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巖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常見的眼底血管病之一,會導致患者出現眼前陰影或者視力下降,嚴重影響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的正常生活[1]。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會進一步造成對患者眼睛的損害,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本研究以我院收錄的58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者為對象分別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療和中醫活血化瘀方治療,比較2組的視力情況、中醫癥狀評分以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錄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58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9例。其中觀察組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為28~68歲,平均(41.81±4.61)歲;病程為1~4個月,平均(2.09±0.38)個月。對照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為27~68歲,平均(42.13±4.54)歲;病程為1~4個月,平均(2.14±0.41)個月。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根據《眼底病學》[2]以及《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相關數據資料作為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皆符合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并同意參與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無其它嚴重的眼部疾病。排除標準:嚴重眼部疾病的患者;有神經功能障礙的患者;不配合治療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療。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和血明目片(國藥準字Z20025067,生產廠家:西安碑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口服治療,5片/次,3次/d,10 d/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活血化瘀方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中藥方劑進行活血化瘀治療,在發病早期主要為止血,采用郁金12 g,葛根15 g,生蒲黃20 g,丹參15 g,生地黃6 g,牡丹皮12 g,荊芥炭12 g,川芎12 g,三七粉3 g進行水煎沖服,對于睡眠質量差的患者加用沙參15 g,墨旱蓮20 g以及知母10 g進行治療;對于渾身乏力的患者加用黃芪20 g以及山藥15 g進行治療;對于熱重出血的患者加用白茅根30 g,夏枯草15 g以及側柏葉20 g進行治療;對于情志抑郁的患者加用香附10 g,柴胡12 g以及青皮6 g進行治療;在發病中期主要為活血化瘀,采用丹參20 g,莪術10 g,香附15 g,三棱10 g,郁金12 g,桃仁10 g,川芎12 g,車前子20 g,赤芍15 g,紅花6 g,麝香0.2 g進行水煎沖服。對于多汗乏力的患者加用黃芪30 g,黨參15 g以及陳皮10 g進行治療;在發病后期主要為益氣養陰,采用太子參30 g,雞內金30 g,枸杞子15 g,昆布15 g,海藻15 g,水蛭3 g,浙貝母15 g,地龍10 g進行水煎沖服。以上方劑均為2次/d,分早晚服用[4]。
1.4.2 觀察指標對比2組患者的視力情況。對比2組患者的中醫癥狀評分,根據評分標準,對瘀斑、食少噯氣、胸脅脹痛以及情志抑郁情況進行評定,分值越高則癥狀越嚴重。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4.3 療效判斷標準根據醫院制定的療效評價標>準分為:顯效:患者在治療后視網膜出血情況消失,視力完全恢復,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在治療后視網膜出血情況好轉,視力有所恢復,臨床癥狀改善;無效:患者在治療后視網膜仍在出血,視力沒有變化,臨床癥狀依舊存在。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視力情況對比2組患者的視力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視力在治療后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視力情況對比 (例,
2.2 2組患者的中醫癥狀評分對比2組的中醫癥狀評分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中醫癥狀評分在治療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中醫癥狀評分對比 (例,
2.3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96.55%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9.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例,%)
視網膜靜脈阻塞是常見的一種眼底血管病,根據實際情況可分為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和視網膜靜脈分支阻塞2種類型[5]。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病因較為復雜,通常是用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病,與高血壓、視網膜炎癥、動脈硬化、糖尿病、血流動力學異常、視網膜低灌注以及血液高黏度等因素有關,嚴重影響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的正常生活[6]。目前臨床上對于視網膜靜脈阻塞的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在中醫學中類屬“絡損暴盲”以及“云霧移睛”范疇,由于患者的眼底脈道阻塞,進而導致血脈瘀滯,引發肝失條達、血行不暢、肝腎虧虛、陰血暗耗、氣血上逆等狀況[7]。根據中醫學研究顯示,針對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通過活血化瘀方治療的方式,對于其癥狀的緩解有顯著的療效[8]。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和空氣的污染加劇以及生活方面的不規律,以及手機、電腦的普及造成用眼時間越來越長,導致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因此研究對視網膜靜脈阻塞有效的治療手段對社會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的視力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視力在治療后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的中醫癥狀評分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中醫癥狀評分在治療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6.55%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9.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采用中醫活血化瘀方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提高了患者的視力恢復效果,改善了臨床癥狀,提升了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中醫活血化瘀方治療對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的效果突出,能夠提升患者的視力恢復,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