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知識產權 網絡 保護
作者簡介:楊健海,廣東寶言律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105
新時代來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大量的涌現。在這種環境下,網絡上的產權問題糾紛層出不窮,使得網絡環境更加混亂。因此,司法部門應對此加強重視,對網絡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必要完善,這對于網絡產權環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可使得相關人員的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
網絡知識產權主要是指人們對由自身智力活動建立的成果以及經營管理活動標記以及信譽,并依照法律享受的權利。網絡傳統的知識產權多數有物質載體,可是網絡氛圍創建中數字化智力產品以及精神成果在互聯網環境中迅速蔓延,可使人們體驗到網絡上的文字、視頻等數據。近幾年來,網絡產品不斷出現,例如數據庫、多媒體作品、網絡專利、在線交互式作品等。隨著產品增多,網絡知識產權糾紛問題也隨之出現。面對如此多的糾紛問題,加強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顯得格外重要。可以利用法律法規保護網絡知識產權,可處理網絡知識產權相關問題,使權利人的網絡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針對嚴重的網絡知識產權需要相關部門嚴厲打擊,促使人們的網絡知識產權意識增強,最大限度維護自身產品的權益。
(一)重視法規完善
對于網絡中出現的產權知識方面的問題,相關人員需要依照網絡知識產權本身的基本特征以及案件類型,利用實證研究或者是案例分析的模式對于如今司法實踐過程中涉及到網絡管轄范圍、賠償金額確定、證據采信規范等進行研究,明確需要訴訟的重點,并對其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了解到司法程序中的法規法律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將將司法程序以及法規相關內容中需要調整的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上報到上級部門,申請對網絡知識產權法規進行必要完善,保障網絡知識產權內容的進一步豐富。
(二)增強思想認識
現階段,隨著司法法規已經逐漸完善。知識產權人需要了解與網絡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內容,將其作為自身知識產權維護的關鍵,使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從網絡知識產權相關的案例中,可以了解到很多侵權案件之所以成為拖案,其根本原因并不是法律問題,而是由于侵權人員的權利維護意識嚴重缺乏。因此,國家政府部門以及相關媒體部門需要對權利人員進行幫助,例如可以建立網絡知識產權的備案體系,將文字資料、軟件、域名、音頻資料、信息技術等上傳,進行分類設置,明確不同產品的專利權、商標權以及著作權,使得權利人員可以通過系統,了解網絡知識產權相關內容,使其對網絡知識產權更加重視,提高其對于自身產品以及作品的維權意識。只有維權意識提高了,權利人如果在發生相關的網絡知識產權的糾紛問題時,就可以盡早解決問題,避免遭受不明的經濟以及著作產品的損失,使其合法權益可以得到及時的保護[1]。
除了提高權利人的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同時也應該加強對于知識產權使用者的思想,使其認識到部分網絡產品是有知識產權的,并依照法律規定自身的行為。由于產品使用人員的身份以及地位相對比較特殊,作為非直接利益的享受者,其對于網絡知識產權擁有純粹的享受行為。普通人一般會被排除在外,不會涉及到侵權方以及權利人之間的法律管理以及網絡管轄之內,目前,現在的法律只是針對侵權人員進行相關規定。從目前來說,普通人員的網絡知識產權全面轉變比較難,相關企業需要將其以及網絡產品進行必要管理,并使得產品質量得以保障。利用加密技術處理,保證部分網絡產品的良好運營,將正版網絡知識產品以及盜版網絡知識產品距離拉開,使得正版產品基本質量以及權益得到有效保證。另外,作政府部門則需要積極參與網絡知識產權的處理,積極偵查違法事件,對于相關網絡知識產權問題應該進行必要的懲罰。并需要加強教育,使網絡知識產權享受人員正確認識到正版以及盜版對于權利人以及網絡規范運行可能產生的影響,增加其認識水平[2]。
(三)制定網絡知識產權公證制度不平衡的方案
網絡知識產權問題還涉及到公證制度不平衡性,現階段,公證制度多屬于商標權領域。著作權的領域還沒有完全建立可操作以及完善規則,因此,注重專利權規則與著作權方面落實已經迫在眉睫。而專利權的公證制度的方面,目前的專利權證據多數是書面打印,電子證據能夠見到的比較少。加上公證機構的公證公信力,并將其與資質官方網站以及鑒定技術方面合作,鑒定技術也需要與有資質非政府機構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從技術方面實施網絡知識產權外包鑒定,使得公證公信力與公證的有效性極大程度的提高[3]。
