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娜
摘要:內控背景下,事業單位各種管理工作在開展方面均要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入,許多事業單位均嘗試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預算績效管理是真正意義上的內控路徑。經過對一些事業機關預算績效控制情況進行分析得知,目前事業單位在實行預算績效控制時,還有許多問題。由此,文章對事業單位實行全面預算績效控制的難點進行介紹,并提出了科學化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績效;難點介紹;管理策略
當前,國家績效目標控制已經把常規公共預算項目都融入,而且持續擴展到對地區專項轉移支出、政府性資金預算和國有資本運營預算等。另外,我國有些地方也都意識到落實預算績效控制的意義,分別在績效評價與第三方績效評估方面根據實際狀況進行了變革、創新,為提升績效控制效果奠定基礎。
一、事業機關預算績效控制介紹
預算績效控制是一種非常全新的管理模式,但絕不是簡單的預算控制和績效控制的結合,預算績效控制自身比較繁瑣與特殊,其更為需要一個良好的預算績效控制體系作為支持。大部分事業機關在嘗試開展預算績效管理,但具體管理效果并不樂觀。所以,提高預算績效控制的全面性和預算績效控制的有效性顯得非常重要。
二、事業機關全面實行預算績效控制的難點分析
(一)績效觀念不牢固
當前,因為預算績效控制是新理念,很多基層地方受傳統思想上的預算管理體系影響,對績效評估認識不夠,產生了“重配置、輕管理,重開支、輕績效”的情況。如此就造成有的部門在處理日常負責業務時,對各項工作存在較強的抵觸思想。所以,要求有一個“標尺”評定資金的安排與應用效果,如此就要求政府機關有一套績效控制來制約在部門利益驅動下的經費“脫軌”情況,避免資金和業務相脫離。
(二)績效管理缺乏深度及廣度
雖然當前國家全面實行預算績效控制獲得了顯著成效,但績效控制的深度及廣度依舊不夠,并沒有包括全部的財政資金。首先,直至2018年舊中央層面包含了常規公共預算業務、政府性資金預算與國有資本運營預算等經費項目,地區并沒有對這項工作提出具體要求。通過分析發現,很多地區財政機關只對政府單位預算核心項目展開績效評估,并沒有包含全部財政經費。其次,因為當前政府經費組合也逐漸豐富、公開,和社會組織及有關單位的協作也逐漸緊密,所以,政府債務、政府性投入資金、政府及社會資本協作投入、稅收優惠方針、行政事業機關國有資產等層面的績效控制也值得深入探究。
(三)績效激勵約束功能薄弱
當前,因為我國大多數基層單位依舊沒有把預算控制、績效評估和政策法律制定掛鉤機制,造成績效激勵約束功能不明顯。一方面,每個地方加強了對財政預算的督促,主要對部門預算的開支進度有了詳細要求,防范年終突擊花錢,如此就忽視了財政開支的質量效益。事實上,部分預算項目存在時效性、階段性等特征,如此就極易造成單位為不干擾年終評比優秀,盡管保住了部門預算開支進度,但是保不住績效評估的目標。另一方面,國家暫時并無相關法律規定和管理措施標準集中的績效控制流程及操作規則,確定各有關機構及員工在預算績效控制方面的職責、標準操作各流程及質量管理需求。具體表現為,實行績效評估的員工專業能力較低理論知識不足,實務操控生疏;有些領導缺少關注、不積極等層面。
(四)未制定合理可行的績效評估機制
很多事業機關績效評估指標系統太過單調,大都以績效自評為中心。在具體操作中,事業單位盡管制定了績效評估指標機制,但因為很多單位預算業務繁瑣,資金開支比較零散,產出指標不管從質量、數量或者工作時效等層面均難以入手,也難以判定其經濟、社會、自然、長遠發展及其對方滿意度等各項指標。因此,具體操作中許多選擇的指標并未與各部門具體工作相融合,無法起到對單位多角度資金和關鍵項目的評估考核作用,最后導致績效評估考核體系不能起到應有的價值,得到應有的結果。
(五)缺少詳細的預算績效指標
完善、詳細的預算績效指標是推動事業機關預算績效控制全面、貫徹實行的重要基礎。但是,因為事業機關類型很多,且每個事業機關的預算指標一般存在明顯的多樣性和變化性,造成許多事業機關在目前具體的預算績效管理環節,從而極大影響著預算績效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的有效實行,及其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活動的全面優化及完善。
三、事業機關全面實行預算績效控制的策略
(一)規范預算績效控制體系
