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網絡文學在全民閱讀計劃中所發揮的作用日漸凸顯,作為網絡文學家園守護者的網絡編輯只有不斷增強質量意識、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才能在新時代網絡文學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文章通過歸納網絡文學編輯在網絡文學出版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而闡釋培育網絡文學編輯素質的意義,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培養路徑。
【關 鍵 詞】網絡文學編輯;網絡出版;素質培養
【作者單位】閆宏偉,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社。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8.017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作者通過在線平臺發表網絡文學作品。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55億人,較2018年底增長2253萬人,占整體網民的53.2%;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35億人,較2018年底增長2527萬人,占手機網民的51.4%。網絡文學借著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春風發展日益壯大,近年來,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增長顯著,精品力作不斷涌現。
但同時,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部分網絡文學作內容品位不高、文字使用不規范等問題造成了不良影響。這些問題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網絡文學編輯在網絡文學內容把關上的缺位。網絡文學編輯作為網絡文學出版內容收集、審核把關、編輯加工的關鍵人物,對我國網絡文學出版的方向和整體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加強網絡文學編輯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培育,積極發揮網絡文學編輯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網絡文學編輯在網絡文學出版中存在缺位現象
綜合來看,我國的網絡文學編輯為我國網絡文學的發展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守規矩、守底線,把有思想、有溫度的網絡文學作品奉獻給讀者,但在網絡文學出版環節中還存在著編輯缺位的現象。
1.把關能力有待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優秀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導、啟迪人們必須有好的作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也必須有好的作品。”
當前,網絡文學作品已經成為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網絡文學的數字出版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發展中所要面臨的問題,一些內容品位不高、創造性不強的網絡文學作品在網絡文學方興未艾中頻頻出現。對此,網絡文學作者應提高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意識,同時,網絡文學編輯也應提高內容把關能力。
2.編校能力有待強化
以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2017年度網絡文學推優作品編校質量檢查為例。通過質檢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網絡文學作品存在嚴重的文字運用錯誤、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版面格式錯誤等問題。被檢查的作品中,文字運用錯誤主要體現在錯用形近字、音近字以及常用字混淆;標點符號使用錯誤主要體現在逗號與冒號錯用、感嘆號與問號混用、分號誤用為逗號;版面格式錯誤主要體現在章節標題格式錯誤,行間距或段間距不統一,段落切分隨意、頻繁。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一部網絡文學作品的整體質量,因此,網絡文學編輯須進一步提高文字運用能力和編校水平。
3.創新意識有待提升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本W絡文學作為在網絡時代應運而生的文學產兒,其發展過程中以獨特的創作方式和審美特質為廣大文學愛好者提供了新的閱讀空間。然而,網絡文學發展到一定階段也出現了創造性不強、跟風寫作等瓶頸問題。雖然網絡文學的創作主體是網絡文學作家,但網絡文學編輯作為網絡文學作家的“提衣人”,若創新理念不強,就難以突破網絡文學作家創作單一的格局,難以向多元化、多層次發展建立起直接關系。一部好的網絡文學作品需要網絡文學編輯給予作者創作上的引導和啟發、技術上的支持及精神上的鼓勵。
4.“腳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信息交流變得日益重要,網絡文學編輯不僅要“埋頭苦干”,更要不斷增強“腳力”,加強與作者、讀者的溝通和交流。通過與作者溝通,了解作者的寫作規劃,為作者的寫作提供建議,通過與讀者溝通,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二、網絡文學編輯缺位問題原因分析
1.人員配置有疏漏
2016年發布的《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中明確要求,從事網絡出版服務要有適應網絡出版服務范圍需要的8名以上具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可的出版及相關專業技術職業資格的專職編輯出版人員。其中,具有中級以上職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少于3名,對網絡出版從業人員要進行管理,定期組織崗位、業務培訓和考核;網絡出版物使用的語言文字,必須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和有關標準規范。
