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由于目前我國存在農村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因此,需要加大力氣對農村經濟模式做出合理調整,不斷完善農村產業結構,同時要做好農村生產要素的平衡工作,促進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策
1.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現狀
目前我國存在著農村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之間的自然地理條件差異較大。而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地形地貌、氣候狀況以及自然資源方面的影響較大,再加之國家對各地區農村的投入水平存在差異,進而導致各農村地區的發展水平有高有低。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差,東部以及南部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除此之外,城鎮化水平也會對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城鎮化發展速度快、水平高,進而也會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反之,會影響農村地區的發展速度。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城鎮化水平要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這也使得二者之間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
2.制約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因素分析
首先,我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相對較低,并且農業結構不合理。目前農業仍是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但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模式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導致農業生產效率較低,農業生產規模較小。另外,農產品附加值很低,導致農業生產效益不高。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部分農村地區率先應用網絡平臺進行農產品的銷售,擴大的農產品的銷售范圍,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促進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而在一些相對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仍以傳統方式從事農業生產,并且以傳統方式進行農產品的銷售,進而會影響這些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導致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進一步拉大。其次,資金與人力資源匱乏。振興鄉村經濟,需要引導農村金融機構加強對農村實體經濟的支持。對于農業生產而言,農民群眾需要承包土地,購買種子、化肥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等,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資金不足必將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同時也會導致農民的收入降低。
3.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
3.1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發展農業產業的要求,通過農業產業化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要主抓農業產業化,同時還要不斷完善產業結構體系,實現農村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加大農業生產規模化建設,打破傳統分散的生產方式,這樣才能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率。除此之外,企業要加強隊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推動生產與銷售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農產品加工,要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價值。
3.2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國家要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財政支持。完善農業生產經營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保障農產品經營效益,降低經營風險。加快土地流轉進程,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與產業化的發展。要想農業發達地區借鑒經驗,結合本地區的特點轉換農業生產模式,突出地區優勢,推動本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要在農業生產中的用地以及稅收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收益。除此之外,還要構建完善的生產要素流動機制,生產要素的流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農業市場的經濟的活躍程度,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通,需要構建流通的生產要素機制。各地區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整合人才與資本途徑,引導人才和資本流向更加需要的地區,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加大農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提升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升農業科技成果的轉換率,為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4.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重點關注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國家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大人才與資金等方面的投入,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在國家、深灰以及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將成為現實。農村各地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創符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加快本地區的經濟建設,全面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金堂,王志強. 綠色崛起導向下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路向及協調發展對策[J]. 企業經濟,2019,v.38;No.46202:51-58.
[2]楊文專,羅濤,吳婕,黎星池.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貴州農村開發式扶貧路徑研究——以黔東南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05:142+200.
[3]周海兵.鄉村振興戰略下川東北地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治理[J].中國集體經濟,2020(08):1-2.
[4]張彩榮.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探討[J].財會學習,2020(08):225-226.
[5].廣東省科學院:匯聚創新資源? 強化精準對接? 助力廣東鄉村振興[J].廣東科技,2020,29(03):29-31.
[6]章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特色小鎮空間發展對策分析[J].居舍,2020(08):7.
[7].科技創新驅動 引領鄉村振興[J].中國棉花,2020,47(03):1.
[8]張曉璐.鄉村人才振興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05):97+102.
[9]李連英,吳欣霞,廖有倫.鄉村振興背景下江西“三農”發展成效、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20,32(03):139-144.
[10]劉惠明,林方倩.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業再保險法律制度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20,32(03):145-150.
作者簡介:伍應德(1962.12--),男,貴州仁懷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