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梅
摘要: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發展迅速,各設計咨詢企業作為產業鏈的上游企業也充分發揮著其優勢參與其中。因許多設計咨詢企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項目的財務管理上面臨著許多挑戰。本文從稅務管理方面淺要簡析設計咨詢企業對外承包工程中稅收風險以及解決方案。
關鍵詞:境外業務;稅收管理;稅收風險;對外承包工程
一、行業發展形勢
過去的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國際貿易和投資增速不斷下降,發達經濟體持續低迷,新興經濟體下行壓力加大。在此大環境下,全球承包工程市場發展表現總體乏力,但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下,2019年當年完成營業額1,729.00億美元,同比增長2.28%;新簽合同額2,602.50億美元,同比增長7.63%。增速雖不及2017年以前,但仍保持增長勢頭及較大的市場份額。設計咨詢企業作為產業鏈的上游企業,應當把握“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良好機遇,充分發揮企業引領作用,整合有利資源,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二、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
“一帶一路”倡議為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國門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更多的設計咨詢企業轉型升級,在境外開展業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企業在抓住機遇開拓市場、轉型升級的同時,不可忽視境外各國政治、經濟、法律法制等投資環境所帶來的風險。對于稅收法規和司法制度所帶來的稅收風險,企業需提前識別評估,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合理應對。
(一)外部環境風險
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和其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社會文化觀念息息相關,企業境外開展業務的稅收風險也來自于與東道主國家地區的環境差異性。從政治環境來說,當國家或地區腐敗情況嚴重、恐怖主義、國內沖突等地緣風險較大時,必將影響其稅收政策和雙邊稅收協定。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決定了該國家的稅收環境以及稅收風險。對于外部環境造成的稅收風險,企業應充分了解東道主國家地區的綜合環境,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性進行投資。
(二)稅收管理意識淡薄
除東道主國家帶來的客觀風險,企業稅收管理意識缺乏才是造成稅收風險的關鍵。國內設計咨詢企業,尤其是境外業務剛剛開始開展的企業,對稅收風險不夠重視,只考慮項目的商業性,忽視了其中的稅收成本。稅收成本是境外經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合理的稅收管理籌劃,必將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稅收負擔,降低企業收益率。
(三)合規性風險
境外投資涉及東道主國家的稅收管轄權,國內的設計咨詢企業如果缺乏對東道主國家稅制以及征管環境的了解,很容易在稅收繳納方面存在少繳、多繳、未繳以及未按時繳納等合規性風險。會因此承擔東道主國家的稅收懲罰,使得業務開展遭遇困難,造成超出預期的損失。
(四)稅收管理能力不足
境外項目投資除涉及東道主國家的稅收管轄權,還會涉及到中國國內甚至第三方國家的稅收管轄問題。需要企業對國內和東道主國家的稅收制度有充分的認識了解,區分其中的差異,避免被雙重征稅。通過對“走出去”企業的調查研究發現,進行境外投資的企業普遍稅收管理能力不足,在涉稅問題上均存在諸多困難。
我國傳統的設計咨詢企業業務模式主要是承擔建筑產業鏈中的勘察設計業務環節,設計業務和施工業務的會計核算、稅收等財務管理模式有著較大差異。設計咨詢企業長期業務的單一性造成企業對于對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缺乏財務管理經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境外稅收管理解決方案
(一)事前籌劃
企業在項目落地之前,需要事先對項目進行全流程梳理,了解業務開展過程中涉及的稅種及可能遇到的稅收問題。考慮稅種的時候,需要考慮多個稅種之前的整體協同效應,以使整體稅負水平最低為目標。
其次,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由于經濟政治環境的不同,稅收制度差異較大,對于東道主國家的稅收政策以及征管環境要作好事前調研。為之后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的稅務工作能夠合規的進行,為享受東道主國家的稅收優惠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合適的企業組織形式
了解東道國的稅收政策后,企業對外投資需要考慮的就是選擇合適的企業組織形式。一般國家和地區對于居民企業以及非居民企業的稅收政策和稅收優惠是不同的,企業要根據當地的政策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組織形式。但我國設計咨詢企業在對外承包工程項目中,由于企業規模、風險承擔能力、投標競爭力等因素,大多選擇與國內外其他建筑施工企業合作,組成聯合體模式投標。設計咨詢企業在選擇組織形式時,除了稅收政策,還受到是否選用聯合體以及選用何種聯合體形式的制約。需要企業在稅收收益與經營收益之間權衡,作出最有利的選擇。
(三)建立境外稅收管理體系
境外稅收管理是一項復雜工作,需要企業配備一支高素質的國際化財會與稅收人才隊伍。設計咨詢企業要改變業務部門至上的觀念,引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養和引進,并對境外稅收管理進行專項研究,選派員工到境外項目實地鍛煉。同時,加強與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是稅務服務機構的合作,建立一整套稅收管理體系,對境外項目做到風險提前識別評估,最大限度避免稅收合規性風險。
四、W設計院在S國的總承包項目
(一)W設計院介紹
W設計院作為全國優秀設計咨詢企業,成立于1965年,總部位于中國西部,隸屬于某大型世界500強基建類央企集團。主要提供工程設計咨詢,工程管理服務,涉及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公路路面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多個專業領域。
(二)S國項目背景介紹
1.戰略背景以及項目概況
