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波,王 卓,葉 娜,左樹鋒*
(1.紹興文理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2.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是一類毒性大、污染嚴重的化學物質,來源廣,排放量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極大破壞了生態平衡,并制約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目前,有許多技術可用于VOCs消除治理,催化氧化技術具有起燃溫度低、節省能源、適用范圍廣、處理效率高、最終產物為CO2和H2O、無二次污染等優點,成為目前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消除VOCs的方法[2]。
對于VOCs催化氧化反應,高效催化劑的開發極為重要。按照活性組分不同,大致可以分為貴金屬催化劑[3-5]、過渡金屬氧化物催化劑[6-9]和稀土復合氧化物催化劑[10-12]。貴金屬類催化劑具有起燃溫度低、低溫活性好、催化活性高、催化降解徹底和產物選擇性高等特點,在實際處理VOCs過程中一直被廣泛使用。其中,Pt[5]、Pd[4,13-15]和Au[3,16]是常用的貴金屬催化劑。Liu Ji等[15]采用不同氣氛處理Pd/γ-Al2O3,研究其對苯催化氧化的影響。He Chi等[17]采用Pd/ZSM-5/MCM-48催化劑研究其對苯氧化的活性。Wang Yu等[18]在Pt/Al2O3中摻雜少量的鉀研究其對二氯甲烷的催化氧化性能。相對于其他貴金屬,Pd基催化劑在相對較低溫度下具有活性高、熱穩定性高、抗失活性能強和耐濕性強。因此,眾多研究者致力于Pd基催化劑的研究。由于貴金屬稀少且價格昂貴,因此,在保證催化劑高活性和穩定性的條件下,減少貴金屬用量是研究的熱點。稀土元素特別是Ce具有特殊的外層電子結構(4f)且能夠提供活潑晶格氧,使其具有良好的存儲和釋放氧的能力[19-20]。將稀土與Pd金屬結合在一起,降低Pd顆粒尺寸,有利于提高其在催化劑上的分散,同時減少Pd顆粒的燒結和用量,且稀土元素與Pd相互作用,可以增加晶格氧的流動性,有利于VOCs催化氧化。
眾所周知,載體對催化劑催化性能有重要影響,特別是氧化過程。目前,研究較多的用于VOCs催化降解的分子篩包括ZSM-5、NaY和MCM[21-25]等。其中,NaY分子篩作為沸石分子篩的一種,具有較均勻微介孔結構、大比表面積和高穩定性,且對各類有機廢氣具有廣譜吸附性等特點。因此,NaY分子篩作為載體,有利于活性組分的分散,減少活性組分用量,降低催化劑成本。
本文通過高溫液相還原法制備一系列不同Ce負載量的Pd/Ce/NaY催化劑,該催化劑使PdO以較小的晶粒均勻穩定地分散在載體上,有利于提高催化劑對苯的催化氧化性能。通過活性評價、N2吸附-脫附、XRD、HRTEM-EDS、H2-TPR 、O2-TPD 和 TPSR等,系統探討該催化劑對苯催化氧化過程中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NaY分子篩,南開大學分子篩廠,100%;六水合硝酸鈰,分析純,上海化學試劑公司;H2PdCl4,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Ce/NaY催化劑的制備:將NaY分子篩經壓片、粉碎、過篩后,取粒徑(40~60)目的NaY于馬弗爐中500 ℃空氣氣氛中焙燒2 h。