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華
(南通市通州區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300)
闌尾炎是外科的常見病?;颊哳净缄@尾炎后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出現心率加快、闌尾穿孔等并發癥,嚴重時可導致其死亡[1]。目前,臨床上常對闌尾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但其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腸梗阻及排尿困難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其預后。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隨著老年闌尾炎患者各項身體機能的逐漸退化,其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幾率較高。有學者認為,對接受闌尾切除術的老年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可降低其切口的感染率。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為接受闌尾切除術后的老年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
將2014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期間在南通市通州區第三人民醫院接受闌尾切除術的60 例老年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這60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30 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5 例;其年齡為61 ~89歲,平均年齡為(73.2±1.7)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7 例;其年齡為60 ~90 歲,平均年齡為(73.4±1.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獲得了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闌尾切除術及常規護理。常規護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等。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循證護理預防其手術切口感染,方法是: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并確定循證問題。循證小組的隊長為護士長,隊員為責任護士和床邊護士。由循證小組的隊長組織隊員參加關于本次循證護理的相關培訓活動,將預防患者術后出現切口感染作為循證問題[2]。2)尋找循證依據。以“切口感染”、“老年闌尾炎患者”等作為關鍵搜索詞,對網絡數據庫中的相關文獻進行搜索。將符合篩選標準的文獻資料進行保留并對其可靠性進行評定。在獲得循證依據后,制定本次循證護理的方案。3)循證護理的實施。(1) 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護理人員認真核對患者的個人信息(包括其既往病史、手術史及藥物過敏史等),以保證其手術能夠順利進行[3]。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指標評估其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針對易出現切口感染的患者,需遵醫囑為其使用抗菌藥物進行預防。針對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可為其講解治護成功的病例,以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對手術的依從度。(2) 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進行手術時,護理人員需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通過與患者進行交談、為其進行按摩等方式幫助其緩解緊張等不良情緒。同時,護理人員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操作,為其快速、準確地傳遞手術器械,并嚴格按照醫院的規定對患者進行無菌護理操作[4]。(3) 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術后6 h,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等各項生命體征,定時查看其切口位置是否出現滲血。針對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護理人員需每日使用生理鹽水對其腹腔進行沖洗,并在沖洗后通過引流管將沖洗液排出。護理人員叮囑患者保證引流管位置的整潔,若引流管發生脫落需及時告知護理人員,以免發生感染。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后,護理人員可協助其進行下床活動,并指導其進行簡單的肢體鍛煉。在高齡患者下床活動時,需告知其家屬對其進行全程看護,以免其發生跌倒等意外事件。
對比兩組患者切口的甲級愈合率、感染率、術畢至排氣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指導患者使用本院自制的調查表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評分。該調查表的總評分為100 分。1)很滿意: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80 分。2)一般滿意: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為60 ~80 分。3)不滿意: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60 分??倽M意率=(很滿意例數+ 一般滿意例數)/ 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切口的甲級愈合率更高,其切口的感染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切口甲級愈合率及感染率的對比[%(n)]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畢至排氣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畢至排氣、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對比(d,±s)

表2 兩組患者術畢至排氣、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對比(d,±s)
名稱 例數 術畢至排氣的時間 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 住院的時間觀察組 30 3.21±0.23 3.01±0.25 4.15±0.43對照組 30 5.41±0.22 6.13±0.26 7.89±0.46 t 值 37.86 47.38 32.53 P 值 <0.05 <0.05 <0.05
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對比[%(n)]
切口感染是老年闌尾炎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導致該并發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接受手術的患者年齡較大,其機體的各項機能逐漸衰退,其抗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在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的現象[5]。2)患者存在營養不良,術后其切口長時間不愈合, 進而可引起切口感染。3)患者的體形過度肥胖。在對其實施手術時,為保障術野的良好度,醫生做的手術切口較長。在術后,此類患者的手術切口中易出現死腔、引流不暢等情況,因此其切口感染的發生率較高[6]。4)對患者進行闌尾切除術時其切口暴露的時間若過長,其切口受到污染的幾率就會隨之增高,進而易使其發生切口感染。循證護理是一種專業性較強的護理模式。在使用該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可將相關的科研成果與護士的臨床經驗、患者的護理需求等相結合,獲得臨床護理實證,然后根據臨床護理實證對患者進行各種護理工作。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為接受闌尾切除術后的老年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可提高其切口的甲級愈合率,降低其切口的感染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