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桃 李燕 溫靜穎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治療方案對流產后宮腔殘留的療效。方法 90例不全流產患者, 依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成清宮術組(51例, 予以清宮術治療)與避孕藥組(39例, 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指標[陰道出血時間、月經干凈后的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復潮時間、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復正常時間], 治療效果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清宮術組的陰道出血時間(7.42±1.86)d及月經復潮時間(32.68±3.65)d均長于避孕藥組的(3.08±1.85)、(26.89±3.25)d, 月經干凈后的子宮內膜厚度(2.65±0.78)mm小于避孕藥組的(3.65±0.54)mm,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清宮術組的治療顯效率94.12%高于避孕藥組的79.4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清宮術組并發癥發生率17.65%高于避孕藥組的2.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90, P<0.05)。結論 清宮術對不全流產效果明顯, 但并發癥較多, 屈螺酮炔雌醇片療效雖不及清宮術, 但能減少并發癥出現, 縮短其陰道出血時間, 較快建立起正常月經周期。
【關鍵詞】 清宮術;避孕藥;流產;宮腔殘留;并發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36
不全流產是指利用藥物流產、手術流產或者自然流產等方式分離妊娠物至體外時, 一部分胚胎或者胎膜組織未被分離出, 遺留于宮腔內部成為殘留物[1]。臨床表現主要為出血量過多、陰道出血時間延長以及腰腹疼痛等。有資料顯示[2], 近幾年來, 不全流產在我國發病率正逐漸攀升, 已對婦女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為避免給妊娠者以后生育能力和生活質量產生影響, 一旦發現需及時作出相應處理, 以防威脅其身體健康[3]。目前, 臨床治療時多選擇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兩類方式。但有關清宮術和避孕藥對不全流產的療效對比研究較少。為此, 作者選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接收的90例不全流產患者進行研究, 就清宮術和避孕藥的有效性、安全性開展比較, 現進行以下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不全流產患者為研究對象, 依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清宮術組(51例)與避孕藥組(39例)。清宮術組年齡18~40歲, 平均年齡(28.25±4.36)歲;體重48~60 kg, 平均體重(54.25±4.12)kg;生產次數0~2次, 平均生產次數(0.75±0.42)次;宮內殘留物大小1.5~2.2 cm, 平均宮內殘留物大小(1.81±0.25)cm。避孕藥組年齡18~40歲, 平均年齡(28.30±4.25)歲;體重49~59 kg, 平均體重(54.30±4.05)kg;生產次數0~2次, 平均生產次數(0.78±0.40)次;宮內殘留物大小1.5~2.2 cm, 平均宮內殘留物大?。?.78±0.22)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4] ①均經臨床確診為不全流產;②健康狀況良好且血尿常規檢查正常;③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有關書面說明;④得到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⑤有完整的臨床資料。
1. 2. 2 排除標準 ①肝腎心等重要臟器存在嚴重功能障礙者;②血液系統存在疾病者;③存在滋養細胞疾病者;④子宮畸形者;⑤存在精神類疾病者;⑥陰道流血多者。
1. 3 方法 清宮術組予以清宮術治療, 患者取膀胱結石位, 對其外陰和陰道進行常規沖洗消毒鋪巾后實施靜脈全身麻醉, 在B超引導下對子宮腔內進行負壓吸引, 察覺到子宮壁變粗糙, B超未見明顯異常聲像后則結束手術。避孕藥組于每晚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d, 連續使用1周, 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痛、惡心、乳房脹痛與陰道點滴出血等不良反應。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指標:主要包含陰道出血時間、月經干凈后的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復潮時間與血hCG恢復正常時間。②治療效果[5]:主要分為顯效與無效兩個等級, 顯效:經過治療后, 血hCG下降到正常水平, 同時開展超聲檢查結果顯示為正常;無效:經過治療后, 出血量未出現顯著好轉, 同時超聲檢查顯示仍有殘留物存在, 需進一步完善檢查將異物取出。③并發癥:主要包含宮頸管粘連、經量減少以及盆腔炎等。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指標對比 清宮術組的陰道出血時間(7.42±1.86)d及月經復潮時間(32.68±3.65)d均長于避孕藥組的(3.08±1.85)、(26.89±3.25)d, 月經干凈后的子宮內膜厚度(2.65±0.78)mm小于避孕藥組的(3.65±0.54)mm,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hCG恢復正常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清宮術組的治療顯效率94.12%高于避孕藥組的79.4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清宮術組出現宮頸管粘連2例, 經量減少5例, 盆腔炎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7.65%;避孕藥組出現經量減少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2.56%。