以焙燒后的NaY分子篩為載體,等體積浸漬定量的Ce(NO3)3溶液,室溫放置12 h,110 ℃烘干后400 ℃焙燒2 h。各樣品上Ce負載質量分數分別為2%、4%、6%、8%和10%,樣品標記為x%Ce/NaY(x=2,4,6,8和10)。
Pd/Ce/NaY催化劑的制備:采用一步高溫液相還原法制備Pd/Ce/NaY催化劑。取2.0 g上述Ce/NaY樣品和適量乙二醇于三口燒瓶中,攪拌均勻,加入10 mg·mL-1的H2PdCl4水溶液,混合液在高純氮氣保護下攪拌過夜,用NaOH調節混合液pH=11,再將混合液165 ℃攪拌3 h,冷卻至室溫后離心分離,干燥,400 ℃焙燒2 h。得到不同Ce含量的Pd納米晶催化劑,催化劑中Pd質量分數為0.2%。催化劑標記為0.2%Pd/x%Ce/NaY(x=2,4,6,8和10)。
活性評價在天津先權有限公司催化劑評價裝置WFS-3010上進行。反應空速20 000 h-1,反應物苯濃度1 000×10-6。反應器進、出口反應物濃度用Shimadzu GC-14C氣相色譜儀(FID)在線檢測,由色譜工作站記錄分析數據,使用質譜(MS,QGA,Hiden,UK)檢測最終產物。苯轉化率為:
式中,C1為反應器進口苯濃度,C2為反應器出口苯濃度。T50和T90分別表示苯轉化率達50%和90%時對應的反應溫度。
樣品比表面積和孔結構采用美國麥克儀器公司TrisStar Ⅱ 3020 apparatus全自動物理化學吸附儀在液氮溫度-196 ℃下測定,樣品200 ℃真空脫氣4 h,然后測定。比表面積采用BET公式計算,孔體積和孔徑分布按照BJH模型計算。微孔孔容按照HK模型計算。
催化劑和載體的物相結構在荷蘭帕納科公司EMPYREAN型X射線粉末衍射儀上進行,CuKα,掃描速率0.02°·s-1。掃描范圍10°~80°。
樣品形貌采用JEM-2100F型透射電鏡HRTEM獲得,EDS實驗利用OXFARD INCA儀器測定,確定樣品化學組成。
H2程序升溫還原(H2-TPR)在美國康塔儀器公司CHEMBET-3000儀器上測定。將50 mg樣品裝入石英U型管中,300 ℃空氣氣氛處理30 min,降溫至40 ℃,將氣氛切換為5%H2-Ar混合氣(40 mL·min-1)。以10 ℃·min-1速率程序升溫至850 ℃,用熱導檢測器(TCD)連續檢測尾氣中氫氣的濃度變化,并記錄程序升溫還原譜線。
O2程序升溫脫附(O2-TPD)在WFS-3010儀器上進行,取350 mg樣品置于反應管中,5%O2/Ar(99.99%,60 mL·min-1)氣氛中300 ℃預處理30 min,冷卻至50 ℃,以7.5 ℃·min-1速率升溫至1 000 ℃,采用GC-MS(QGA,HIDEN)在線檢測O2濃度的變化。
苯程序升溫表面反應(Benzene-TPSR)的反應氣路與評價裝置相同,取350 mg樣品置于反應管中,高純氮氣氛中300 ℃預處理30 min,冷卻至50 ℃,對苯進行吸附,平衡后以7.5 ℃·min-1速率將溫度升至500 ℃,采用GC-MS在線檢測苯和CO2濃度的變化。
圖1為NaY、0.2%Pd/NaY和0.2%Pd/8%Ce/NaY的XRD圖。