(四)關注網絡知識產權管轄異議的處理
有期刊內容已經明確指出,在我國法律系統中,對于網絡知識產權進行相關的介紹,具體的內容現狀概述、利用分析以及比較模式,明確對國際網絡知識產權保護認識,從司法以及立法開始,對于其本土與網絡產權相關規則目前存在的困境原因進行研究與分析。之后就可以創建一套完整的網絡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而面對網絡知識產權管轄異議濫用,需要對其涵蓋限制行為進行相關介紹,使得其可以更加深刻了解網絡知識產權涉及到的內容。對于網絡侵權行為實施,應將其內容進行必要分解,可以在用戶的終端發出相關指令,并在網絡服務設備執行指令行為,管理人員可以將這兩種指令進行聯系。由于向用戶終端發指令與其侵權行為有很大關系。而網絡服務設備執行指令行為則需要進行執行性操作。由此,侵權行為如果確定實施之后,就需要經過當地的公安機關,按照規定在操作終端,發出侵權指令,并將管轄地進行確定。這樣一來,就可以對原告可以隨意選擇管轄法院這一行為予以限制,減少被告由于管轄異議導致的惡意拖延案件的產生,使得網絡知識產權司法效率得以進一步提高。面對跨域管轄規可能出現的網絡知識產權執行中產生的沖突,相關管理人員需要依據一些國際司法的基本精神,不僅可以使得我國司法主權得以保證,也可以尊重域外的規則。
(五)加強電子證據采信規范
如果網絡知識產權涉及到的是電子證據采信規范立法缺失,導致處理網絡知識產權問題遭遇重重阻礙。管理人員就需要考量將電子證據規范融入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使得證據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提高,極大的降低權利方舉證難度。至于產權中出現的公證制度現有滯后性以及不平衡性的相關網絡知識產權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對電子證據公證制度進行完善,其中比較重點就是將司法主動性提高。面對網絡的知識產權處理電子證據滯后公證方面弊病,需要建立證據及時公證制度,權利人可以在網上發表屬于自己的作品,并事先準備備份信息,將其向網絡公權力機關進行報關,避免訴訟由于侵權人的惡意篡改造成證據丟失[4]。
(六)知識產權原則的調整
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了解現階段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由于傳統知識產權觀念,其會免費利用部分人群的智力成果,使得部分人群基本權益受到損害。但是在互聯網環境下,這種原則已經難以滿足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由于其在實際操作中難度比較高,因此,需要對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原則進行改善以及調整,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提高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效果,并將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期限適當縮短,其關鍵是版權保護期限的確定,保證網絡知識產品創新得到必要的鼓勵。另外,還需要注意民事責任承擔問題,由于網絡環境中,信息傳播更加快速。因此,需要將傳統知識保護原則內容調整,擴大知識保護范圍,進而滿足網絡環境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提高其操作性,保證部分人群的基本權利。
近幾年來,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也隨之被廣泛應用。在互聯網環境下,網絡知識產權問題不斷增多,使得網絡環境更加混亂,因此,權利人需要提高網絡知識產權的認知水平,了解網絡知識產權相關問題,并完善網絡知識產權法規與制度,使得網絡知識產權處理得到必要的保障。另外,還應加強對網絡知識產權相關案例的分析,提出與之對應的處理策略,保障相關網絡知識產權人員的基本權利。
參考文獻:
[1]滕玲燕.新技術沖擊下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研究[J].私法研究,2018(12):85-86.
[2]何淑娟.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9(19):101-102.
[3]朱李昊明,劉虹雨.信息時代背景下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研究[J].電腦迷,2019(32):29.
[4]王芳.網絡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9(1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