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自媒體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新聞領域的發展空間逐漸擴大。自媒體發展不可避免對傳統媒體發展帶來一定沖擊與挑戰。筆者認為,自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就是互動發展、互相融合。鑒于此,本文將分析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討論兩者之間的發展關系。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自媒體;新聞傳播;重塑
一、 引言
自媒體是新媒體時代興起的一種媒介形式,傳播主體是一類具有媒介使用能力并進行信息發布的普通群眾,具有數量龐大、領域廣泛、草根性等特點。傳播載體主要是社交媒體,如微博、抖音、微信、B站等,傳播形式呈現多元化,包括但不僅限于文字、圖片、視頻、H5、VR等。自媒體因其社會性、實時性、互動性等特點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大眾傳播中具有強大的話語權,這就對傳統新聞傳播產生相當程度的沖擊。對此,本文將分析自媒體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構。
二、 傳統新聞傳播的制約性
傳統新聞傳播形式主要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在一定歷史時期發揮著重要的傳播角色。然而,在新媒體時代,隨著受眾消費方式,閱讀方式,生活習慣等的改變,傳統新聞傳播的制約性逐漸暴露。
首先,傳統新聞傳播單一化的媒介形態與呈現方式難以適應當下消費者的閱讀習慣,相對自媒體多樣化傳播形式而言稍顯不足。其次,傳統新聞生產的專業性和壟斷性角色定位,相當程度上打擊了受眾參與新聞傳播的可能性與積極性,相對于自媒體的互動性,傳統媒體不利于吸引受眾注意力。另外,傳統媒體無法把握低效傳播或無效傳播,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三、 自媒體在傳統新聞傳播中的解構
(一)傳播者發生轉變
正如尼葛洛龐蒂所說,如今進入“人人都是一座沒有執照的電視臺”的時代。在媒介技術的賦權下,自媒體甚至普通個人都具有在社交媒體上發聲的權利。因此,傳統新聞傳播結構中傳播者角色發生轉變,由專業的新聞采編人員變成廣大群眾。在一些重大社會實踐中,當事人或者群眾成為事件的最先發布者,對社會現象進行披露和監督。例如溫州動車事件中,最早發布信息的就是動車中乘客在微博中發布的求助信息,迅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另外,2019年高鐵霸座事件等也體現了廣大群眾的新聞傳播監督權。由此不難看出,自媒體發展解構了傳統新聞中傳播者的結構。
(二)信息發布發生轉變
在傳統新聞傳播中,主流傳播者具有主導權,信息發布主要通過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形式。在新媒體時代,自媒體逐漸興起,開始爭奪話語權。但由于自媒體沒有采訪權,缺少傳播資源,因此他們為了爭奪更多的流量,紛紛以用戶為導向積極探索更加多樣化的信息呈現方式。另外,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短視頻、vlog、H5、VR、AR等技術逐漸應用到信息傳播領域,實現了信息發布的多樣化。
(三)議程設置發生轉變
鑒于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和自媒體的快速發展,新聞傳播議程設置由主動設置轉變為自動生成。傳統新聞傳播中新聞議程主要是專業媒體進行主動設置,但在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話語權的旁落導致自媒體信息發布反作用于傳統媒體議程設置,例如在微博中,自媒體或者廣大受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由其他受眾的點擊閱讀來自動生成排名,設置議程。當然,主流媒體和社會資本依然在議題設置中發揮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視。
四、 自媒體在傳統新聞傳播中的重塑
(一)提高新聞傳播價值
新媒體時代,自媒體和傳統主流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博弈向著良性方向發展,相互作用構建和諧的新聞傳播環境。基于這種媒介生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四全媒體概念,即全程、全息、全時、全員,提高新聞傳播價值。在四全媒體指導下,自媒體與傳統媒體能更好履行大眾傳播的職責,及時發布信息、監督社會不良現象、回應社會關切,重塑新聞傳播價值。
(二)保證信息真實可靠
新聞真實是新聞傳播的生命,只有保障的新聞傳播的真實性才能提高新聞媒介的公信力、影響力和引導力。在新媒體時代,自媒體具有操作簡單、發布及時、互動性強、呈現方式多樣等特點,極大提高了新聞傳播的真實性。例如,自媒體的及時性能有效打擊謠言散步,互動性給予廣大受眾監督、改正信息的機會,呈現方式多樣如視頻、VA增強現場感,都在相當程度上重塑了新聞傳播真實性。
(三)構建信息溝通系統
自媒體的快速發展真正實現了廣大受眾的新聞傳播權,能夠在合法范圍內發表所見所聞、見解感想等。這就意味著信息傳播主體得到擴展,傳播外延不斷延伸,信息反饋與互動更加便捷與及時,信息溝通系統得到重塑。另外,傳統媒體逐漸延伸至自媒體領域,創建自媒體賬號,而其互動方式也給予受眾更多機會與主流媒體進行溝通,優化傳統溝通系統。
五、 結語
綜上所述,自媒體具有技術性、及時性、社會性、互動性等特點,對新聞傳播的主體、傳播方式、議程設置等產生影響,也進一步影響了新聞傳播價值的實現、新聞真實性的實現以及信息溝通系統的構建。在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不斷博弈、沖突與融合過程中,對傳統新聞媒體產生了積極影響,實現對傳統媒體的解構與重塑,充分實現了新聞的深刻性與漸進性。
參考文獻:
[1]劉文娟.自媒體時代主流媒體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新聞知識,2018(5):6-8.
[2]吳瑤.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探究[J].記者搖籃,2018(8):72-73.
[3]賈大海.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3):92.
[4]李冬暉.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新媒體研究,2017,3(3):9-11+14.
[5]劉暢.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西部廣播電視,2015(23):30+34.
作者簡介:
李躍,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