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沖
摘 要:城市建設的要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深而提高,面對日益提升的需求深度應當在規劃過程中以需求為出發點,給出更為專業和貼合社會發展進程的意見,這就需要在城市規劃和規劃設計環節借助第三方咨詢機構完成。本文將重點對規劃咨詢運用于城市規劃管理和設計中的具體情況加以分析,以期通過文章內容的敘述為城市化發展程度的加深提供參考。
關鍵詞:規劃咨詢;城市規劃管理;規劃設計;運用
引言:我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力逐漸提升,能夠有此發展依賴于城市建設的有效性,因此經濟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城市化進程的加深,這就說明在對城市進行規劃的環節中應當提升重視程度,通過與咨詢機構進行溝通得到更為專業的意見,以此保證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能夠保證所給出的意見和建議更為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從而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1 城市規劃咨詢的概述
所謂城市規劃咨詢,其隸屬于工程咨詢,是目前新興起的一種工作類型,能夠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通過給出專業的意見,幫助市政規劃部門優化設計工作和管理工作。有些城市在規劃環節會面臨著土地交易方面的問題,此時就可根據規劃咨詢機構說明的建設強度選擇和土地使用性質,以此對遇到的問題給出專業的解釋。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不僅能夠獲取到專業的 解決方案,而且能在細節處給予相應的決策方向,進而保證城市規劃工作順利開展,所提出的決策意見的可行性程度較高,適合本區域的城市規劃。作為城市規劃工作的輔助作業,規劃咨詢已然成為達成規劃任務的必要條件,因此在運用此種輔助工具期間要在著眼于細節,順著城市規劃的腳步予以補充,以此保障城市規劃又快又好的進行[1]。
2 規劃咨詢在城市規劃管理與規劃設計中的運用
現階段將規劃咨詢運用到城市規劃管理與設計當中已經較為普遍,體現出了現實價值,運用這一工具能夠檢驗所給出的決策意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其立足于宏觀發展的角度,串聯項目建設、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工作,以此形成有機整體,從而強化了不同作業間的連接水平。下文將說明在不同層面上應當如何運用規劃咨詢,并發揮出實際效用[2]。
2.1 政府層面
政府部門要發揮出頂層設計的作用,而為保證此作用得以顯現就要求規劃咨詢機構以智囊團的身份介入,通過設定符合區域經濟和文化背景的城鄉規劃方案,提升政府決策的可行程度。行政部門在開展城市規劃的環節中要按照規劃法的條款施行,其中要求在選址后提供三證一書,只有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核實合格證和用地許可證以及選址意見書呈遞給有關部門才可進入到實際施工階段,但由于獲得以上證明要在提前對選址位置的環境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施行,這就需要加大對地區環境勘察工作的重視程度。反觀實際情況,一些單位并沒有充分的時間對環境特點和區域特征予以調查,因此在報批工作上出現了延遲的情況,此時運用規劃咨詢顯得尤為重要。規劃咨詢單位本身對于區域地貌和環境特征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其擁有更為廣泛的信息來源,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所獲得的信息上報給行政部門,以此發揮出智囊團的優勢。在與行政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后,行政部門將前期的調查工作委托給規劃咨詢機構,其更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信息獲取完全,從而以報告得形式遞交給行政部門,規劃人員依據所提供的報告制定出更具備針對性的決策意見,由此提升規劃設計與管理工作的質量[3]。
現階段,政府部門已經深刻認識到借助規劃咨詢機構給出的意見能夠落實因地制宜的理念,因此更為信任這一機構的工作,建立了長久合作的機制。城市規劃的法令并非一成不變,它具備著地域性的特征,因此如何調整法令上的內容是保障城市規劃向好發展的重要因素,規劃咨詢機構可依據對城市既有建筑和設施的調研,說明修訂法令的更改建議,政府部門基于此可對法律法規加以完善。與此同時,規劃咨詢的介入能夠保證審批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尚未運用規劃咨詢前,城市規劃部門要負責多方面的工作內容,既要保證宏觀決策的可行性,又要注重細節的處理,如此將提升作業的難度,而在規劃咨詢的幫助下,審批工作變得更具備針對性的特點,相關人員只需要關注審批過程的注意事項即可完成部門間的信息互通,由此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審批工作和技術性作業相互分離管理是未來市政建設工作的必然趨勢,通過分離管理能夠在保證作業效率的基礎上,提升審批的公平程度。政府在與規劃咨詢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后,能夠反作用于機構的發展,因只有具備高度專業性的結構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這就使得咨詢機構在提供信息方面更為關注真實性和專業化水平,以此提升市政規劃工作的實效。
2.2 規劃設計方面
開發商在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會講明建設的需求,設計單位人員要根據所提出的要求設定施工圖,但一些規劃人員對于區域環境和地貌地質的了解程度不夠,無法將政策中的各項要求;落實,這就使得所提供的圖紙與實際情況和地方政策間存在著脫節的現象,為保證規劃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應當借助規劃咨詢單位,要求其與開發商細致分析需求轉變為實際建筑和基礎設施的辦法,同時關注到設計單位所給出的方案所存在的問題,提前就政策落實和環境協同等方面的問題予以研討,以此節省問題處理的時間,保證前期設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2.3 社會層面
規劃咨詢單位會站在公共的立場上,將民情民意真實反映,能夠維護公眾的權益,因此在規劃設計與管理階段,設計人員在給出圖紙的環節會聽取規劃咨詢機構的意見,不至于忽視公眾的希冀。比如,在一些城市規劃中并未意識到日照時間對于市民正常生活的影響,而介入第三發咨詢機構后將會直接反映這一問題,從而在精準計算日照影響范圍的基礎上對設計圖紙加以優化。因規劃咨詢本身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其能夠將委托方和設計人員間的交流緊密程度提升,從而便于互通訊息,說明需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的過程離不開規劃咨詢機構的服務,通過給出實地調研結果和居民的需求從而優化相關工作,以此保證所提出的意見能夠更為符合城市發展趨勢,保障市民的權益,提升市政規劃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俊雷.縣級市城鄉規劃管理的去制度化與再制度化路徑[D].華中科技大學,2018.
[2]馬朝陽.基于城市設計的公共空間精細化管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
[3]程哲.重點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制度初探[D].華南理工大學,2018.
(南京南大智慧城市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