圖1 NaY、0.2%Pd/NaY和0.2%Pd/8%Ce/NaY的XRD圖Figure 1 XRD patterns of NaY,0.2%Pd/NaY and 0.2%Pd/8%Ce/NaY
由圖1可以看出,負載PdO和CeO2的催化劑保持NaY的特征衍射峰,表明催化劑制備過程中載體的結構沒有被破壞,NaY穩定性良好。與NaY相比,0.2%Pd/8%Ce/NaY的衍射峰強度減弱,這可能是因為活性組分和助劑負載后降低了NaY 在整個催化劑中的相對含量,導致其特征衍射峰降低。此外,圖中沒有出現PdO和CeO2特征衍射峰,這可能是因為PdO和CeO2的含量低并且高度分散在NaY載體上,從而低于XRD檢測限。
圖2為不同樣品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和孔徑分布。由圖2可以看出,等溫線均屬于具有滯后環的Ⅳ型等溫曲線,各樣品的滯后環均為H3型,表明樣品具有層狀結構的微-介孔結構[24],且負載后的催化劑保留載體原有的孔結構特征。與NaY相比,0.2%Pd/NaY和0.2%Pd/8%Ce/NaY的N2吸附能力降低。

圖2 不同樣品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和孔徑分布Figure 2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es
表1為不同樣品的比表面積和孔容。由表1可以看出,負載CeO2和PdO后,部分NaY的孔被堵塞,導致催化劑BET比表面積和總孔容均有所下降,使得催化劑物理吸附N2能力降低。結合樣品孔徑分布可以看出,NaY 分子篩的介孔尺寸分布主要集中在3.93 nm和43.8 nm,負載PdO和CeO2后,催化劑介孔尺寸分布沒有改變,表明NaY比表面積較大,且孔結構穩定,是良好的載體材料。另外,結合催化劑活性評價可以看出,催化劑活性高低和比表面積的大小沒有必然聯系。

表1 不同樣品的比表面積和孔容
①相對壓力0.99;②Horvath和Kawazoe方法
圖3為NaY、0.2%Pd/NaY和0.2%Pd/8%Ce/NaY的HRTEM照片,圖4為0.2%Pd/NaY 和0.2%Pd/8%Ce/NaY 的EDS譜圖。

圖3 NaY、0.2%Pd/NaY和0.2%Pd/8%Ce/NaY的HRTEM照片Figure 3 HRTEM images of NaY,0.2%Pd/NaY,and 0.2%Pd/8%Ce/NaY

圖4 0.2%Pd/NaY 和0.2%Pd/8%Ce/NaY 的EDS譜圖Figure 4 EDS spectra of 0.2%Pd/NaY and 0.2%Pd/8%Ce/NaY
由圖3可以看出,NaY分子篩具有均勻的層狀結構,與N2吸附-脫附表征結果一致。作為載體材料,這種層狀結構在催化氧化反應中有利于氣體的傳輸,提高氣體傳輸效率,有利于增加反應效率。負載PdO后,載體保持層狀結構,PdO含量較低且分散在載體表面,PdO納米晶粒直徑約(3~5) nm。負載PdO和CeO2后,沒有破壞載體的層狀結構,進一步證實NaY的穩定性,這與孔分布和XRD表征結果一致。PdO和CeO2以納米顆粒形式均勻分散在NaY載體表面,結合圖4可以看出,PdO以較小顆粒形式分散在CeO2周圍,在催化反應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活性組分PdO和助劑CeO2的相互協同作用,因此,0.2%Pd/8%Ce/NaY表現出最好的催化活性。
表2為0.2%Pd/NaY和0.2%Pd/8%Ce/NaY的元素含量。由表2可以看出,0.2%Pd/8%Ce/NaY上含有Pd、Ce和O元素,且Pd質量分數為0.22%,表明活性組分很好地負載于載體上。