網絡文學編輯從業者的知識結構、業務能力參差不齊,且一些網絡文學網站沒有嚴格的管理規范,存在編輯職能重疊、配置不合理、崗位缺漏等問題,為相關問題的出現埋下了隱患。
2.重任務,輕學習
一些網絡文學編輯從業者沒有經過系統的、全面的編輯出版專業學習和訓練,選題策劃、編輯加工、版面規劃設計、營銷能力較弱。而網絡文學出版節奏日益加快,網絡文學編輯工作量也在逐漸加碼。正常情況下,網絡文學編輯每日要處理上百萬字的網絡文學稿件,工作量與工作壓力較大,客觀上導致他們沒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學習,提高編輯加工的相應技能,更沒有時間去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因此造成出版業務能力的不完善。
3.“點擊率”為先
隨著網絡文學出版的商業化發展,VIP收費模式實現了網絡文學作者和自出版平臺利益的統一,自出版平臺通過VIP收費維持運營以來,網絡文學作者在平臺上不斷地寫作更新以此賺取稿費。付費閱讀極大地激發了大量網絡文學作家的“創作”熱情,也在客觀上促進了網絡文學自出版平臺的發展。為了吸引讀者付費閱讀網絡文學內容,網絡文學編輯會要求網絡作家不斷更新寫作,于是在追求點擊率的環境下出現了忽視作品質量、內容、精細度的情況。
三、網絡文學編輯的素質培養路徑
為進一步提升網絡文學編輯從業者的綜合素養,切實強化我國網絡文學編輯的責任擔當,文章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路徑探究。
1.提高網絡文學編輯的政治素養:嚴把出版導向
網絡文學編輯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提高政治站位,嚴把出版導向。要認真學習和研究黨的最新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展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提高網絡文學編輯的職業素養:強化業務知識學習和培訓
網絡文學編輯應加強基本功學習,提高內容把關能力和選題策劃、編輯加工及營銷等業務能力。
一是從自身來講,要加強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多向身邊的老同志、業內的前輩學習請教,在選題策劃、編輯加工、網站版式設計等方面積累更多優質的經驗。同時,深入學習互聯網技術,注重調查和研究分析,充分利用互聯網幫助作者搜集作品寫作的資料,完善的資料庫。注重培養自身信息綜合管理能力及與作者和讀者的溝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出版專業技能。
二是從客觀來講,針對網絡文學編輯開展必要的業務培訓是促進網絡文學出版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出版平臺要加大對編輯的培訓力度,幫助他們掌握必備的職業技能。培訓內容應包含網絡出版相關法律法規學習、編輯出版業務知識、編校業務技能、校對軟件使用操作等。此外,行業管理部門和有關組織單位的培訓也尤為關鍵。2018年11月,“2018年網絡文學網站主要負責人暨骨干編輯培訓班”在京啟動,有來自全國49家網絡文學網站的80余名負責人、骨干編輯參加培訓;2019年8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骨干培訓班”在威海成功舉行……通過參加培訓,編輯可深入了解與網絡出版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審讀與質量管理方面的業務知識,領悟文學作品內容的判斷要領,進一步認識當前網絡文學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切實強化了網絡文學編輯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
3.培育創新理念及思維:打造傳世精品,創新文化傳播
數字化出版時代背景下,網絡文學編輯只有從創新角度出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才能促進網絡文學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要弘揚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網絡文學編輯的工匠精神體現在作品的編校質量上。編輯要有敬畏文字的態度,把文字看作文明傳承的載體,用心打磨,以優秀的文學作品、正確的文學本質引領網絡文學市場,使讀者感受網絡文學作品的魅力,給讀者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對此,網絡文學編輯要潛心踐行編輯出版的工匠精神,在網絡文學出版領域“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二要不斷積累,創新文化傳播的內容與形式。網絡文學編輯應在以內容為王的傳統出版理念的基礎上將內容優勢與新媒體、新技術相結合,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創新文化傳播方式,鼓勵網絡文學創作群體潛心創作,生產出更多富有創意的、有內涵的網絡文學作品。三要倡導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網絡文學出版環境,堅持把社會效益置于首位,將文學網站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網絡文學編輯作為思想文明的堅守者和文學內容、編校質量的把關者,要不斷提升綜合素養,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使命。
|參考文獻|
[1]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社會浮躁深層原因[J].人民論壇,2014(20).
[2]李如.論網絡文學編輯的責任擔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6(4).
[3]張曉翠.新時代圖書編輯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與使命[J].傳媒論壇,2020(3).
[4]韓曙明.提高網絡文學編校質量的思考[J].出版廣角,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