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榮
(徐州市中心醫院風濕科,江蘇 徐州 221009)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患者全身多個系統的功能可受累。血液系統疾病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較易出現的一種并發癥。貧血是并發血液系統疾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發生貧血的該病患者血液中的白細胞計數(WBC)、血紅蛋白(Hb)水平、血小板計數(PLT)等指標可出現異常[1]。有研究結果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貧血相關指標的水平與其病情的活動性存在相關性。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貧血相關指標的水平與其病情活動性的關系。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 年4 月至2019 年2 月期間徐州市中心醫院風濕科收治的68 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43 例;其年齡為31 ~58 歲,平均年齡為(40.5±7.4)歲;其病程為1 ~13年,平均病程為(4.2±2.6)歲。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臨床上關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相關診斷標準;2)其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患者合并有其他類型的免疫系統疾病;2)其合并有血液系統疾病;3)其對治療的配合度低。按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診斷標準及疾病活動性指數(SLEDAI)的評分標準,將這些患者分為活動組(n=56,SLEDAI 的評分≥5 分)和非活動組(n=12,SLEDAI 的評分≤4 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分別采集其5 ml 的空腹靜脈血。將采集到的靜脈血標本放到加有肝素鈉的抗凝試管中。檢測兩組患者血液標本中WBC、Hb、PLT、補體C3 的水平,計算其紅細胞沉降率(ESR)。
觀察兩組患者Hb、WBC、PLT 的水平,分析活動組患者WBC、Hb、PLT 的水平與其SLEDAI 的評分及ESR、血補體C3 水平的相關性。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活動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均少于非活動組患者,P <0.05 ;其Hb、血補體的水平均低于非活動組患者,P <0.05;其ESR 快于非活動組患者,P <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b、WBC、PLT 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Hb、WBC、PLT 水平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Hb(g/L) WBC(×109 個/L) PLT(×109 個/L) 補體C3(g/L) ESR(mm/h)活動組 56 82.68±13.82 2.62±0.67 77.85±26.56 0.26±0.07 70.85±6.09非活動組 12 97.65±16.24 6.04±0.52 142.51±52.20 0.96±0.02 47.85±6.50 t 值 7.624 9.158 14.627 12.627 10.128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活動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及Hb 的水平與其SLEDAI 的評分均呈負相關,r=-0.397、-0.643、-0.582,P <0.05。活動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及Hb 的水平與其ESR 均呈負相關,r=-0.502、-0.643、-0.504,P <0.05。活動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及Hb 的水平與其血補體C3 的水平均呈正相關,r=0.332、0.461、0.332,P <0.05。詳情見表2。

表2 活動組患者的WBC、Hb、PLT 與其SLEDAI 的評分、ESR、補體C3 的相關性
目前,臨床上關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有研究結果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免疫失衡等因素密切相關。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體內可沉積大量的免疫復合物,其體內炎性細胞因子的水平可明顯升高,其體內多個臟器的功能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血液系統損害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該類并發癥的發生可導致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病情的活動性增強。貧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血液系統受損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有研究結果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貧血各項指標的水平可發生異常變化。貧血相關指標的異常變化提示該病患者病情的活動性不斷加強[2],是臨床上為該病患者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3]。
抗核抗體和抗雙鏈DNA 是臨床上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重要指標[4-5]。但是用抗核抗體檢測法診斷早期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特異性較低,且用抗核抗體指標評估該病患者病情的活動性存在較大的滯后性。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病情處于活動期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ESR 的水平可明顯升高,其血補體C3 的水平可明顯降低。這與余士銀等[6]的研究結果相符。臨床上可將ESR、補體C3 作為輔助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指標。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WBC、Hb、PLT 的水平與其SLEDAI 的評分、ESR 的水平呈負相關,與其血補體C3 的水平呈正相關。臨床上在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進行治療時,應重點監測其各項貧血指標的變化情況,對其進行對癥治療,以確保其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