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質化驗分析中質量控制分析現狀,接著分析了水質化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質量控制;水質分析化驗;應用
引言:
水作為人們生活和生產方面的主要構成部分,同時還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資源,它在人們生產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我國社會生活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用水安全應該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為了確保水質,工作人員積極進行相關試驗,通過對水質的及時化驗以及深入的分析,進行不斷的改進,保障了人們的用水安全,從而更好的體現了水質化驗以及分析工作的科學性和嚴肅。
1水質化驗分析中質量控制分析現狀
1.1水質檢測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差異性
水質化驗分析工作因其具有嚴謹性、規范性的特點,從而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從業者具有優秀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以及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認真向上的積極態度,除此之外還需要每位工作人員都具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較高的技術水平。而我國大多數水質檢測單位所招收的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具有較大差異,總體表現為技術水平差異較大、能力表現良莠不齊的現象,直接導致了水質檢測單位在進行水質分析工作時,經常會出現各類技術問題和各類誤差,使得工作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1.2水質監測能力問題
水質監測是水質化驗分析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能夠對生活水質起到檢測作用。而按照現在的水質分析化驗工作的工作狀況來看,許多水質檢測機構在控制水源水質、對生活水質進行檢測及對污染水源進行源頭治理的各項工作中總是會出現各類問題。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是在對水質進行監測的過程中由于檢測機構對監測環節的把控不足,使得機構無法準確掌握當地的水質變化情況和污染狀況,無法及時對水質進行改善,對污染源頭進行處理。
1.3水質檢測技術問題
我國水資源現狀并不容樂觀,在進行水資源檢測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水資源檢測技術的匱乏和相關技術人員的缺失也導致了這一問題愈發嚴重。我國水資源污染較為嚴重,使得全國各地對于水資源檢測相關機構的需求逐步加大。而工作人員少、檢測技術匱乏又直接導致水質檢測工作無法與需求相匹配,也間接地加重了全國各地的水資源污染問題。水質檢測技術水平過低使得水質檢測工作效果不理想,對水質的控制和治理工作不見成效,這也嚴重影響了水質檢測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水質檢測的實際應用價值和意義。
2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應用
2.1保證試劑滿足質量要求
進行水質化驗分析的時候,選取試劑一定要根據采購需要以及有關的規定來做,在確保實驗試劑質量合格的基礎上,保證水質化驗分析的質量良好。日常試劑采購需要選取有正規標識,包裝沒有破損,經審查質量合格的產品。若有試劑質量不合格,必須及時退貨,以防因試劑質量致使水質化驗分析的結果不準,從而讓水質化驗分析結果更有效。
2.2做好取樣工作
要想進一步確保水質化驗分析結果的有效,應該從根本上控制好質量,所以負責水質檢測的工作人員要重視取樣環節,以此確保采集的水質樣品能夠有很好的代表性以及實驗性。作為工作人員,采樣中要大體了解樣品采集區域內的水資源分布,選取適合的采集地點,并標注好采集地的地理特征,采集時間等。除此之外,要依據規定,進一步將取樣工作做好,全面掌握某一地區的水質狀態,進而讓水質化驗分析的整體質量得到提高。
2.3強化水質化驗分析過程管理
進行水質化驗分析的時候,作為水質檢測技術人員,為測試處理以后的水體含氮量、含磷量、溶解氧量等數據信息,還要全面分析化驗流程,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設備不夠清潔,會使得水體在分析化驗時被帶入新的污染物,從而對水質化驗分析的質量產生影響。所以,實驗過程要增強化驗和分析的管理能力,要做好儀器設備的清潔工作,從而使設備都能符合清潔儀器和器皿清潔的標準。比如:清潔完成,器皿表面有一層水膜,不僅無法聚成水滴,也不能成股的流下。設備、器皿的清潔做好的同時,也要避免設備之間產生污染,所以設備、器皿等應用時要先做空白測試,以此確保設備和器皿的清潔。總體而言,要執行好實驗室操作管理的規定,技術人員在用測量設備以前,應該把設備的調整加以落實,進一步確定準確性,避免測量設備在沒有回到歸零狀態就做測量,從而促使分析的結果更加準確。
2.4適當增強周邊環境的控制與管理
結合水質分析工作的具體需求,對周圍環境的控制可從下述兩方面著手實施:一是將實驗室環境的濕度保持在合理范圍,二是同步完成對室內溫度環境的控制。在對水質檢驗環境進行控制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能夠借助加濕器、空氣凈化器以及空調等現代設備來控制環境差異,從而使得濕度與溫度對儀器設備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使得可以得到更為可靠的水質分析化驗結果。通常對水質化驗環境內部質量進行有效控制時,需重點注意下述方面的誘因:一是實施水質化驗和分析所選擇的具體方法;二是相對標準差參數對化驗結果的影響;三是保證對數據檢驗的科學性;四是實施質量監控的具體要求。在具體的水質化驗目標、化驗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及具體的分析要求影響下,化驗人員應按照行業規定的標準檢測方法和步驟實施水質的檢測工作,如選擇使用標準分析法完成水質的檢測與分析,便可有效減少檢測過程中產生的誤差,從而保證檢測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
2.5加強檢驗環節的管控
2.5.1檢測方法選擇
實施水質化驗的手段較多,不同的方法會形成不同的結果,因此為有效提升檢測結果的有效性,技術人員應慎重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檢測方式,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科學、有效。一般而言,實施水質化驗均需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下進行。如果受到技術人員崗位素養或者設備條件等方面的因素制約,難以達到國家標準,也需依照行業或者地方的標準實施檢測工作。如無其他因素影響,應盡量選擇規定的檢測方式,從而在根本上保證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2.5.2樣本復檢
在實施樣本的檢測之前,技術人員應先保存副樣。這樣便可在水質化驗完成后,還可對副樣進行再次檢驗,從而驗證之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實施復檢前,應先通過密碼形式對樣本進行編碼管理,從而保證兩次檢驗具有對應性。需注意,復檢工作有一定的時效限制,原因為這樣可保證副樣不會在接受檢驗前發生質量問題,同時還可減少其他客觀因素對樣本質量的影響,有效實現復檢的價值。
2.5.3密碼樣分析
完成水質的化驗和結果分析之后,技術人員還需對樣本的質量實施檢測,并對比檢測結果,從而掌握該結果與標準值之間的差異,并深入分析產生差異的誘因。此外在針對樣本實施分析時,還需側重關注檢測結果,將結果作為直觀性的參考,便于技術人員對檢測質量的客觀評估。
2.5.4檢測過程控制
為有效提升化驗結果分析的準確性,在實施測驗前,應先規劃科學而細致的實施計劃,并在計劃的指導下開展具體的檢測工作,從而保證各環節的檢測工作能夠有序實施,從而推升技術人員對整個檢測過程的控制效果。在實際操作時,需按照規定的流程完成各步驟的操作,從而避免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
結束語:
人類現如今所從事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水,所以對水質進行監測以保證人們生活用水安全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質化驗分析方法也在不斷進行改進。而在不同國家和地域中,由于人們的生活習慣、文化、經濟基礎、科技發展程度、水質狀況之間存在差異,人們對于水質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各地的水質檢驗方法也存在差異。
參考文獻:
[1]水質分析化驗中的質量控制研究[J].楊彬.輕工標準與質量.2019(03)
[2]水質化驗分析方法的應用及其質量控制[J].黃亞妮,李毅.化工設計通訊.2019(04)
[3]水質化驗分析中的質量控制措施[J].張苗.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4)
(貴州鴨溪發電有限公司,貴州 鴨溪 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