表2 0.2%Pd/NaY和0.2%Pd/8%Ce/NaY的元素含量
在測試范圍內NaY沒有明顯的H2消耗峰,PdO的耗氫峰低于100 ℃,且差別不大。耗氫峰僅表明不同催化劑中CeO2的還原性能差別。圖5為不同催化劑的H2-TPR譜圖。由圖5可以看出,8%Ce/NaY出現2個耗氫峰,分別位于548 ℃和753 ℃,分別歸屬于CeO2表面氧和體相氧的還原峰[26-27]。與8%Ce/NaY相比,加入貴金屬Pd后,Pd/x%Ce/NaY(x=2~10)中CeO2的還原性能明顯提高,還原溫度分別降低至約 525 ℃和620 ℃,特別是難還原的體相氧,溫度降低近133 ℃。研究表明,貴金屬Pd的存在會有氫溢流現象[28],即活性氫從貴金屬表面溢流到和Pd相鄰的其他組分表面。因此加入活性組分PdO后,PdO和CeO2相互作用,更多的活性氫存在于CeO2表面,同時CeO2中氧空穴的存在使傳輸到表面的體相氧能夠在較低溫度下還原。比較0.2%Pd/x%Ce/NaY(x=2~8)的還原性能可以看出,隨著CeO2質量分數由2%增大至8%,催化劑耗氫峰位置沒有變化,但是體相氧的耗氫峰強度逐漸增大,并且起始還原溫度逐漸下降,由0.2%Pd/2%Ce/NaY的476 ℃降至0.2%Pd/8%Ce/NaY的421 ℃,下降了55 ℃。這是因為在2%~8%范圍內,隨著CeO2含量增大,催化劑中氧空穴數目增多,并且在這個范圍內CeO2和PdO的相互作用增強,因此,0.2%Pd/8%Ce/NaY表現出最好的還原性能。但是,當CeO2質量分數進一步增大至10%時,與0.2%Pd/8%Ce/NaY相比,0.2%Pd/10%Ce/NaY的起始還原溫度明顯提高,并且體相氧的耗氫峰顯著變小,這是因為隨著CeO2含量進一步增大,一方面CeO2顆粒的粒徑變大,使體相氧的傳輸阻力增大;另一方面,過多過大的CeO2顆粒包覆PdO粒子,使得CeO2顆粒表面的活性氫數量明顯減少,導致0.2%Pd/10%Ce/NaY的還原能力變差。綜上所述,可以看出0.2%Pd/8%Ce/NaY氧空穴數目較多,并且和PdO的相互作用最強,表現出最好的還原能力,在催化劑活性評價中表現出最好的苯氧化能力。

圖5 不同催化劑的H2-TPR圖Figure 5 H2-TPR patterns of the catalysts

圖6 不同催化劑的O2-TPD譜圖Figure 6 O2-TPD patterns of the catalysts
由圖6可見,NaY和0.2%Pd/NaY在低于200 ℃出現物理吸附氧O2(ad)的脫附峰和少量高于500 ℃晶格氧的脫附峰,并且與NaY相比,0.2%Pd/NaY中物理吸附的氧數量明顯增多。 負載CeO2后,0.2%Pd/8%Ce/NaY分別在低于200 ℃、(200~400) ℃和500 ℃出現3個氧脫附峰。分別對應于物理吸附的氧O2(ad)、化學吸附的氧和晶格氧的脫附,并且0.2%Pd/8%Ce/NaY晶格氧脫附峰強度大幅度提高。表明適量CeO2的加入在催化劑中引入了大量的氧空穴,再加上PdO的協同作用,促進CeO2表面和體相氧交換能力,從而促進了催化劑中晶格氧的流動性,大大提高了催化劑的供氧能力和氧化性能,這一結果與H2-TPR和催化劑活性評價結果一致。
圖7為不同催化劑上苯的TPSR譜圖。

圖7 不同催化劑上苯的TPSR譜圖Figure 7 TPSR spectra of benzene over different catalysts
由圖7可以看出,0.2%Pd/NaY對苯的吸附能力大于0.2%Pd/8%Ce/NaY,這是由于0.2%Pd/NaY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和孔容,更有利于苯的吸附。與0.2%Pd/NaY相比,0.2%Pd/8%Ce/NaY的脫附峰強度變弱,這與苯的吸附曲線一致,并且0.2%Pd/8%Ce/NaY對苯的脫附溫度(194 ℃)低于0.2%Pd/ NaY(258 ℃),表明0.2%Pd/8%Ce/NaY上苯的吸附強度適中,有利于氧化反應進行。對于0.2%Pd/NaY和0.2%Pd/8%Ce/NaY,苯的脫附峰和CO2脫附峰同時出現,表明苯在脫附同時也發生氧化反應,并且這兩種催化劑均可以將苯完全氧化為最終產物CO2和H2O。另外,隨著反應溫度提高,CO2濃度出現突躍式增大,表明隨著溫度升高,更多的苯發生了氧化反應。與0.2%Pd/ NaY相比,0.2%Pd/8%Ce/NaY在較低溫度(約150 ℃)出現CO2脫附峰, 并且0.2%Pd/NaY和0.2%Pd/8%Ce/NaY分別在320 ℃和250 ℃時氣相中苯濃度降為零,即苯發生了完全反應,表明0.2%Pd/8%Ce/NaY具有更低的起燃溫度和完全轉化溫度。因此,CeO2的加入明顯提高了催化劑供氧能力,從而提高了催化劑對苯的催化氧化性能,這與TPR、O2-TPD和催化劑的活性評價結果一致。
圖8為Ce的添加對0.2%Pd/NaY催化氧化苯性能的影響。

