 完善食品檢測體系
對食品檢測機構的合理整合是保證檢測結果的正確性、食品質量的安全性的重要基礎。完善檢測機構體系,優化檢測技術手段,實現檢測信息資源共享,有利于做好食品質量安全的把控工作。就我國目前的檢測機構而言,受不同地區發展情況的影響,檢測水平,檢測能力都不盡相同。使檢測難以滿足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標準要求。除此之外,缺乏專業的檢測人員也是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檢測結果不具備權威性,在檢測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設置重復現象,不僅造成檢測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加重了部門的經濟成本。因此,只有改善檢測技術,完善檢測體系,才能夠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才能夠做到對食品質量的檢測和控制。此外,還應應打破傳統的檢測評價體系,建立便捷的、共享的、速測的且技術含量高的檢測技術。建立和完善食品質量檢測的新體制,提高檢測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同時,對已流入市場的食品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檢測,并公布檢測結果,使食品檢測公開化,從而充分保證消費者的權益[4]。
4 結論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重視,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完善食品質量標準,優化食品質量檢測技術,構建完整的食品質量檢測機構是當前保證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式。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智能化與精準化水平,能夠有效保證食品質量的安全性,促進我國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蕙.試論食品檢測中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J].糧食與食品工業,2018,25(1):71-72,75.
[2]黃楚玉.食品微生物檢驗內容與檢測技術分析[J].現代食品,2019(2): 137-139.
[3]張琳.食品質量檢測技術中快速檢測技術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 2019(9):112.
[4]向東,湯沂,裘芳,等.快速檢測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9(15):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