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鈴



【摘 要】目的:在當前心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進行PBL聯合TBL的應用,對其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從我院臨床醫學專業2013級中隨機進行學生的抽取,其中人數為50人,隨后對學生采用PBL結合TBL教學模式。結果:通過對比,其和未實施此種模式之前具有一定差異,采用PBL結合TBL教學法整體效果較為優良。結論:PBL結合TBL教學法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PBL教學法;TBL教學法;教學;應用分析
PBL教學法為問題式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中心并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在進行知識整合的基礎上運用實際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1]。在現階段科技逐漸發展,因此教學觀念和方法也在逐漸更新。提升教學的質量和培養高素質的醫學工作者是當前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對于心內科領域來說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PBL教學法結合TBL教學法進行應用,對心內科臨床實習教學效果進行比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本次臨床醫學學生中的50例實習生,其中男性人數為18例,女性人數為32例,年齡在19歲到2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9.3±2.4歲。隨后選取5名帶教老師進行帶教。
1.2 方法
對于學生來說采用TBL+PBL教學方式,具體步驟如下: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對病例進行概述,并結合病例,根據相關內容進行講授。第二、三、四進行PBL課程教學,第五階段進行評價。在課程第1周通過借用網絡等多種途徑進行相關資料的查找,隨后根據查找資料和病例進行討論,由學生組成小組在課堂上分小組討論,隨后選出見習主席進行主持、討論。學生們可以輪流上臺演講,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等進行分析。在探究學習問題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的梳理,在教學中通過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知識為引導,并進行總結。由見習主席帶領學生形成根據教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知識點的概括,完成教學任務,隨后進行評價。由導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所形成的課堂效果進行評價,在本次授課中,按照標準化病人模式進行,帶教老師在其中應選擇帶有典型表現的病例,根據典型病例的相關資料進行培訓成為該病例的標準化病人[2]。對于標準化病人在臨床中應用和學生完成正式采集等相關工作,教師應根據在病史采集中的特點,給予方法和技巧,并在課堂完成后由學生出具病歷。在臨床實習中,按照標準化教研組進行臨床實習,隨后對病例進行書寫練習。
1.3 觀察標準
在學期末應進行教學效果的評估,通過對學生進行理論和實驗操作的考試,并進行調查問卷的制作,對于學生的相關課程滿意度進行評價。其中包括學生實踐能力、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生溝通能力以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隨后進行滿意度的評分。
2 結果
通過進行臨床對比,實施前學生中查體成績、問診成績、病例書寫成績均低于實施后(P<0.01),其具有統計學差異。
3 討論
心內科作為當前內科教學中的重點,其急危病癥多發,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均會危及學生生命。心電圖作為當前醫生學習中的重點,其血流大小循環途徑也會造成一定的困擾[3]。心內科作為當前臨床專業性、涉及面較廣的專業之一,其難度較大,不易被理解。PBL教學法在現階段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此種教學方式在打破傳統教學方式枯燥性的同時,在課堂中通過進行課堂問題的分析,使學生進行實際的結合,從而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實踐操作能力進行了激發,對于學生的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來說有一定的提升。我們通過對學生前后的考試成績對比發現,采用TBL聯合PBL教育方式發現,實施后理論考試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成績優于之前,同時對于學生的調查滿意度來說,此種教學方式較為優良。通過對教學方法進行總結表明,PBL結合TBL教學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通過對PBL教學法結合TBL進行應用,其具有一定價值。
參考文獻
張占海.CBL、PBL結合TBL教學法在心血管疾病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5):168-169.
劉亮,周慶,李冰.改良T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本科畢業實習中的應用探討[J].重慶醫學,2013,42(35):4349-4351.
張曉云,周麗華,付曉曄,韓曉雨.TBL教學方法在心內科診斷課中的運用[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7,39(S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