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陵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確提出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舉措精神。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支持科研事業單位發展、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整個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考核的閉環中,預算執行管理作為重要一環,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闡釋科研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工作的意義,針對性的剖析了科研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改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科研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問題及對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確提出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舉措精神。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對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做出了明確部署。科研事業單位作為國家科研經費投入的主要對象,已成為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政府科技管理的績效水平如何提升,一直為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科研人員所關心,因此,建立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財政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建立符合科研單位特點的預算管理體系,應將預算績效的理念和科學預算的管理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全過程,而在整個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考核的閉環中,預算執行管理作為關鍵一環,發揮著落實預算編制、實現預算績效的重要作用。
一、科研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工作的意義
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貢獻,是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國家對于科研事業單位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科研經費已不再是過去作為科研工作津貼的意義,而是逐漸轉變為國家為了面向未來,發展科研事業的一種戰略投資和部署。隨著科研經費規模的增加,在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下,根據科研活動規律和特點做好、做實科研經費預算,嚴格按照預算內容和政府有關要求做好預算執行管理工作,建立科學有效的科研成果和人才的績效評價機制等,都是科研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科研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對于提升科研經費使用效益,落實國家科研發展戰略目標,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均具有重要意義。
二、科研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一)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相脫節。匹配度有待提升
科研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與一般行政事業單位有所不同,預算中科研項目經費所占比重很大,而如何把握科研活動規律,依據科研實際需要據實編報預算,是近幾年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難點。一些科研單位為按時完成每年的預算編制工作要求,采用按傳統慣例“打包切塊”分配資金的方法,將科研項目經費按項目類別、數量等直接分配給下屬研究院所,這種自上而下分配資金的方式,不符合《預算法》中“從基層預算單位開始編制預算”的原則和財政預算管理中相關要求,造成科研項目經費與科研實際需求不能充分匹配,產生了部分項目資金不足,部分項目資金滾存的結果。另外,部分科研實際活動是按照國家政策的出臺、變化、中央臨時交辦的任務等情況執行,會產生無預算、超預算執行的情況。這些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相脫節的情況,成為科研項目經費執行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預算績效評價體制尚未成熟,預算執行效果難以準確衡量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以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要求,近年來,科研事業單位貫徹財政部關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關安排,按照各項規定任務,開展預算績效評價試點工作,并穩步拓展范圍,逐步建立從無到有、從個別項目到重大項目、從個別單位到全部下屬科研院所的績效評價體系。然而,在逐步拓展績效評價試點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指標確立需要反復論證及推廣應用,不同學科領域的績效評價體系需區別建立,績效自評和專家評審的比例劃分和有效性問題等,都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探討和完善。因此,預算執行的效果和科研經費投入的實際效益尚難以準確衡量。
(三)預算執行中,依然存在違反國家預算執行管理有關規定的情形
按照財政部預算執行管理有關規定,科研事業單位應做好夯實國庫集中支付基礎工作,嚴格落實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等各項規定,然而,在實際科研經費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違反國家預算執行管理規定的情形,比如部分研究院所存在從零余額賬戶向實有資金賬戶劃轉資金、單筆支付金額在500萬元(含)以上的經費支出未按規定實行財政直接支付等,這些具體的執行問題,需要引起科研事業單位的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規范預算執行管理。
(四)預算執行力度不足,預算執行進度偏低
近年來,隨著科研事業單位進一步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預算執行不斷規范化、制度化。然而,預算執行力度出現不足,預算執行進度偏低成了許多科研事業單位面臨的新問題,出現了“有錢花不出去”的現象,與此同時,以前年度結余結轉資金的消化使用也隨之放緩,使得財政對科研項目投入的資金效益有所下降。
三、科研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管理的改善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預算編制水平。探索建立符合科研活動實際規律的預算管理流程
1.積極探索科研經費配置方式,以強化預算管理為抓手,發揮預算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著力加強科研服務保障能力。通過科學配置資源、保障重點項目,不斷調整和優化經費配置結構。
2.理順預算管理權責。要賦予基層研究院所更多的預算管理權限,更好發揮其在預算編制、執行和績效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責任,建立自下而上的預算編報流程。科研事業單位本級要履行好總量平衡和宏觀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注重政策引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基層研究院所要注重增強經費預算執行的科學性、嚴肅性,提前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審、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確保能夠按照預算批復執行。
3.做好研究院所項目儲備工作,加強項目庫建設,做到依據項目實際需要申報預算,按照預算批復執行預算,盡可能杜絕無預算、超預算執行違規情況。
(二)著力強化績效目標管理,提升預算執行效果
按照國家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精神,科研事業單位應不斷著力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在試點推廣應用過程中,積極總結經驗,科學設置績效目標,提升績效目標的合理性、規范性和約束性,推進建立符合各科研學科特點的績效目標評價體系。與此同時,還應注重加強績效目標的審核,特別是將與預算資金的匹配度作為重點審核內容,真實客觀反映績效情況,杜絕“走形式、走過場”。另外,科研事業單位可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深入分析,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從而進一步優化預算管理,形成良性促進的閉環。
(三)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的管理和監督。嚴肅落實違規問題的整改
對于目前科研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工作中出現的違規問題,應作為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管重點,有關單位應加強落實執行財政部等預算執行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即使實際科研活動中存在落實困難,比如到偏遠地區調研無法使用公務卡結算、無法取得發票;支付當地工人聘用工資勞務費等無法通過指定銀行結算等特殊情況,也要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進行情況說明和材料報備,采用正規途徑反映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對于違規劃轉資金、未按規定支付方式支付資金等問題,要及時整改。另外,科研事業單位應加強對科研項目資金的執行監管力度,比如利用電子銀行網銀系統、單位財務管理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實時監督預警違規情況,有效減少違規情況的發生。
(四)提高預算執行進度。關注科研資金使用效益的具體措施
1.將經費預算執行規劃進一步前移,特別是對于項目資金的分解到位上,應提前細化準備工作,落實項目預算細化方案,確保預算批復到位,即可落實執行。
2.積極利用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手段,建立網上報銷、銀企直聯模式,推動財務報銷核算方式的轉變,通過提升會計核算信息化水平,提高財務核算的效率,加快預算執行率。
3.建立預算執行進度定期通報、反饋制度,可采取科研事業單位本級定期下達預算執行進度通報,下屬基層科研院所定期反饋預算執行計劃的雙向促進模式,以促進各基層科研院所更重視本單位預算執行的情況,及時發現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盡早統籌經費安排、調整預算。
4.科研事業單位編報預算時,除考慮現有財政資金保障規模水平,同時還應充分考慮本單位存量資金情況,對于結轉資金規模較大的,要主動減少下年預算安排,盤活存量資金,將存量資金與當年預算資金進行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