國家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重點推動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涉及鐵路、公路、港口、電力、管道、產業園區等多種不同類型的項目,為W設計院拓展海外業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W設計院集團母公司的發展戰略要求設計企業轉型升級,發揮其龍頭作用,帶動集團從單純的工程施工,向設計施工總承包、技術研發、采購、物流等全產業鏈的升級。
S國的總承包項目為W設計院與集團內建筑施工企業以聯合體形式中標的海外項目,總投資約1.1億美元。集團內合作企業海外平臺公司為牽頭方,與業主直接簽約,然后與W設計院分別簽訂了設計與機電設備總承包分包合同。該項目為W設計院與集團海外平臺公司以聯合體形式中標的第一個海外項目,對其境外項目稅收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戰。
2. S國市場投資環境
S國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與我國經貿合作頻繁,積極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S國國內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黨執政,財政長期赤字,稅收政策常隨著政權經濟的變動而變化。雖然中國與S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相關稅收協定和優惠政策常難以得到有效執行,存在雙重征稅,未能享受低稅率、抵免等風險。
(三)典型稅種的稅收管理
S國稅收體系和稅收制度比較健全,稅收監管嚴格,涉及的稅費種類非常廣泛,W設計企業在S國的投資主要涉及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和關稅。
1.企業所得稅
S國把企業所得稅的征收對象區分為居民企業與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在S國成立或注冊的法人實體,征稅范圍為其全球范圍內的活動產生的所得;非居民企業是指不在S國成立或注冊的法人實體,征稅范圍為其來源于S國境內的所得。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適用相同的所得稅標準稅率28%。
由于W設計院是與集團內企業組成聯合體模式,在S國沒有法人實體,因此屬于非居民企業,僅就其來源于S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聯合體的牽頭方向W設計院支付相關費用時應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代扣的稅率為14%。
根據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政策,W設計院來源于境外的所得需要在境內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且不得與境內的盈虧互抵。但企業在境外已交的稅款可以視同已交所得稅進行抵免。根據我國對于境外稅收抵免的規定,企業稅收抵免可以選擇分國家不分項或者不分國不分項,選擇其中一種之后5年內不得改變。由于W設計咨詢企業的境外項目分布于不同的國家,且各個國家的盈虧不一致,因此應該選擇不分國不分項綜合抵免,使境外的虧損抵減境外其他國家的盈利。
2.增值稅
在S國提供服務的營業額超過一定金額就需要注冊為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標準稅率為15%。稅務局不統一發行增值稅發票,由完成增值稅登記的納稅人自行印制。合規的增值稅發票需要包含銷售方和購買方信息;銷售名稱、日期、數量、金額;開票日期以及Tax Invoice字樣。在取得合規的發票作為憑證的12個月內,和應稅行為相關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用于抵扣銷項稅額。在納稅期限內,如果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超過部分可以結轉至下期抵扣。
在中國境內,根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跨境應稅行為增值稅免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29號)的規定,符合條件的境外施工項目可以免稅,境外設計項目直接適用零稅率。因此W設計院與牽頭方簽訂分包合同時,就設計和施工部分分別簽訂合同,并且從項目收入成本上分開核算。
對于設計部分適用零稅率政策,進項稅額可以進行抵扣,因此就要求W設計院從國內分包商或者成本中取得國內增值稅專用發票。
3.個人所得稅
S國規定任意12個月期間在S國累計居住超過183天的個人為居民納稅人,需要就其全球范圍的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反之為非居民納稅人,僅就其來源于S國境內的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在境內員工對外派遣的時候,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成為居民納稅人。在個稅的管理上,W設計院每月向聯合體境外平臺公司報送在S國持有工作簽證人員和招當地員工個稅情況,由該公司代為向S國稅務局繳納個稅。
根據我國與S國的稅收協定,在S國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可以在國內個人所得稅中抵免,但抵免額不超過個人所得按照中國稅法計算的稅收數額。對于在S國繳納的個人所得稅,W設計院采用先進入項目成本的核算方法,待項目整體完工后統一處理個稅抵免。
4.關稅
S國從事進出口貨物的進出口商應繳納關稅。所有進出口商和代理商需在海關進行登記備案。進出口貨物在向海關申報時,海關根據貨物的種類,采用相應的關稅稅率,對進出口貨物征稅。
W設計院從國內或其他國采購設備或貨物進入S國海關,要選擇準確的清關貨物代碼,準備好足夠的S國盧比支付清關關稅,同時注意清關時間,避免逾期清關增加的港口滯留費。
五、結論
在政策經濟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境外稅收籌劃管理將是企業對外項目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境外項目東道主國家地區的稅收制度、稅收政策、稅收征管環境的調研,結合境外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企業組織形式、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有效的控制稅收風險、減少因合規性帶來的阻力,幫助設計咨詢企業在境外的項目順利的開展,減少項目成本,提升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杜如昌,張東璞.鐵道勘察設計企業境外項目稅收籌劃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財政監督,2015 (23):66-68.
[2] 于曉虹,實施“一帶一路”戰略 加快中國勘察設計企業“走出去”[J]. 中國勘察設計,2016 (12):20-25.
[3]王華.國際工程項目聯合體合作模式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勘察設計,2017 (06):52-55.