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峰
勞動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推進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是工會圍繞中心大局、認真履行基本職責,主動參與社會治理、服務“重要窗口”建設的切入點,也是打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助推企業和諧發展“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
把握三個需求,明確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方向。寧波工會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充分把握三個需求,明確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方向,在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中履職盡責。一是把握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需求。隨著經濟社會加快轉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加之國內外復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任務更加艱巨。積極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切實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才能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把握工會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的需求。協調勞動關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將調解的便利性、非對抗性和仲裁、訴訟的權威性、規范性結合起來,切實提升協調勞動關系水平,才能當好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三是把握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的需求。推進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最大程度發揮調解分流訴訟、緩和矛盾、解決糾紛作用,協調性更強、對抗性更弱、成本更低,更有利于“案結事了人和”,也是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的重要實踐。
突出三項制度,推進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有效實施。作為全國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城市,寧波工會著力突出三項制度,逐步破解調裁訴運行自閉化、基層組織虛擬化、調解方式單一化等問題。一是著眼源頭預防,突出調裁訴信息互通聯判。圍繞痛點、難點、堵點,做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勞動關系的預防預警預報,提前防控化解重大風險。運用仲裁、司法大數據,共同對典型性、普遍性案件進行分析研判,采取白皮書、典型案例、司法建議等方式指導企業依法規范用工。二是著力夯實基礎,突出調裁訴組織互融聯建。指導全市規上企業普遍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并加快向中小微企業延伸、向行業(區域)拓展。打造以調解員個人名字命名的工會勞動關系調處工作室。主動對接、進駐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設立調裁訴對接工作室、巡回仲裁庭、巡回審判庭,助力勞動爭議化解“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實踐。三是著重多元化解,突出調裁訴機制互接聯動。結合寧波工作實際,通過搭建聯動平臺、突破文書互認、創新組織網絡、聯建多元隊伍等方法,努力破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瓶頸問題,推進形成各方優勢互補、有機銜接、聯動化解的多元糾紛解決工作格局。
強化三條舉措,保障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高效運作。為推進勞動爭議調裁訴聯動化解,寧波工會強化三條舉措,推動形成“聚合多元主體、整合多種資源、融合多項舉措、著眼長遠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一是統籌調處力量。在建強已有工會調解員隊伍的基礎上,廣泛吸納法學專家、退休法官檢察官、心理咨詢師等社會力量加入,探索與兼職仲裁員、人民陪審員、特邀調解員隊伍銜接融合,不斷提高調處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爭議調處制度、考核激勵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健全標準化工作流程,完善調解協議自動履行機制,確保試點依法有序推進,打造可復制、可借鑒的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模式。三是強化工作協同。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自身性質、組織網絡、調解手段等方面的優勢,強化與人社、法院等部門在隱患排查、信息通報、司法確認等方面的溝通協調,增強工作合力,實現高效聯動。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