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茹
摘 要:初中古詩教學,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初中生領悟傳統經典文學魅力,提升其文化素養的重要環節,但是從當前實際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現狀來看,古詩教學低效化的現象十分嚴重,學生交互性比較差,實際的古詩鑒賞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的培育和鍛煉,這些都需要積極采取對應的措施去改善和調整。本文倡導將古詩主題化教學模式融入其中,設定對應的主題,實現古詩詞資源的優化配置,由此增強詩歌鑒賞的交互性,使得實際的古詩歌學習進入到更加深入的狀態,真正提升學生人文底蘊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古詩;古詩主題化;教學策略
所謂主題化教學,就是設定對應的主題,實現對應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此基礎上實現更大范圍的教育教學,據此使得學生對于對應主題的認知進入到更加宏觀的層次。很明顯,這種教學思維符合當前新課改的訴求,尤其在古詩詞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這種主題化教學模式更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交互性,引導實際的詩歌學習進入到更高效的狀態。
1 古詩主題化教學的優勢分析
實現課內外古詩資源的整合,可以將學生的生活經驗滲透其中,這對于激發初中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而言,是很有幫助的;以主題來實現教學的統籌,有著比較強的內容密度,教學容量也比較大,可以使得學生的古詩閱讀視野得以拓展;以古詩主題化教學方式來進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古詩鑒賞能力的鍛煉,由此掌握古詩閱讀的技巧,實現主題背后深刻情感的體悟。
2 初中古詩主題化教學案例分析
以同一題材古詩作為主題化教學的基本素材,選擇當前初中課文中的邊塞詩,其主要有:王維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首先,是引導學生對于上述詩歌的內容進行梳理,找到其中的生僻詞匯,進行詮釋之后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鼓勵學生以分小組的方式對于詩歌創作背景進行調查,并且將實際的創作信息進行歸結,由此找到實際詩歌創作背景的異同點,并且思考這可能對于實際邊塞詩寫作的基調造成怎樣的影響?再者,鼓勵學生以分類整合的方式,對于各個邊塞詩進行鑒賞和分析,主要從情感表達方式,詩歌內容呈現,詩歌講述角度等多方面進行,繼而呈現出實際邊塞詩的異同點,在此環節可能存在認知上的誤區,此時可以采取有效的舉措來進行調整,比如設置對應的辯論版塊,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辯論,由此引導實際的詩歌意境理解進入到更加深入的狀態,也就是在這樣的教育教學架構中,主題化教學效益才能夠呈現出來。當然,在學生講述出自身個性化解讀的時候,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并且鼓勵更多的學生來進行質疑,這樣才能夠實現主題交互,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很明顯,相比較單一古詩學習而言,這種主題化教學有著很強的探究性,營造出來的探究格局,可以使得實際的古詩鑒賞活動朝著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學生因此產生的交互也更加頻繁。
3 初中古詩主題化教學中課內與課外之間的融合
當然也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課內古詩資源的充分配置之外,實際主題化教學應該容納更加多的古詩資源,因此課外的相關主題的古詩也應該被歸結進去,此時就需要處理好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之間的關系,由此使得初中生可以在更加理想的主題探究格局中去學習和探究。同樣以邊塞詩為例,可以將王昌齡《邊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關山月》、王維的《隴西行》、岑參的《磧中作》、高適的《燕歌行》、王績的《涼州詞》等融合進去,由此展開對應的古詩主題化教育教學。此時的教學切入點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同一個作者,寫的邊塞詩可能是多篇,課內有對應的代表作,課外可以選取對應的作品,由此對于同一個作者在邊塞境遇中的感想進行歸結,由此思考不同時期作者情感的差異性,實際邊塞詩歌中展現出來的不同點,繼而使得實際的鑒賞研究工作朝著更加夯實的方向發展;接著,可以以課內邊塞詩作為引子,實現對應相似情感邊塞詩歌的拓展,此時就需要選擇合適的課外資源,由此實現對應邊塞詩集群的構建,在這樣邊塞詩的閱讀活動中,引導學生理解我國古代詩人審美的趨同性,繼而更加深刻的認識邊塞詩的文學價值,這也是現在古詩歌教育教學中需要關注的節點。還有,在課內外詩歌題材融合的過程中,還可以選擇以相同意象的維度入手,看看在相同邊塞意象中,不同的作者是以怎樣的方式來表現不一樣的情感的,這也是實際邊塞詩歌創作過程中需要學生去理解和領悟的,這也成為實際課內外詩歌資源融合的重要路徑之一。
4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古詩主題化教學模式貫徹的過程中,教師要正確看待詩歌教學的價值,設定主題教學情境,安排主題教學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處理好課文內資源與課外資源之間的關系,由此使得實際的詩歌教育教學朝著更加交互性的方向發展,這對于全面提升詩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人文底蘊核心素養,是很有必要的。在此過程中,初中生詩歌學習的積極性會不斷提升,詩歌學習的素養也會因此得到鍛煉。
參考文獻:
[1] 李榮麗.初中語文古詩詞主題教學探索[J].文學教育(上),2018(11):49-51.
[2] 趙靜楠.初中語文古詩詞主題教學概說[J].文學教育(上),2018(06):66-68.
[3] 程洪.初中古詩詞“主題式”亮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