清宮術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避孕藥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不全流產會給患者身體與心理方面均造成一定程度傷害, 較多家庭在較難接受不良妊娠結局同時還需受到不全流產引發的困擾, 因此, 選擇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案對促進患者早期康復意義重大, 盡量減少治療期間給患者帶來的傷害, 以防影響其再次妊娠。臨床在治療時多選擇藥物及手術兩種治療方式, 能將宮腔中殘留組織有效排出體外。
清宮術通過超聲的引導作用, 確保了手術準確性及安全性, 整個術過程較短, 但較多針對的是較大殘留組織, 對于微小組織會有一定遺留風險, 開展全宮腔操作時存在較大創傷, 且術中的出血量較多, 對子宮內膜損害更大, 繼發感染與術后并發癥出現幾率更高[6]。避孕藥屬于一種常用的藥物療法, 能避免給患者的生殖器官造成機械性損害, 同時還能避免術中出血風險, 減輕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痛苦, 更易被其接受。但是藥物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 部分患者療效不夠理想, 若無法在早期徹底清除宮內組織, 會使生殖器的感染率上升, 同時宮腔中未被徹底清除的殘留組織隨時間延長和子宮壁出現粘連, 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會對患者以后妊娠效果產生嚴重影響, 給其帶來二次傷害。屈螺酮炔雌醇片屬于國內市場中目前副作用最小的一類口服避孕藥, 每片包含了3 mg屈螺酮與30 μg炔雌醇, 其中聚螺酮來自于17α-螺內酯, 其是首個將強效孕激素樣活性、抗雄激素活性以及抗鹽皮質激素活性集為一體的口服避孕孕激素, 除擁有口服避孕藥共有特性之外, 和其他同種類藥物比較, 其對一些和水鈉潴留有關癥狀, 包含腹脹、體重增加以及乳房脹痛等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能減少痤瘡與皮脂分泌[7]。本次研究發現, 清宮術組的陰道出血時間及月經復潮時間均長于避孕藥組, 月經干凈后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避孕藥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清宮術組的治療顯效率94.12%高于避孕藥組的79.4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清宮術組并發癥發生率17.65%高于避孕藥組的2.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清宮術雖對不全流產有良好療效, 但并發癥較多, 屈螺酮炔雌醇片療效雖不及清宮術, 但并發癥較少, 能較快建立起正常月經周期, 縮短其出血時間, 加快子宮內膜的修復。分析原因可能是選擇屈螺酮炔雌醇片開展治療能有效避免清宮術給患者帶來的創傷以及并發癥, 同時該藥含有小劑量的炔雌醇, 可以快速修復受損子宮內膜, 使子宮平滑肌收縮強度與節律增強, 進而使得出血時間大大縮短, 有助于正常月經周期的建立;此外, 該藥中含有的屈螺酮也具備修復子宮內膜作用, 突然性停藥后, 因無外源性雌孕激素的支持, 使得子宮內膜的功能層發生完全性剝脫, 引發撤退性出血, 這時殘留妊娠組織可一同和子宮壁分離, 于整個出血以及內膜剝脫期間, 宮腔中殘留的妊娠組織能一同伴隨血液排至體外, 發揮藥物性刮宮作用[8]。但值得注意的是, 若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療宮內殘留未成功, 應考慮開展宮腔鏡手術, 不建議開展傳統刮宮術, 因發現藥物治療未成功時, 常常已經離之前流產時間≥40 d, 胎物組織停留于宮腔中時間過久, 易出現機化, 和宮腔壁產生粘連, 這時行清宮極易失敗, 應在宮腔鏡下開展電切術。
綜上所述, 清宮術對不全流產效果明顯, 但并發癥較多, 屈螺酮炔雌醇片療效雖不及清宮術, 但能減少并發癥出現, 縮短其陰道出血時間, 臨床需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疏影, 張穎, 周軍旗, 等. 人工流產術后口服避孕藥媽富隆的療效觀察. 西南國防醫藥, 2014, 23(7):758-760.
[2] 白樹艷. 比較不同方案在治療流產后宮腔殘留的臨床效果. 系統醫學, 2018, 3(11):121-122, 128.
[3] 陳少芬, 陳秀芬, 王錦紅, 等. 短效避孕藥“優思悅”聯合宮腔鏡下殘留胚胎組織電切術與清宮術的療效比較.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9, 30(10):1714-1715.
[4] 元萬芹. 人工流產術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藥的臨床效果. 中國處方藥, 2019, 17(6):81-82.
[5] 金杏嫻. 避孕藥對于人流術后宮腔粘連的預防效果分析. 浙江創傷外科, 2015, 15(2):315-316.
[6] 譚毅, 梁瓊文, 黃妙云, 等. 三種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在人流后關愛使用的臨床研究.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9, 6(13):118, 120.
[7] 賈小平. 短效避孕藥在未婚女性人工流產術后應用的臨床研究. 四川醫學, 2016, 19(2):175-177.
[8] 鄒倩, 王燕, 熊俊, 等. 不同方案治療流產后宮腔殘留的療效觀察.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6, 24(7):479-481.
[收稿日期: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