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力雙
摘 要:精準扶貧是我國解決貧困人口脫貧的戰略舉措,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根本要求,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徑。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吹響“精準扶貧”號角,賦予其艱巨的時代使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現實表達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途徑,體現了時代價值。
關鍵詞:精準扶貧;馬克思主義;小康社會;中國夢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8-002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8;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要將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推向縱深,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真正做到脫真貧、真脫貧[1]。隨著一系列關于“精準扶貧”通知文件的推出,精準扶貧工作在全國各地展開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1? 精準扶貧的內源依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惠及中國十幾億人口,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歸宿和終極價值。為何要精準扶貧,取決于對社會主義本質遵循及其實現的結果,社會主義本質是精準扶貧的內源性依據[2]。
1.1? 社會主義本質是精準扶貧的理論遵循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在社會主義大道上,奔向更美好的生活,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是不斷探索、不斷升華的過程。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以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為指導,制定相關政策方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边@是根據我國現實國情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
精準扶貧是新時代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繼承,也是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成果。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決定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是要解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3]。
1.2? 社會主義本質是精準扶貧的終極依托
“中國進入新時代,這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全黨必須牢記,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意味著全體人民共享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國家得以實現。精準扶貧是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途徑,社會主義本質是精準扶貧的實踐依托。正如習總書記提到的“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消除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就是要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讓全體人民共享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這也是社會主義本質的終極依托。
2? 精準扶貧的時代價值
2.1? 精準扶貧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時代表達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作為新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精準扶貧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時代表達[4]。
首先,精準扶貧強調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發展基本原則的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充分發展是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任務。
其次,做好“精準扶貧”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深入了解我國貧困人口現狀,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
再次,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要抓住在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扶“智”和扶“志”是實現脫貧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因此,我國提出扶貧要從教育開始,使貧困人口有翻身脫貧的能力和擺脫貧困的志氣[5]。
2.2? 精準扶貧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中指出“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提出要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做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始終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讓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脫貧攻堅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通過確定“幫扶誰”、明確“誰來扶”、弄清“怎么扶”等一系列具體部署,堅決啃下貧困這塊硬骨頭,切實提高全體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準扶貧直接關系到中國能否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否成功。在這個關鍵時期,精準扶貧是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也是向世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確的關鍵之舉。
2.3? 精準扶貧是實現“中國夢”偉大構想的強大助力
首先,精準扶貧有助于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實現國家富強。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建設實踐表明,國家富強應當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都要取得長足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文化、生態、民主法治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衡量國家的綜合國力強弱,更重要的是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幫助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脫貧是當下中國共產黨面臨的“難啃的骨頭”。只有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早日實現國家富強。
其次,精準扶貧有助于凝聚民族力量,實現民族振興。精準扶貧始終堅持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全社會合力推進扶貧脫貧,匯聚社會各方脫貧攻堅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再次,精準扶貧有助于保障人民權益,實現人民幸福。精準扶貧是以保障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全面性和廣泛性。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歸根到底是要實現人民幸福。精準扶貧旨在使貧困人口、貧困地區擺脫貧困,共同富裕,使全體人民的權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發展。
3? 結束語
精準扶貧是社會主義本質的根本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依托。在進入全面深改期后,精準扶貧是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時代表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舉,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助力。精準扶貧是中國解決現實問題的戰略舉措,是中國共產黨繼承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的智慧結晶,更是為人類自由發展問題提供的中國方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1).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3.
[3]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陳佑武.以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為依歸的中國扶貧[N].人民日報,2016-10-25(10).
[5]汪三貴.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關鍵內涵[J].人民論壇,2017(30):54-55.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