圖8 Ce的添加對0.2%Pd/NaY催化氧化苯性能的影響Figure 8 Influence of Ce addition into 0.2%Pd/NaY on benzene oxidation
由圖8可以看出,少量Ce的添加可明顯提高0.2%Pd/NaY的活性,表明助劑CeO2在苯的催化氧化中起重要作用。添加質量分數2%~8%,隨著Ce含量增加,0.2%Pd/Ce/NaY對苯的催化氧化性能提高。0.2%Pd/NaY的T50和T90分別為272 ℃和306 ℃,而0.2%Pd/8%Ce/NaY的T50和T90分別為210 ℃和230 ℃,與未添加相比,當Ce添加質量分數為8%時,T50和T90分別降低62 ℃和76 ℃。由圖8還可以看出,當Ce質量分數進一步由8%增至10%時,催化劑對苯的催化氧化能力明顯降低。研究表明,CeO2通過CeO2·CeO2(1-x)+xO2的可逆循環而具有氧存儲和釋放能力[19-20],隨著CeO2質量分數增加(2%~8%),催化劑中氧空穴增多,增大了催化劑中氧的流動性,再通過CeO2與PdO的相互作用,使得催化劑具有更強的供氧能力(如O2-TPD),這是0.2%Pd/8%Ce/NaY表現出最佳活性的原因。前期研究表明,適量稀土氧化物的添加能夠促進貴金屬分散,提高催化劑活性[10]。當Ce質量分數進一步增大到10%時,過高的含量使CeO2粒徑變大,可能包覆一部分活性PdO物種,使得催化劑供氧能力變弱(如H2-TPR),因此,導致催化劑活性降低。
圖9為不同溫度0.2%Pd/8%Ce/NaY連續反應100 h對苯氧化性能的穩定性影響。

圖9 不同溫度0.2%Pd/8%Ce/NaY對苯氧化性能的穩定性影響Figure 9 Stability tests of 0.2%Pd/8%Ce/NaY for benzene oxidation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由圖9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不同溫度下催化劑活性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反應前20 h,催化劑活性均略降,但隨著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降低的幅度減小。反應50 h后,不同溫度下催化劑轉化率基本維持不變,均表現出較好的穩定性。連續100 h反應,195 ℃時轉化率由30%降至23%,210 ℃時轉化率由50%降至45%,230 ℃時轉化率由91%降至86%,即當反應溫度分別為195 ℃、210 ℃和230 ℃時,連續反應100 h,催化劑活性降低比例分別為23%、10%和5%。因此,0.2%Pd/8%Ce/NaY在不同溫度下均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并且隨著反應溫度提高,催化劑穩定性提高,在接近完全轉化溫度時,0.2%Pd/8%Ce/NaY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
(1) NaY分子篩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孔容,并且負載活性組分PdO和助劑CeO2后載體層狀結構和晶相均得以保持,結構穩定,是良好的載體。
(2) PdO和CeO2均勻分散在載體表面,并且PdO以較小的納米晶顆粒形式分散在CeO2周圍,從而在催化反應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活性組分PdO和助劑CeO2的相互協同作用。
(3) 隨著CeO2質量分數的增加(2%~8%),催化劑中氧空穴增多,與活性組分的相互作用增強,但過高的CeO2質量分數(10%),CeO2會包覆住部分活性物種,從而使得催化劑供氧能力變弱,還原性能明顯變差。
(4) 0.2%Pd/ 8%Ce/NaY對苯的吸附強度適中,催化劑中氧空穴較多,晶格氧的流動性明顯提高,供氧性能優異,與PdO有較好的相互作用,從而表現出最好的還原性能和最佳的苯催化氧化反應活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