若想有效完善事業機關的預算管理活動,促使預算績效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的全面實行,積極規范預算績效控制體系是前提。事業機關有關管理部門要全面意識到預算績效控制針對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活動完善及整體管理質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且根據事業機關具體的預算管理情況和預算績效控制實行狀況,建立健全的預算績效控制體系,確定預算績效控制的實行標準和實行流程,由此不斷提升預算績效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實行的科學性和標準性,完善事業機關的總體預算管理質量[1]。
(二)加強頂層設計,克服局限思維
全面實行預算績效控制,相關政府機關應當履行領導作用,各執行機關應分工詳細,調動職工在績效管理方面的熱情,而且突出財政機關的統籌與監督職能,花好每一分錢,把預算績效控制視為一種常態化的任務,執行到有關政策和指導性文件之中[2]。另外,全面實行預算績效控制,是提高政府服務形象,測驗國家方針制度的重要途徑。一套符合現代化時代發展要求的預算績效控制制度,屬于政府機關舉措的導向性、全局性以及系統性等反應,是一個持續總結以往經驗,持續改革創新的環節。
(三)擴展績效管理,統籌全局
全面績效控制范圍應得到雙維度拓展,要拓展績效評估主體的覆蓋范圍,除常規公共預算之外,還要對政府性資金預算、社保基金、國有資本運營預算均展開績效評估。要探究推動政府和企業間跨領域、跨部門協作項目績效評估、與壟斷性公共服務活動的績效控制評估體系,既提升財政經費的應用效率,而且提升社會資源的聚集能力[3]。
(四)制定多層次績效評估機制
多層次績效評估機制屬于一種績效自評與外界評估相融合的評估體系,其既體現了預算經費與各項政策的實行效果,并且更好促進政府機關履行各項職責。多層次績效評估體系包含以下幾點:其一,為實行預算項目機構對年初預算業務的績效自評;其二,為各級財政機關制定科學的滿足實際狀況的績效評估體系,對各部門財政狀況實施總體與核心項目績效評估,必要時能夠依靠第三方機構庫與專家學者庫參加績效評估[4]。
(五)設置預算績效指標
若想不斷完善事業機關的預算管理活動,提升預算績效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的具體實行質量和實行效率,積極設置預算績效指標是重點。首先,相關管理中心,要全面根據事業單位具體的預算管理要求及預算管理特征,設置科學化的預算績效指標,由此為預算績效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的實行帶來詳細的績效標準,從而有效促使預算績效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等科學貫徹實行[5]。其次,有關管理機構還要結合事業單位具體的預算管理情況,對事業機關的預算績效指標加以調整,促使設置的預算績效指標能夠充分符合事業單位具體的預算管理要求,起到推動事業機關預算管理質量全面優化的實施作用及實行優勢。
四、結束語
總之,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部門,要全面根據當前具體的預算績效控制實行狀況,及其預算績效控制這實際方面存在的難點,不斷完善預算績效工資體系、確定預算績效指標,和注重完善預算績效控制辦法。由此促使預算績效控制控制在事業機關預算管理方面的全面實行,提升事業機關預算控制質量和資金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胡含陽.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納稅,2019,13 (24):288.
[2]陳偉.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9 (21):70-71.
[3]許冉.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納稅,2019,13 (13):244-245.
[4]王雪松.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納稅,2019,13 (06):270+272.
[5]王玉芹.事業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 (0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