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高校新興技術創新與產業結合不緊密,企業產業發展創新鏈路不完整,存在技術、資本、平臺等創新主體分散、銜接不順暢,成果難以產業化等問題。
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西安市按照在產業鏈上布局創新鏈的思路,逐步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資本運營”的新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完整創新鏈。采取技術入股、研發團隊先進入股等方式,實現成果轉化研發團隊控股。由研發團隊決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發展方向和重大事務決策,形成基于科研團隊控股的全鏈條成果轉化創新模式。支持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需求主體、投資主體、管理主體和高校聯合(“四主體一聯合”)共建新型研發機構,依托高校優勢學科資源,采用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面向市場,由企業投資與管理,圍繞企業需求,高校以研發為主業,向企業提供不同階段的技術成果;支持企業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型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省上按總額20%的比例出資支持。通過校企聯合,有效整合某一新興技術領域的優勢資源,搭建集前沿研究、應用研究、中試熟化、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新平臺新機制,打通創新鏈路。
目前,西安已促成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22所高校與陜西延長集團、陜西烽火集團、陜西水務集團等50多家龍頭企業啟動籌建40多個全鏈條聯盟機構。延長石油集團和西北大學共建的“延長—西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平臺,以企業需求為目標的8個項目已審核認證,預計經費獲準總額約2000萬元,雙方還通過研發機構為依托,成立總額1億元的種子基金用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相關單位組建的微衛星產業聯盟的“絲路一號”科學試驗衛星01星,于2017年4月20日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升空。西北工業大學與相關企業合作,成立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累計實施產業化項目34項,創辦企業26家,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33家,實現銷售總額7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