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讀者需求正在逐步轉變與增加,隨書光盤服務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傳統的隨書光盤管理與服務模式和鏡像隨書光盤管理服務模式在管理與服務上存在的缺點也較為明顯。而基于云存儲的圖書館隨書光盤系統與服務,則是隨書光盤服務的主要發展方向。分析隨書光盤云存儲實現基礎,并詳細闡述基于云存儲模式隨書光盤系統結構。
關鍵詞:云儲存 隨書光盤 高校圖書館 系統前言
中圖分類號:G25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8-0119-02
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數字服務及數字管理已經成為新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的供給側改革下的重要環節之一,將書本配套的影像音頻等數字資料,通過圖書的隨書光盤存儲的方式呈現,為讀者理解書本內容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幫助。而伴隨著隨書光盤數量的激增,簡單的物理存儲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并且限制和影響了讀者的借閱需求。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的興起,客觀上促使圖書館采用新管理理念和技術,提升資源的管理與服務水平,以適應讀者群體的需求,進而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做好圖書館供給側改革。
一、傳統隨書光盤管理模式
(一)光盤隨圖書流通
隨書光盤附在書中,光盤內容主要是素材和案例,并主要作為文獻內容的延伸,或將圖書中參考資料存儲在光盤中。這種模式方便光盤隨書編目操作,但缺點也較為明顯。首先,光盤容易產生劃痕或破損、丟失等情況,難以修復并且不便于管理。其次,物理存儲空間成為首要問題,需要為光盤設置特定的光盤存儲柜,隨著光盤數量激增,存儲管理難度將增大。最后,基于物理光盤隨書借閱,一定程度上不方便讀者瀏覽,光盤和光驅的使用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趨勢,使隨書光盤的借閱形式大于內容。
(二)鏡像光盤數據模式
隨書光盤作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集成、數字資源整合、數字資源共享和信息資源整合的組成部分。此模式解決了物理光盤存儲方式之一。光盤鏡像模式較物理存儲模式存在優勢。首先,對圖書館物理空間得到釋放。在應對光盤數目增量帶來的壓力,以數據存儲擴容的方式便可解決。其次,傳統物理借閱方式的一盤無法多借的狀況得到解決。數據鏡像文件服務打破了圖書館的物理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檢索、閱覽等操作。
二、基于云存儲的圖書館隨書光盤系統
(一)云存儲概念
云存儲是在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衍生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它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并節約存儲空間。[1]
(二)云存儲的特點
1.可擴展性
相比傳統存儲擴容方式,云存儲可以實現彈性擴展,降低運營成本并且避免資源浪費;當圖書館需要增加容量時,可按需購買存儲服務器和空間,便可實現容量的擴展。
2.便于管理
云存儲是由眾多數量級的存儲設備和服務器所構建的集合體,所提供的是一種服務。高校圖書館作為云存儲服務的使用者,只需提出服務需求,技術層面等問題由云存儲商解決,解決了束縛高校圖書館的技術問題、人才問題,尤其是管理等工作交由云存儲商完成,使圖書館有更大的精力進行其他服務工作。
3.節省成本與費用
云存儲服務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戶即服務購買者的各方面費用,如數據維護、資源擴容等費用。以是云存儲服務從根本上幫助服務需求方消除使用硬件存儲數據的需要。服務需求方無須再購買、維護和升級電腦系統、硬件維護,就可實現及時地備份數據。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節約成本的途徑是服務需求一方可以免費使用云存儲服務。只要云存儲服務需求一方所需要的存儲空間不超出原本免費提供的容量限制,即可不必向云儲存供給方提供任何費用,就可以實現免費使用。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隨書光盤的存儲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在大容量存儲的前提下,既可以保證技術上的托管,又可以實現運營成本上的最低化。
4.量身定制
數據服務的量身定制是實現數據特色化。云存儲服務所實現的服務層次不僅是空間容量服務,更是對信息化需求的服務。不同類型云存儲用戶有著不同的信息化要求,而基于不同應用的需要,對存儲設備的配置也存在差異。只有基于精細化與定制化的云存儲服務,才會在節省成本基礎上,構建以性能、安全、匹配程度等方面的設施,體現出云存儲的優勢。
三、隨書光盤云存儲實現基礎
(一)數據安全性
相較于傳統的鏡像型存儲模式,云存儲服務最大優勢是以安全存儲為前提的存儲型數據資源服務。高校圖書館將大量隨書光盤資源上傳到云服務器,勢必考量數據安全。云存儲服務中數據機密性需求是指保護數據信息不被攻擊者截獲,具體方法是對數據加密操作。傳統的加密算法不再適用于云存儲中用戶數量很大的環境,目前云存儲中大數據的加密算法主要是以下三種:屬性加密、代理重加密和同態加密。[2]
(二)版權問題
區別于傳統網絡版權所涉及問題,云存儲服務的版權相關問題關系到云存儲服務供給商、版權人、第三方及服務用戶。云存儲服務的版權問題,將涉及版權人與其他三方的直接或間接版權問題、網絡版權保護、利益保障和制度體系、監督和治理體系及立法層面上的完善與健全,是關乎高校圖書館基于云存儲模式下隨書光盤版權問題關鍵環節。
四、基于云存儲模式隨書光盤系統
云存儲服務技術是基于云計算技術開展的,云存儲供應商針對用戶特定需求,對存儲容量服務及附加信息化需求的服務要求,向云服務商租賃或購買存儲空間,云存儲服務商再按照對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準備相應存儲資源池,以便滿足用戶的使用。云存儲的隨書光盤系統模式由五部分構成,其中包括:數據加工中心、云控制中心、私有云、公共云和客戶端。
(1)云控制中心是云存儲模式的核心,在提供目錄服務、尋址服務、收割服務等服務的基礎上,還要實現推送與鏈路聚合功能。基于規模化館際聯盟的整體性模式,云控制中心的其他任務還有分流各個子中心訪問量,進而均衡整個系統下的數據信息流量。
(2)數據加工中心作為云存儲系統的基礎而存在。基于館際聯盟任務分配,各個子中心進行隨書光盤加工和著錄至云平臺。
(3)公共云實現存儲空間補充功能。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通過公共云存儲模式實現對隨書光盤在云斷端存儲不僅得到存儲空間上的支撐,而且免去技術支持上的困擾和安全上的保障。
(4)客戶端是采用區別于傳統訪問模式,以P2P技術為支持的隨書光盤下載模式,具備更穩定、更快速地實現數據對接操作。
五、結語
云存儲模式是基于云計算為產生的新型存儲技術,對圖書館隨書光盤存儲是質的創新,是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與資源的知識化樞紐,因此,云存儲隨書光盤服務模式必將對高校圖書館的隨書光盤、其他數字資源存儲的發展、學科建設與學科服務工作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光亞.智慧城市大數據[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90-91.
[2]李媛媛.基于云存儲的大數據安全處理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
責任編輯:楊國棟
[作者簡介]陳冬冬,吉林建筑科技學院副研究館員,本科,研究方向:圖書館信息技術與學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