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資難是制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型中小企業因“高投入、高風險、少信用”的特征導致其在融資過程中存在障礙,具體表現為融資辦理時間較長、資金使用期限較短。另外,科技型中小企業還存在資金使用成本較高、融資形式單一和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
西安市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出臺了《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信貸計劃(試點)方案》,每年多期發行,每期發行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貸款期限不低于24個月。由政府確定試點銀行和擔保公司,集中遴選有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由試點擔保公司集中提供擔保,貸款企業各自確定資金需求額度,各自承擔債務,采取“統一管理,統一授信,統一擔保,分別負債”的方式,向試點銀行申請貸款。并且采取了以下支持措施:一是擔保公司為科技集合信貸計劃貸款企業提供擔保的,財政按照年均擔保余額中知識產權質押額給予最高不超過2%的業務獎勵補貼,每家擔保公司年度業務獎勵補貼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發生代償時給予代償金額50%、單戶單筆業務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風險補償。二是貸款企業還本付息后,財政按照企業年均貸款余額給予最高不超過2%的貼息補助,大大降低企業貸款成本。
2019年,已集合信貸模式為56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貸款25億元。通過采取“政、信、企、保”多方合作的新模式,延長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期限,企業從申請貸款到獲得貸款時間縮短至1個月,融資效率大幅提升。拓展了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及融資渠道,增強了融資及風險的可控性,提高了安全系數。另外,財政資金在發揮引導性投入作用的同時,可以實現資金的循環使用,提升了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